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忠
摘要:素質教育要求全體學生共同發展,但在教學中總存在一些學困生,令廣大教師頭疼。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很多學生學起來都感到費勁,那么,對于數學中的學困生,有哪些有效的轉化策略呢?筆者結合自身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從加強趣味教學、采用直觀教學、實施分層教學的角度入手,探究了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趣味教學;直觀教學;分層教學
學困生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普遍而又棘手的問題,它反映了學生的學科能力和知識水平,影響了學生的個性養成和品格發展,不利于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本著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展的思想,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促進他們的轉化。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總結了以及幾種教學策略,希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一、加強趣味教學,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本身比較抽象和枯燥,很多學生學起來沒有興趣,甚至感到厭煩,這是造成數學學困生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學時教師應該注重將教學內容以趣味化的方式進行講解,以此來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大力調動學困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促進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
比如,在進行《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電視劇《西游記》中的素材創編故事進行激趣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在大屏幕上出示《西游記》中師徒四人經過火焰山的圖片。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圖片描繪的是哪個故事嗎?
生:過火焰山。
師:沒錯。今天老師也給你們講一個有關過火焰山時發生的趣味故事。西游記中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途中,路過火焰山時,師徒四人都又累又渴,于是讓豬八戒去化齋。八戒走啊走,歷經艱難,終于化到了一個西瓜。八戒心想:師傅平時待我不錯,我就和師傅分了吧。同學們,為了公平起見,你們覺得八戒應該怎么分才合適呢?
生:一人半個。
師:很好。八戒正要分的時候,孫悟空說道:“呆子,為什么沒有我的?”那么,你們認為豬八戒應該如何分呢?
生:平均分成三份,每人三分之一。
師:八戒剛想分,沙師弟又過來了。這又該怎么分呢?
……
師:你們對豬八戒分西瓜的過程回憶一下,認為每份的大小和平均分的份數之間,有著什么樣的關系?
學困生,雖然數學基礎可能不是很扎實,但對生活中的這些故事往往很有研究。這樣,通過創編故事教學,大大激發了學困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相關數學知識。
二、采用直觀教學,降低學困生學習難度
數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而在小學階段,有些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發展還不成熟,對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困生的產生。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實現課堂教學的直觀化,以此來使學困生的學習難度得以降低,使學困生逐漸地向學優生進行轉化。
比如,在進行《圓錐的體積》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圓錐與圓柱的體積關系,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等底等高的圓錐與圓柱容器各一個,沙子若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沙子裝滿在圓錐容器中,之后將圓錐容器中的沙子倒在圓柱容器中。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同樣的方法再倒兩次,直到三次倒入的沙子正好裝滿整個圓柱容器為止,讓學生直觀地驗證公式V圓錐=V圓柱,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比如,在進行《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角的大小比較制作成動畫短片的形式利用多媒體播放給學生。在短片中,有紅、黃、藍三個角,他們分別長得高、胖、矮,那么哪個角最大呢?通過動畫演示,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矮的和高的角度數一樣,胖的角因為兩邊張開角度比其它兩個角度數都大,所以它的度數最大。這樣,通過動畫展示,讓學生直觀地看到了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降低了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理解的難度,使他們很快掌握了知識的要點。
三、實施分層教學,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不同的學生數學能力不同,數學知識掌握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教師只是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會導致學困生越來越跟不上教學的進度,從而更加不愿意學習。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實施分層教學,采取適合學困生自身發展水平的教學方法。
比如,在進行《三角形》的教學時,為了使全班學生的不同需求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并設計不同的問題。如對于A層次的學生,由于數學基礎和思維能力好,教師可以提問:“已知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那么兩個內角之和是否也大于第三個角呢?通過這個問題,你還發現了哪些特殊的三角形呢?”對于B層次的學生,由于數學基礎和思維能力比A層次的學生稍微差一點,教師可以提問:“不同種類的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都有哪些特點?根據它們的這些特點,你能否推算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對于C層次的學生,也就是我們說的學困生,教師可以提問:“你們知道三角形的面積和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嗎?”如此,通過提出難度不同的問題,班級里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尤其是學困生感受到了來自教師的關注和期待,從而提高了學習自信心和學習效率。
總之,數學對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和今后的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本著不拋棄任何一個學生的態度,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困生的轉化,實現學生共同發展,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宮寶英.試分析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3):15-16.
[2]楊達莉.小學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5):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