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琴
摘要:關于教育的定義,葉圣陶認為就是簡單的一句話:養成良好的習慣。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長期的積累。如果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會影響未來發展;如果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受益終身。
關鍵詞:養成教育;行為習慣;培養策略
葉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十分重視。他認為,教育是造就優異舉動習慣的關鍵路徑,還專門寫過《兩種習慣養成不得》和《習慣成自然》兩本論著分析過這個問題。這些論著中的養成教育理念,對我們今天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其導向意義仍然十分強烈。
一、恪守養成教育法則
1.創設學習性情境
幼兒時期是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讓幼兒積極參與,這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保障。為了推進優良衛生習慣的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可以圍繞“你拋棄我來撿”進行。從原先的組織到幼兒園園區撿廢物,再到實行情境模擬測試,幼兒漸漸變成了自發的行為,潔凈如新的環境讓我們更愜意、更康健。幼兒的步履不僅進一步提高了他們對健康習慣的領悟,還逐漸養成了自身的衛生習慣。這項活動的組織與實踐表明: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需連續建立在實際的學習情境中。
2.開展主題性活動
除了基于幼兒認知水平、幼兒成長需要和幼兒生活內容的主旨安排之外,教師還可以遵照時令和幼兒的興趣開展新的主題。在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中,需要家庭和學校的配合。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不能僅憑提一些要求或者發出一些命令就能奏效的,需要教師借助載體來達到目的。例如,在主題活動“我談論祖母,并與合作伙伴交談”中,幼兒需要向家庭成員和合作伙伴講述祖母的故事,并且要以贊美的形式記錄下幼兒的故事。
二、重視幼兒一日活動
1.循循善誘,嚴格要求幼兒
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必須要正確地指導幼兒,并通過種種表達讓他們感受到他們是被愛的,同時還要尊重幼兒,認可他們的才華和價值觀等。培養幼兒行為習慣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幼兒自我管束,做到白律,有適宜的社會舉止。教師提出各種要求時,事先必須要嚴謹思慮。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提出合理的要求,如禮貌待人,接受別人的禮物、獲得別人的幫助時要感謝等。
2.激勵為先,矯正不良行為
鼓勵和表揚也是幼兒成長過程中所必需的一種精神營養,是鞏固良好行為習慣的必要手段。幼兒都喜歡被稱贊,喜歡在他人的評價中認識自我。鑒于幼兒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對他人的評價也非常敏感,教師應該選擇連續推動法,矯正幼兒的不良舉止。
3.巧用游戲,塑造良好品質
在游戲活動中,能夠幫助幼兒塑造良好的品質,如學會謙讓、學會交際。當然,通過游戲,幼兒原本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也會暴露出來,這樣教師就能夠及時覺察并指導其改正。
三、家庭學校齊抓共管
一個人的能力高低和行為習慣成正比,習慣好能力就強。幼兒年齡小,喜歡模仿成年人的言行舉止。
因此,我們經常對幼兒提出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實就是暗含了家長和教師需要為幼兒做好表率,在家庭和學校的教育中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1.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幼兒是否會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不少家長認為,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是受周圍人良好行為習慣影響造成的。其實,這只是影響因素之一,與幼兒所處的家庭環境也密切相關。研究表明:如果幼兒生活的家庭氛圍是相互尊重的,幼兒情緒就會穩定,就會快樂,也會對他人充滿愛心;如果幼兒生活的家庭環境氣氛緊張,沖突不斷,幼兒的性格就會對人充滿敵意,脾氣暴躁。
2.家園合力,注重檢查督促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件長期且艱巨的任務,教師要讓幼兒不斷重復各種良好行為,培養各種良好習慣。在作息、禮貌、衛生、學習等方面,家長應該嚴格管理教育,若不及時提出正確合理、切實可行的行為規范,不及時進行糾正與指導,幼兒就容易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家長和教師應該抓住幼兒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和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征,培養幼兒在學習和生活方面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家長和教師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幼兒樹立模仿榜樣,給幼兒進行良好的行為示范。教師可以通過集體的訓練方式,對其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讓幼兒獲得更多的良好行為習慣的知識,更好地在集體中充分展示。由于幼兒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差,不良行為習慣容易反復出現,教師和家長應該經常進行良好行為的檢查,并指出不良行為,以給予更好的糾正。將糾正行為的檢查與隨時抽查相結合,常抓不懈,會使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根深蒂固。
葉圣陶的教育養成思想歷久彌新。我們要遵循葉圣陶的教育養成思想,強化對幼兒養成習慣的培養,緊緊抓住幼兒教育的重要時期,選擇不一樣的時機、不一樣的地點,運用情真意切、具有童趣的多個學科教育養成活動,全面提高幼兒的養成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楊慧.淺談小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J].好家長,2016(25).
[2]朱怡雯.葉圣陶教育思想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4).
[3]徐龍年.談高校文科學生的養成教育:葉圣陶教育思想的啟示[J].中國大學教學,2009(11).
[4]耿紅衛.論葉圣陶的養成習慣教育思想[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