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統亮
摘? 要:空間觀念是幾何課程改革的一個課程核心的概念,是創新精神所需的基本因素,沒有空間觀念,幾乎談不上任何發明創造,在這過程中空間觀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認識和感知世界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傳統的空間觀念教學存在諸多弊端,本文從小學數學的角度,提出小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和形成的策略。
關鍵詞:空間觀念;數學;培養;提升
一、傳統教學中空間觀念培養存在的問題
1.有遵循認識的順序
小學生正處于認知的起步階段,很多傳統的教學中,往往忽略這樣的現實,一味的進行空間概念的書面闡述和講解,小學生對抽象的概念性學習能力較弱,理解能力也較為薄弱,在空間觀念的起步學習階段,一味的進行抽象概念的闡述,往往會形成學生們對空間觀念課堂的抵觸情緒,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是學生們學習感知的一大難點問題
2.無法建立抽象的空間觀念
空間觀念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學習過程,很多教師在教學中認為,空間觀念的學習和培養,就是讓學生們感知具體的實物,一股腦兒把所有的形狀的具體實物搬上課堂,機械式的教學,這樣的教學下,學生們只會初步了解實物,并不能有效形成抽象的空間觀念。
二、幾點空間觀念的培養和形成的策略
1.從實踐中認知數學,現實中認識空間
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實踐,從現實中來,與現實生活非常緊密,引導學生學會認真觀察周圍的實物,重視現實生活中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從視覺上去感受空間觀念,從現實生活中剝離出來,提煉出空間概念,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都有培小學生空間觀念的參照物。讓學生們從視覺上感受空間觀念,從直觀感知中認識空間。教師們在培養空間觀念的時候,可以建立在現實生活中創設教學情境,例如,認識東南西北的方向感,以學校為基點,參照太陽的移動軌跡,感知東南西北的概念,以現實中的具體事務為依據,感受相對位置,培養起東南西北的方位感、空間感。
2.從具體的實物中感知空間,通過動手操作建立抽象的空間概念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正處在發展的起步階段,僅僅依靠課堂中抽象的思維教學,學生們對于空間觀念的理解非常困難,動手操作,從具體的實物中感知空間,是直接的獲取空間觀念知識的最有效途徑,他可以啟發學生積極參與思考,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們對小學數學空間觀念的興趣和探索欲,動手操作的過程是一個眼睛、手、腦多種感官器官共同協作參與學習的過程,能夠同步協作,鍛煉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例如,教師們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拿出我們平時生活中常用的規則物體,鉛筆盒、水杯鄧物品,讓學生們感知,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動腦,量一量,測一測長、寬、高。在觀察中接觸物體的空間概念,長方體、正方體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性質。然后,教師們通過語言描述這些具體的實物,對物體在空間的再現,初步實現抽象的空間概念。讓學生們畫一畫,折一折,在通過語言描述,讓空間觀念在現實和實物中剝離出來,逐步建立起學生們初步的空間觀念。
3.運用想象,提升空間觀念的形成能力
觀察聯想是學生們獲得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能從較復雜的圖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的形狀”分解圖形、想象實物就要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在教學中,老師們應多引導我們的學生多方面、多角度觀察,同時多引導同學們進入創設聯想的情境,充分發揮想象,而想象具有伴隨性,學生在觀察實物、概括實物及幾何圖形時,在練習、操作過程中都始終伴隨著想象,這些想象既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學時,我通常讓學生先觀察實物,然后練習畫出觀察過的實物幾何圖形,有時也運用猜想、設計等手段,借助直觀圖形來進行合情推理,這樣既增強了學生探究的好奇心,加深對數學的理解,激發出潛在的創造力,又讓他們逐步形成合乎邏輯的思考,嚴謹求實的態度,形成創新意識。例如教“平移、旋轉、對稱”時,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把概念與生活中的現實結合起來,設計一些自己理解的形狀和概念性圖紙,讓他們自由發揮,了解這些圖形的特質,有哪些是相同的性質,這樣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得到了培養。
4.精心設計練習,鞏固空間觀念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要求教師在學生建立了空間觀念的基礎上,還要通過一定量的練習對學生建立的空間觀進行鞏固,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練習,進行多角度的訓練。張老師在上完新課后設計了多層次、多感觀參與的練習,來鞏固學生所形成的空間觀念:一是神奇魔術師的游戲活動,讓一個學生說想得到什么形狀的禮物,另一生在魔盒里摸出相應的物體,以此來鞏固學生對立體圖形特征的認識。二是猜謎語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三是連一連活動,把各種形狀的實物與相應的立體圖形連起來,要求學生從實物形體中抽象出幾何形體,以此來培養學生抽象能力。四是數一數,圖中有幾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通過辨認,學生對各立體圖形的特征的認識得以鞏固。
總之,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中,一定要遵循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具體升華到抽象的客觀規律,創造性的建立有效的認知模式,讓學生能夠形成系統的空間觀念,這一階段學生的空間感知能力的培養,是以后空間想象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的起點,為以后復雜、更加抽象的空間思維能力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