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美術鑒賞教學模式是提高高中美術教學手段先進性與教學效果實效化的主要措施,也是培養高中生審美品質與實現美術素質教育改革目標的重要途徑,更對高中生積累美術鑒賞經驗與發展審美創新思維等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文分析了原有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為擴大美術鑒賞活動對高中生審美能力的促進作用而提出一些新建議。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教學;高中生;審美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美術與英語等其他高中學科相比較而言,對高中生審美觀、人生價值觀以及美術思維等的影響力更大,傳統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模式以高中生自由欣賞美術教材為主,造成了美術鑒賞教學形式的僵硬化與結果的低效性,加劇了美術鑒賞教學氛圍的沉悶與無趣,弱化了美術鑒賞教學對高中生審美能力與發散思維的促進作用,因此,老師應轉變美術鑒賞教學理念與手段,創新高中生審美能力培養策略,為實現高中生審美能力以及高中美術教學質量的共同提升奠定了基礎。
一、轉變美術鑒賞教學活動的錯誤認知
受高考制度以及老師考核機制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大多數高中生和老師對美術鑒賞教學存在輕視或忽視心理,其他學科老師隨意占用美術課,高中生在美術課上寫其他學科作業,以至于美術課形同虛設,既無法滿足高中生提升自身審美水平的訴求,也限制了高中生的全面發展。老師應提高對美術課以及鑒賞教學活動的重視度,轉變其美術鑒賞教學理念與教學目標,主動學習高中美術教學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實現自身美術專業體系的發展性與先進性,根據高中美術素質教育改革目標以及美術鑒賞教學大綱來調整美術教學目標。同時,老師還應通過按時上美術課、組織美術主題講座等方式來促使高中生認識到參與美術鑒賞活動對其未來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增強了高中生學習美術鑒賞知識的內動力[1]。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美術鑒賞《時代風采—現代中國畫、油畫》相關知識時,不能像以往一樣讓高中生自由閱讀教材,而是應認真講解中國畫、油畫的共同點與不同點,讓高中生欣賞眾多優秀的中國畫與油畫,要求美術鑒賞能力較強的高中生不僅要掌握中國畫與油畫的繪畫技巧,還能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不同美術作品的風格與特色,而美術鑒賞能力較弱高中生則以掌握中國畫與油畫的區別、特點為美術教學目標,能夠分辨出不同美術作品的優劣好壞。
二、提高美術鑒賞教學方法的靈活性與先進性
傳統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方法以自由欣賞為主,不僅降低了美術鑒賞教學形式的多元性與針對性,也澆滅了高中生參與美術鑒賞活動的熱情。老師既要靈活運用實踐教學法、案例教學發、故事講解法以及綜合比較法等其中一種或者多種教學法,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教學目標的階段性來選擇最恰當、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也要提高對互聯網信息技術與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使用頻率,從專門的美術教學平臺上下載視頻、圖畫等不同形式的美術教學素材,編輯制作成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語言幽默生動的教學視頻,為老師開展美術微課教學、線上教學等奠定了基礎,提高了美術教學氛圍的和諧化與趣味性[2]。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美術鑒賞《“巨人”輩出—文藝復興美術》相關知識時,老師巧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來獲取眾多文藝復興時期知名畫家的美術作品,每周組織1-2次美術作品欣賞活動,讓高中生從眾多美術作品中選擇出2-3幅畫,鼓勵高中生對其喜歡的美術作品進行分析與介紹,既可以陶冶高中生的情操,鍛煉高中生美術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也為老師與學生提供更多互動交流的平臺與機會,在幫助老師全面了解高中生藝術思維水平的同時,也間接提高了高中生對老師的信任與尊重之情,為緩解師生矛盾以及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奠定了基礎。
三、豐富美術鑒賞教學人文內涵
許多高校將美術鑒賞教學與人文藝術教學劃分為不同的系統之中,老師很少講解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人文內涵,更不會讓高中生感悟不同主題與風格美術作品中所包含的藝術情感,弱化了美術鑒賞活動對高中生審美情感的促進與激發作用。老師應提高美術鑒賞活動與人文教育的結合性,引導高中生感受不同美術作品所展示的情感與人文特色,鼓勵高中生深層次解讀美術作品的繪畫特色、藝術特征以及情感變化等,從而提高了高中生的美術鑒賞能力與審美標準[3]。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美術鑒賞第六課《獨樹一幟—古代中國畫》相關知識時,讓高中生分析清朝鄭板橋創作的《墨竹圖》軸,用2-5個詞匯來介紹該作品特點,感受畫家以竹喻己,用竹的高尚清潔來暗示畫家的剛正不阿,即使一貧如洗,也要堅守自己的品質,由此可以看出畫傳遞了畫家的感情與展示了畫家的思想品質,從而影響高中生的思想價值觀念。
總結:正視原有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模式的弊端與漏洞,從創新美術獎賞活動形式、教學手段以及糾正錯誤思想等方式來提高美術鑒賞教學對高中生審美能力的積極影響力,實現了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量與高中生審美能力的共同提升。
參考文獻:
[1]楚瑞紀. 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20):198.
[2]管燕紅. 基于核心素養的美術鑒賞能力培養 ——以鑒賞名畫《清明上河圖》為例[J]. 中學教學參考,2017,(24):36.
[3]喬永磊. 少數民族地區高中美術鑒賞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18).
作者簡介:楊德成,性別:男,籍貫:貴州劍河縣,單位:貴州省清鎮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