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已經成為激發其思考興趣和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據此,本文淺析相關的教育教學策略,希望能為各位初中數學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學生主動提問能力;培養策略
一、注重生活元素與數學教學的融合
1.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合理的生活情境會讓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遷移,即把抽象知識與實際生活經驗結合在一起,從而在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基礎上發現新問題。作為數學教師,應當對教學情景的合理性進行分析,盡量創設學生能懂、易懂的生活化教學情景,如此才能很好地導入課堂知識。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時,教師可以創設“室內墻壁裝飾”的生活場景,讓學生根據墻壁的尺寸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尺寸進行裝飾草圖設計。學生在設計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尺寸計算等新的數學問題,從而培養其問題意識。
2.開展課外生活活動,實踐探究數學知識。生活實例是進行課外生活活動的主體素材,是學生實踐探究數學知識的主體內容。例如在教學《數據的波動程度》時,教師可以以探究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油車的油耗對比為主線,讓學生分析兩者油耗在1000公里內的波動程度,以探究溫室效應為主線,通過數據采集繪制24h內一有綠植的密閉空間內二氧化碳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等。總之,在多樣化的課外生活活動中,學生通過自主實踐肯定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自然就能主動提問。
二、注重教學理論引導的合理安排,推進教學過程
教師在安排教學理論引導時要注意兩個原則:第一,操作性:教師將數學過程同知識引導做到有效地結合,直白來說就是教師要邊講邊做,引導學生的學習思路;第二,統一性:數學教學的根本就是依據理論而驗證理論,為了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教師可以先給出數學結論,然后讓學生自己驗證,這樣可保證學生多思、多想,發現更多問題。介于上述原則的分析,以下我們將以數學《勾股定理》為例。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先不急于展示勾股定理的適用條件,而是先展示銳角、鈍角、直角三種三角形,分別測量其三邊長度并代入勾股定理進行驗證,驗證結果是只有直角三角形符合條件,然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勾股定理是否只適用于直角三角形,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引導學生從勾股定理的公式入手,采用極限法、代入法分析問題,由此讓學生發現更多問題,例如由勾股定理研究邊角關系,通過一層一層的教學引導,學生解決的問題越多,發現的問題也就越多。
三、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改的實施,信息技術逐漸被應用于課堂教學,這是實施趣味性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初中數學也不例外。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數學,即利用信息技術的直觀性特點對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具象化展示,從而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數學知識的奇妙。如此,學生的理解難度大幅度降低,也自然能發現更多問題。例如,在教學《反比例函數》時,學生肯定不明白反比例函數是什么?反比例函數圖像的特點是什么?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利用多媒體展示“反比例函數圖像”,以圖畫替代講解,學生則一看就懂,一聽就會。學生經過這樣的展示,就能進一步探究反比例函數圖像的平移、翻轉等問題,直至利用一張函數圖像列明所有的重難點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激發了學生的思考興趣和意識,還能讓學生分析和總結所有的學習問題,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引導教學以及多媒體教學都是現代化的數學教學新模式,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從而提升其主動提問的能力。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徐華.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