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華
【摘要】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小學語文的教學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語文作為其中一個主科,而且可以看做是其它科目學習的基石,對于小學語文的學習,更是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在小學階段,對于語文的學習要求十分嚴格,其中有文學素養的積累、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閱讀能力的培養等,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的工作并不輕松。從現代的學生現狀出發,本文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策略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 ?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 培養策略 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157-01
0
目前,一些研究表明,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亟待提高,這不僅影響著語文科目的學習,還影響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對當前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全面的分析時,我們可以得出教師所講授的知識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許多方面,因此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所存在的問題
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夠重視。目前,我國大部分學校仍是應試教育,許多教師的這種思想也尤其嚴重,他們不愿意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只是一味地向學生傳授解題方法等。再加上學生的課外生活本就不夠豐富,閱讀量更是大大減少,同時,學生的閱讀意識還不夠成熟,這樣更加大了提升閱讀能力的難度。
學生的閱讀范圍有限。作為一名小學的語文教師,要想真正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不能僅限于一本教材,教材的知識十分有限,而閱讀能力地提升必須依靠課外的積累。但是有些教師往往會忽視這個問題,不注重課堂知識的補充,而只將目光放到教材上去。
二、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加強對詞語和句子的訓練
詞語和句子是構成一篇文章的基本要素,因此詞句在語文科目中屬于基礎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詞句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是感知詞句、分析詞句、理解詞句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意思,這樣深度解析文章會讓學生理解地更加透徹。但是有些老師在授課時,只是簡單地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反復閱讀,這樣的重復對于小學生來講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教師根據將要學的知識點給學生布置一些小小的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從而進行對問題進行進一步思考,進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講授《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前給學生先提出幾個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全文,比如“這篇文章主要描寫了什么?”、“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色彩嗎?是什么?”或者“你能找出一些關鍵詞來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感情嗎?”等等問題,讓學生有感情的去閱讀文章,做到邊閱讀邊思考,最后,老師再帶著學生進行細致的分析,講解文章的主題,讓學生通過詞句的分析加強對文章的理解。
(二)創造閱讀的氛圍
大部分學生本質上是熱愛閱讀的,中國這些深厚的文化底蘊對我們來說是一筆無形的財富,小孩子也會被這種文明所吸引,但是由于現在小學生的學業壓力越來越重,孩子們也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進行閱讀。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上課的時間讓學生閱讀一些優秀的文章或小說之類的讀物,開闊學生的眼界,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促使學生形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
例如,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孩子提供閱讀的機會,并在課外鼓勵學生進行主動閱讀與分享,可以舉辦一些閱讀活動,如“講故事大王”、“閱讀新星”等促使學生在課外也要積極地閱讀,在班級里也可以就這一主題進行班會的召開,讓大家學會去分享自己的閱讀經歷,讓學生們感受到閱讀的力量所在,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逐漸提升了。
(三)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閱讀聽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卻很少有學生能真正做到有效的閱讀。這個原因就來自于學生并沒有掌握一種正確的閱讀方法。閱讀一般分為兩種,精讀和略讀。略讀是指對文章的目錄簡介等先進行閱讀,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并不對文章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研究;精讀,則是在閱讀時,要學會結合上下文對文章有整體的了解和把握,保持一個清晰的頭腦,總結出文章的深層次意義。
例如,在學習《故鄉的蘆葦》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的關鍵詞和關鍵句子進行重點標出,讓學生在自己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抓住文章的重點,然后教師可以對文章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幫助學生梳清文章脈絡,例如“這個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分別講了什么?”、“你能用一兩句話概括每段的中心思想嗎?”等等問題,讓學生再一次細讀文章,根據文中的關鍵詞句來回答這些問題。最后,教師可以帶著學生一起再讀一遍文章,為學生講解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所忽視的重點內容,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徹。
(四)培養閱讀興趣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重視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只有帶著興趣去閱讀文章,效果才會事半功倍。比如在學習《雪》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在課下收集有關雪的圖片或詩句等一些文字資料,通過大家互相分享,讓學生對雪的了解進一步加深,激發學生對文章的學習興趣。在課上,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描述雪景進行比賽,看誰能最生動形象的描述雪的形象,通過這種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得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更加濃厚。
結束語
總之,閱讀能力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基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平時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對以后的學習也有著莫大的幫助,對其他科目的學習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學生在閱讀中得到正確的引導是激發學生閱讀激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中語文教師的作用是無法忽視的。
[ 參 ?考 ?文 ?獻 ]
[1]王秀華.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農家參謀,2018(1X):1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