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晉
【摘? ? 要】在教師授課班級中,學生因為遺傳或興趣、或鍛煉程度等,其心理、生理及體能等方面的表現參差不齊。體育教學中應用分層次教學法,就是為解決學生體育素質“偏弱”、“過強”的不均衡問題,科學考量學生個體特長、能力,并使其素質于各個層次里得到最大化發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 分層教學?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35
分層教學即是針對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和接受能力,開展有針對性、有目的的教學活動,分層教學的指導理論是在教學活動中承認學生之間存在的具體客觀差異,然后有針對性地采用個性化教學方案。該種契合實際教學應用的教學模式也應該在體育教學中有所體現,包括體育教學的評價環節。針對體育教學內容以及測試結果的劃分,我們更要體現層次性,不同身體素質和基礎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訓練方案和評價標準。
分層教學,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不僅能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為大家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分層教學還能體現以生為本的新型教學理念,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原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挖掘大家蘊藏的內在潛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優秀的一面,為學生的發展打造一個“最近發展區”。
一、科學分層
實施分層教學前要把學生按技能或體能的情況分成高中低三層,根據教學需要也可以分成若干層。可在學期前進行,也可在學期中進行。如在學期前進行分層,教師應在分層前向學生講清楚分成哪幾層,每一層應達到什么樣的技能體能要求,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老師的要求把自己定位到哪一組。如高一籃球新學期進行分層,教師可讓學生按以下要求進行分層:A層,經常打籃球能熟練運用籃球的技術動作。B層,偶爾打籃球會簡單的技術動作。C層,對籃球有興趣,了解一些技術動作,但還沒有掌握。在學期中根據需要進行分層,由于老師已對學生的情況有了一定的掌握,學生也對自身的技能水平有一定的認識,則可按老師的要求直接分層。
按高中低的層次進行分層,一般學生數會成“錐形”或“金字塔形”分布。為有利于教學我們可把人數較多的中層或水平較低的下層分成二組或三組。實踐中我們還發現有些學生對自己運動能力的狀況了解并不切合實際,還有一些同學因為相互之間關系較好要求在一組,出現這些情況不要過分強求他們要到哪一組,水平低一點的到了水平較高的一組,反而會促進學生更努力的學習,進步則更快,而關系較好的在一組會形成互學互助的氛圍。總之分層應遵循課標的要求和使學生在學得更有興趣,更輕松的前提下進行。
二、確定各層次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制定分總體目標、階段目標和課次目標。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目標的確定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根據體育教材的特點,應采取定量和定性指標相結合,力爭使每個學生的目標經過努力都能達到。實踐證明,階段目標的確定,在教材的達成度上,第一層次為100%,第二層次為85%,第三層次為60%以上。課次目標的確定,在內容方面,好的學生應增加內容,中等的完成一個,差的完成兩個中的一個。在完成次數、距離、時間、質量的要求上,應對第一層次提出較高要求,其他層次適當降低難度。
在教學中,達標教學是分層次教學的中心環節,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教學目標開展。達標教學應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靈活多樣、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有順序地進行教學。如采用“低起步,中速跑,沖刺要搞好”的原則進行教學,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鍛煉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提高。
三、教學內容分層
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不盡相同,所以在教學內容的制定上必須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區分度。同一類技術有不同的教學內容,以滿足不同技術水平學生的需要。例如進行乒乓球教學,在同一堂課中教授同樣的發球技術,不同技術水平的學習教學內容卻不同,低水平層次的學生學習的是正反手平擊發球,中等水平層次的學生則要求掌握正反手發急球技術,高水平層次的學生則必須掌握不同方向的旋轉球技術,同時要求要有一定的角度和旋轉力度。這樣可以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層次上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樹立學習乒乓球的信心,達到鍛煉身體的作用。
四、彌補差異,分層訓練
訓練是體育課堂的靈魂。身體狀況和基礎層次不同的學生在體育訓練強度上也需要有所區分。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積極考慮每個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實際接收能力,設計好針對這些差異的應對策略,保證教學面向每位學生。
例如,在教學田徑時,首先要一視同仁地讓學生了解田徑運動的發展和分類等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基本的蹲踞式起跑要領,掌握加速和沖刺的技巧。在做完準備活動后,教師要給大家進行示范,然后參照學生的個體差異分為幾個訓練小組。將基礎不同的學生搭配到同一小組進行訓練,以便于讓基礎好的學生來幫助基礎稍差的學生開展中度技巧學習和技能訓練。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參照訓練標準和注意事項如需要臀部高于肩部等展開反復訓練,分開記錄學生的成績。根據技術掌握情況,適當降低學生的合格標準。如此設置可以幫助學生縮小差異,避免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此外,我們還應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個別輔導,如果是大家都存在的問題就集體演示和講解,如果是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就必須進行個別輔導,如此才不至于盲目占用其他人的練習時間,提高課堂利用率。
五、實行分層次考核
考核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規定的成績考核辦法進行。由于分層次后,各層次差異較懸殊,同一標準和內容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此將考核內容和標準進行了調整。內容上,高層次學生適當增加難度,而低層次的適當降低難度;標準上,第一層次為75分及格,第二層次為70分及格,第三層次為60分及格。此外,對身體素質特差的學生還可適當降低標準,如結合課堂學習情況及表現、體質評價增長情況,以達標為主確定考核成績。為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鍛煉的積極性,實行每年或每學期進行一次升降層次或組別的制度。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中的分層教學的運用是非常的重要的,根據高中體育課標的要求,科學合理地實施分層教學,不僅有利于高中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也能有效地促進高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呂云芳.新時代分層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