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雨露
摘要:排球運動在我國是一項具有很大影響力的運動,排球運動緊張而又激烈,具有很強的對抗性,因而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其技術動作。而扣球技術在排球運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得分手段,所以排球運動的核心技術就是扣球技術。核心力量訓練的訓練方法新穎而又獨特,受到很多體育界專業人士的廣泛關注,我國對核心力量訓練的專業理論研究起步時間比較晚,一些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還尚不夠成熟,其獲得效果與其它傳統體能訓練方法相比,在效果上還有著比較大的爭議。本文介紹了科學的核心力量訓練方法,為提高排球運動員的扣球能力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核心力量;訓練;排球運動員;扣球能力;作用
扣球,是排球的一項基本技術,然而扣球技術復雜多變,比較難以掌握。扣球是否成功,決定了排球比賽的得分、成績和發球權。因此,對扣球隊員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有著很高的要求,特別是在助跑起跳以后的騰空躍起對隊員身體核心區域的穩定性與肌肉力量的要求,人體核心部位力量的控制、力量的傳遞、核心部位重心的穩定是核心力量在競技體育中的主要體現,并給運動員的發力創造支撐點,從而有效的預防運動給身體帶來的意外傷害和損傷。而因其所產生的核心力量訓練,在運動訓練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一、核心力量訓練的定義以及核心肌群位置
核心力量訓練在歐美國家也叫做核心穩定性訓練或者功能性訓練。核心力量訓練指的是針對身體核心肌群進行的本體感覺、協調、平衡、穩定與力量等能力的訓練,主要包含核心專門性力量訓練與核心穩定性訓練兩個方面的內容。發展和完善比賽技術動作的專門性力量是核心力量訓練的主要目的。核心力量訓練是一種新型的訓練方法,為有效訓練提供了便捷的方法,對排球運動員進行核心力量訓練,可以提高排球運動員扣球能力。在確定核心肌群方面,外國某些專家的觀點也有所不同。Paul的觀點是LPH(limbo-pelvic-hip)聯合體上的豎脊肌、臀大肌、髂骨肌、腰方肌、胸腰筋肌、腹橫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等29塊肌肉為核心肌肉。Travis Brown的觀點是位于脊柱與腹部附近的大肌肉為核心肌肉,豎脊肌、腹橫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直肌等為比較重要的核心肌肉。Ian Hasegawa的觀點是核心肌群由豎脊肌、下背肌、腹斜肌、背肌、腹橫肌、腹直肌等組成。根據這些不一樣的觀點,可以總結為:人們常說的軀干,即核心,脊柱、骨盆以及其周圍的肌群都包含在其中,核心力量訓練,就是對人體核心肌群的力量訓練,提升軀干的穩定性是其主要目的[1]。
二、核心力量訓練的意義與作用
(一)核心力量訓練的意義
在所有的運動項目中,都包含了核心力量訓練。全部的體育動作都是以核心肌群作為運動鏈,優秀的核心肌群對于保障專業技術動作、運動技能與身體的協調性和穩定性都有著很大的幫助。所有的技術動作都不可能只憑借某一肌群完成,而是需要很多肌群的參與,核心肌群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傳導力量、環節發力、穩定重心的作用,與此同時,也是整體發力的重要環節,對身體上肢和下肢的協調以及整合用力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二)核心力量訓練的作用
(1)使平衡性與控制力得到改善
運動員在跑動的時候,通過物理學關于轉動力矩在封閉的個體中保持恒定的原理,下肢會形成一個相反的轉動力矩,只有這樣才可以保持平衡,這個相反上下肢的配合就可以保持該平衡,在這個過程中,強有力的核心肌群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2]。
(2)使骨盆與脊柱更加穩定
核心區域就好像連接上下半身的橋梁,有著很關鍵的作用,不僅會對四肢的動作造成影響,而且對于控制全身姿勢的正確性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排球扣球技術動作分析
排球隊員在空中跳起,使用一種手臂或者手,把本方場區的上空高過球網上沿的球有力的擊入對方場區的擊球方式,即扣球。落地緩沖、騰空擊球、助跑起跳是扣球過程的三個階段。在起跳的時候,起跳的高度和起跳以前踝、膝、髖三個關節的彎曲程度相關,而彎曲的程度又和個人的腰腹力量與腿部力量相關。在一定范圍內,越大的彎曲程度,對提升跳起的高度就越有利。在空中擊球的時候,扣球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重心的水平速度與髖關節的角位移的影響。在擊球的過程中,通過腰腹發力,依次傳遞至上肢的各個關節,做出鞭打動作,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手上,以便于加大擊球的力度。扣球以后,正確的落地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以保持身體平衡,預防觸網違規,同時也為下一個動作做好準備。另外一方面可以使人體對地面的沖擊力降低[3]。
四、核心力量訓練在排球扣球動作中的作用
排球運動員如果想完成專項技術與戰術,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力量,核心專門力量訓練與核心穩定性訓練是核心力量訓練主體所包含的兩個主要內容。(1)在排球運動中,核心力量不但可以為核心穩定性提供力量支持,并且可以在扣球技術動作中主動的發力,是排球扣球的主要的發力來源,在扣球技術動作中創建運動鏈,可以為扣球的時候的肢體運動創建支點;(2)可提升身體在空中的平衡能力與控制能力;(3)加大力量扣球的時候,可以通過核心肌群把力量傳輸給上肢;(4)可以預防運動損傷;(5)可以使整個身體在空中的協調性更好。
五、結合排球的專項核心力量訓練方法
通過核心肌群的定義,以深層核心肌群作為重點訓練對象。除此之外,通過排球扣球運動中肌肉的發力特征,對核心力量訓練計劃進行初步的設計。隨后,安排運動員進行訓練,在訓練的時候,運動員和教練員應當積極的、及時的溝通,從而針對專項技術的特征對訓練計劃進行及時的調整與完善,最后,構成一個系統的、科學的核心力量訓練體系。
六、排球扣球核心力量訓練應當注意的問題
(一)不要在疲勞的時候進行訓練
假如運動員在疲勞狀態下進行訓練,會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運動員的核心位置肌群力量不足,將會造成軀干的本體感知程度下降、軀干姿勢的操控能力下降、軀干肌肉的協調能力下降,從而會對脊柱的穩定性造成影響,使運動損傷的概率增加。
(二)女子排球運動員訓練時應當盡可能的降低脊柱的負擔
因為女子的生理結構和男子的生理結構不同,當進行核心力量訓練的時候,并不是全部的男子核心力量訓練方法都適用于女子。女子在訓練的時候應當讓脊柱盡可能的放松[4]。
(三)把專項訓練和核心力量訓練充分結合起來
各個技術動作有其各自的特點,復雜的動作是這樣,簡單的動作同樣也是這樣。在進行核心力量訓練的時候,應當盡量的模擬扣球動作結構的方法[5]。
七、總結語
伴隨著排球運動的不斷發展,扣球技術也在不斷的創新與完善,表現出快速多變、高度與力量的特點,同時也是提升進攻質量的出發點。在進行實際核心力量訓練的時候,應當對扣球時肌肉活動的特征與扣球技術各個環節進行充分的考慮,總而言之,為了讓排球運動員在技術訓練與體能訓練方面更加具有針對性,應當深入的分析和總結核心力量的訓練方法、作用、生理機制、功能[6]。
參考文獻:
[1]王強.核心力量訓練理論在我國排球運動項目中應用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 (22).
[2]范堯.核心力量訓練過程中排球運動員跳發球速度與成功率變化規律及其提升機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42 (3):83-89.
[3]劉陳.論核心力量訓練對排球技術發展的重要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6,6 (10):15-16.
[4]張希朋,趙鵬,喬福峰.核心力量訓練對男子排球運動員扣球高度的影響[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 (10):189-190.
[5]范凱斌.高校排球選項課核心力量訓練手段實驗研究[J].科技資訊,2011 (17):208.
[6]王峰,曾雁.排球運動員核心力量的訓練原理探析[J].才智,2009 (07):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