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培養適應社會的發展型人才是首要任務,所以為了滿足教育改革與核心素養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以學生為主體,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構建高效課堂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將針對核心素養背景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研究,探究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構建方法與措施。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課堂
一、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1.課前認真備課,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整堂課的引領,是教師與學生的方向。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備課時,根據教材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目標。目標確定以后,教師應當根據目標設計教學環節,從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一節內容時,首先,教師應當先對教材有所了解,分析各項圖表,然后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能力進行分析,將本節內容分為基礎性知識、重點知識以及難點知識三個目標。其次,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搜索相關資料自學全球氣候變化的相關知識,總結氣候變化的特點以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按照三個層次分配教學時間,讓學生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逐步掌握重難點知識。通過確定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明確的目標中學習,可以引導學生根據目標找到氣候變化的原因,從而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全面的理解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并樹立正確的觀念。明確的教學目標就是方向,在方向的引導下可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構建高效課堂。
2.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高中地理的學習更需要興趣的指引,讓學生不由自主的加入到學習當中。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多多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從而更好的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在情境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構建高效課堂。
例如,教師在講解《自然地理差異性》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到多媒體信息技術將教材中枯燥的文字內容以圖片、音頻以及視頻的方式展示在大屏幕上,為學生創造一個信息環境吸引學生的關注度。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某一個地區的自然風光,通過整體環境去了解自然地理中的各個要素。再例如,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展示幾個地區的差異圖,讓學生根據差異圖總結出相關知識點,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學習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處。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在導入環節為學生創設一個學習環境,讓學生從教學開始就進入學習的狀態。其次,教師也可以運用語言、詩詞、歌曲以及話劇等新形式將教材內容以另外一種形式展示出來,加深學生的印象,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我國的氣候差異時,有這樣一句俗語“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讓學生由俗語展開討論。學生由此想到描述地形地貌的詩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還有形容山坡兩側光照的詩詞“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樣春風有兩般”等,為學生創設一個討論的情境。教師通過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提升核心素養,構建高效課堂。
3.烘托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才能夠好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學生的需求為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知識,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構建高效課堂。
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首先,教師應當和學生樹立平等的關系,做到對學生有信心,有耐心,讓學生信任老師,打開自己的心扉,向老師尋求自己需要的知識。當教師開始向學生傳達知識的時候,教師應當時刻保持一種飽滿的狀態,讓學生感覺到課堂的能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也應該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再有,如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呢?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加入小組討論環節,通過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的相互成長。例如,在《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一節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提出一個與課題相關的問題“自然災害的種類與防止措施”,讓學生們在小組內討論,發揮各自的優勢。通過為學生烘托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促進核心素養的提高,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二、結束語
營造高中地理高效課堂,需要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的需求為主,通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雷.優化課堂教學 構建高效課堂——淺談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19 (06):68-69.
[2]王榮東.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 (01):161+165.
[3]尹永靈.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實施方案[J].中國校外教育,2018 (30):147-148.
[4]傅茂坤.淺析如何打造高中地理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8 (2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