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媚
【摘? ? 要】古語有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結晶,漢語還在不斷發展壯大,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眾所周知,語言的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小學是一個人學習的初始階段,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小學語文的重要性無法忽視。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效率都會影響學生對一門科目的態度,接下來我將談談我自己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互聯網資源? 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047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作為學習漢語的首要科目,語文一直以來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地位。小學是一個人開始學習的第一個階段,雖然在這個階段學生并不會學到大量的知識,但卻是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興趣、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年輕的一代永遠是被寄予厚望的一代,作為時代發展、文化傳承的接班人,年輕人總是備受關注。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雖然沒有初高中那么重的教學任務,但我們的肩上扛著的是讓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要責任。
一、小學語文教學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
就目前而言,隨著網絡的發展,國內絕大多數地區的學校都已經有了較好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雖然有不少人稱網絡的發展有許多弊端,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絕對的,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校里的學生們因為互聯網資源受益。
學習拼音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入門必修課,拼音包括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等大的分支,還有前鼻音、后鼻音、單韻母、復韻母、鼻韻母等許多的小分支。這些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關系到學生的后期漢字發音。小孩子總是對彩色的動植物或者動畫人物等比較感興趣,因此可以根據某個音節的外形和讀音把該音節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聯系起來。比如,拼音里的“u”和“烏鴉”的“烏”同音,給學生講這個音節時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上放一張烏鴉的圖片,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
拼音學習的后一個階段就到了簡單的文字學習。古代祖先們剛開始發明文字時是用符號代替,后來慢慢開始用象形字。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很單純,學習通常只會選擇他們喜歡的去學,因此我們可以根據這一點,投其所好,提起學生們對語文的興趣。比如,當學生們學習“大”這個字時,可以以人體作為學習的工具,請小朋友們打開雙臂,很自然就是一個“大”字的輪廓。
兒歌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語文也可以與兒歌相互聯系,比如,我們學習語文都要學習的字母歌,我相信很多人現在想起來還記憶猶新。前段時間有一個十分火熱的節目叫作“經典詠流傳”,一些音樂愛好者把一些人們不太熟悉詩詞用歌曲的形式帶到人們面前,讓人們再一次感受詩詞的強大魅力,有一個小詩叫《苔》,我覺得寫得很美,有一句是“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雖然我們教師沒有音樂創作的天賦,但我們可以把那些好的作品帶到課堂上,讓學生們感受語文的魅力。
誠然,目前仍有一些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沒有相應的多媒體設備,但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堂上交流學習,或者以圖畫的形式呈現,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
二、從學生學習興趣入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一)用增強故事性的方式提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語文不僅僅是一門科目,而且是我們日常交流的基礎。小學生剛開始踏上學習的道路,剛開始離開家人和新的教師和朋友在一起,剛開始難免彼此感到陌生,而這種情緒如果長期存在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因此讓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建立起良好的關系也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個方法。隨著學習知識的增多,學生們開始學習寓言、古詩、成語等,這幾種知識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通常都具有故事性,而小學生通常對故事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述故事提起學生的興趣,再讓學生們分組用表演的形式重現故事內容。比如在學習“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時,可以讓學生們分別扮演主人公,主人公的兒子,兔子和樹樁,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讓學生們展示自己,同時也增加學生們的熟悉感,讓他們很快適應新環境,從而投身到學習上去。
(二)通過獎勵制度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沒有人不喜歡被獎勵。我有很多學生在學校得了獎勵都會忍不住跑回家告訴家長,家長自然也十分開心。以前我看過一篇調查,說的是一個常被夸贊的孩子通常比那些從小被批評著長大的孩子更有自信,更容易成功。
這里我所說的獎勵并不局限于某一種東西,獎勵制度也靈活多變。教師可以采取積分制,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累加積分,一個月總結一次,對得分較高的學生適當獎勵,通過這種獎勵制度,可以增加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自己的欲望,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可以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印象更加深刻,提高教學效率。當然,這需要教師與家長商量,采取合適的獎勵制度,這才有利于家長和教師共同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
三、維持較好的教學紀律
小學生活潑好動,課堂容易因為充滿孩子們歡樂的笑聲而顯得嘈雜,因此讓孩子們安靜地坐下來聽課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對待小學生應該剛柔并濟,既要讓他們乖乖聽話,也要能和他們開玩笑,給他們和藹的笑臉,讓他們覺得教師看起來不像兇神惡煞的人。小學階段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讓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可以培養他們的專注力,無論是從眼前看還是長遠看,這必然是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同時也有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教學紀律并不只是指上課時候的課堂紀律,也包括下課后教室里的紀律,這時的紀律不是上課時的那種讓學生端坐在椅子上的紀律,而是指學生應該在學校的這個特定場合里不做作為學生不應該做的事。俗話說:“無論做什么都要先學會做人”,小學生更應該從小教育。上課時能全身心聽課,下課時也能和同學愉快的玩耍,這才是一個學生該有的狀態,在我看來,這種狀態才是學習的最佳狀態,張弛有度,自然也有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語文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學科,課堂學習是學生學習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強弱非常重要,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也是一條我們教師將一直探索的路。當然,這需要家長,學生還有我們教師共同努力,一起為祖國花朵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