單俊毅
摘 要: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文章從培養學生的實驗意識、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培養學生學會應用實驗器材、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實驗數據四方面,對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方法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能力;實驗方案;應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1;G633.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1-0040-01
在化學教學中,讓學生應用實驗的方法學習化學,是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化學教師要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化學實驗,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
部分學生在學習化學時,沒有實驗意識,就不能應用實驗這一途徑去主動探索化學的奧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思考一些具象化的案例,使學生了解應用化學實驗來分析化學問題的重要性,從而產生實驗的意識。例如,教師先引導學生思考:鐵絲能不能在空氣中燃燒?很多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回答鐵絲不能在空氣中燃燒。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空氣中也有氧氣,為什么鐵絲不能在空氣中燃燒呢?教師的問題讓學生也產生了疑問。接著,教師讓學生做實驗來驗證鐵絲不能在空氣中燃燒。但鐵絲在純氧氣中卻可以燃燒,燃燒后表層出現了一層黑色,應用化學方程式來說明,即為3Fe+2O2 ? ?Fe3O4。當Fe3O4覆蓋在鐵絲表面以后,即阻斷了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的途徑。通過這個實驗,學生認識到遇到化學問題時不能主觀地給出判斷,而要應用化學實驗來分析化學問題,為判斷提供科學依據。
在學生擁有了做實驗的意識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的需求自主設計實驗,應用實驗這條途徑來分析化學問題。初中的學生知識積累不足,實驗經驗少,教師不能要求他們一開始就能掌握設計實驗的技能。為了讓學生逐步具備設計實驗的技能,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查找、引用、改良他人的實驗方法,在實驗的過程中找到實驗的竅門,最后達到自主設計實驗方案。例如,以教師引導學生設計鐵在氧氣中燒燒的實驗為例,剛開始學生不知道如何設計實驗,于是教師就引導學生去查找他人做實驗的流程。經過查找,學生發現做這則實驗的流程為:1)在試劑瓶底部鋪上一層干沙或水;2)將鐵絲繞成螺旋狀并在一端系上火柴,點燃后置入充滿氧氣的試劑瓶;3)觀察實驗現象;4)取出鐵絲,清理試劑瓶。當學生準備應用這套方法做實驗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在瓶底放干沙或者水呢?此時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分析,認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Fe3O4會落到瓶底,這些帶著火星的Fe3O4溫度很高,有可能讓試劑瓶炸瓶。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能不能優化這個實驗方案呢?學生經過思考,認為可以更換更耐高溫的實驗器皿,并要在瓶底放干沙或水,以防萬一。教師讓學生思考在瓶子中放干沙好,還是放水好?學生經過思考,認為要結合過濾是否方便來選擇。通過這次學習,學生意識到可以從借鑒他人的實驗方案開始,逐漸學會自己優化實驗方案。
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應用實驗器材。例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了解試管的類型,使學生意識到試管分為平口、翻口、具支三種,要學會根據需求選擇適合的試管。學生要了解試管是可以直接放到酒精燈上加熱的,蒸發皿也是能放在試劑瓶上直接加熱。學生只有了解了這些實驗器材的正確應用方法,才能夠順利完成各種實驗,避免發生實驗失誤。
當學生具備了實驗意識,學會了設計實驗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科學記錄實驗數據。這樣,能在完成實驗以后快速得出實驗結果。例如,以教師引導學生做金屬物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為例,部分學生不會科學記錄實驗數據,他們或者記錄的實驗內容十分冗長,或者在記錄時忽略了記錄重點。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列出表格(版面所限,表格略)。如果金屬物可在空氣中燃燒就打√,反之就打×;在氧氣中也是如此。應用這樣的表格,學生可以分門別類地記錄實驗項目及每個項目要觀察的實驗現象。通過這一次的學習,學生意識到在記錄實驗以前要設計實驗表格。應用表格來記錄數據,可以記錄實驗關鍵詞,而不必記錄冗長的內容。在設計表格時,要學會把實驗的內容分門別類。例如,每一項實驗是一類、需要觀察的實驗現象是一類。應用這樣的方法,可以有序、高效地完成實驗記錄。
總之,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具體的案例來了解應用實驗的方法,探索化學知識;引導學生學會在借鑒他人實驗方案的基礎上,改良實驗方案,直至最后學會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引導學生在實驗中掌握各種實驗器具的應用方法和要點,掌握必要的實驗能力;能夠科學記錄數據,為觀察實驗現象打好基礎。只要教師應用這樣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就能逐漸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為學生成長為技能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華君.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自助實驗提升學生探究能力的實踐研究[J].化學教與學,2018(07).
[2]陳紅霞.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思考[J].甘肅教育,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