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陳欣
摘 要:本文立足于泛在學習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從豐富引入素材,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學習資料,提高預習效率;拓寬學生渠道,提高實踐能力三個方面展開研究。
關鍵詞:泛在學習資源;高中地理;興趣;預習;實踐能力
科技的發展對現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為當今的中小學教學提供了新的技術和方法。在美國的教育論壇上,科學家為人們展示了利用VR技術進行學習的方法,其在化學實驗、野外實踐等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也一定程度上昭示著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而在現在,這樣的沉浸式學習雖然還未推廣,但以學生為中心,構建更加開放互動的學習生態已經成為一大趨勢。泛在學習資源指自然界和社會中廣泛存在的各種學習資源,近年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推倒了大學的“圍墻”,也讓學習資源的獲取更加方便。這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開展“學中教”的教學方式有著重要的作用。故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泛在學習資源,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一、豐富引入素材,激發學生興趣。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學的目標和指導方法論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成為教學的主人公,如何發揮學生主動性也成為了影響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好奇心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驅動力,興趣對學生學習效率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激發一方面依賴于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另一方面也與教學內容本身的表現方法相關。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教師提供了多樣化的知識載體,相比于傳統的教學素材,這些泛在學習資源不僅對于學生較為新穎,表現方法也多具有吸引力。而將泛在學習資源充分利用到導學階段,教師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為之后的高效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地球的宇宙環境”這一節,教師就可以利用相關紀錄片片段進行導入。對未知的好奇是人類的天性,而以視頻的形式展現宇宙的圖景也遠比文字或者圖片對學生的吸引力更強。當然,教師也可以將紀錄片的片段應用到本課每個知識點的導入環節,帶領學生從宏觀宇宙逐漸縮小,最終精準定位到太陽系,定位到地球。并就這一背景探究地球的宇宙環境特點。而與傳統教師“長篇大論”的講解將比,在探究中穿插微課的方式無疑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以構建高效課堂。這樣,利用泛在學習資源,教師有效地豐富了引入素材,激發了學生興趣。
二、增加學習資料,提高預習效率。
無論是翻轉課堂還是探究式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在課前進行一定的預習都是相當必要的,而預習環節對于課上需要探究內容的多少,對于學生思考的深度有著巨大的影響。但相比教師,學生學科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都有所不足,而且不同學生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這也就導致很多時候學生單單依靠教師給予的學案或者微課學習資料很難高效預習。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網絡這一巨大的素材庫。而類型豐富的泛在學習資源也為學生提供了選擇的空間。即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源,通過個性化學習提高自主預習的效率。
例如在“城市空間結構”這一知識的預習環節,除了教師給予的學案和相應的練習題,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的線上微課進行學習。如有些學生對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論有所疑惑,就可以從網絡上尋找相關的微課或者文字素材進行個性化學習;而有些學生在初次學習后,對城市形態與城市結構學說有所疑惑,同樣可以從網絡上查閱相關知識進行個性化學習。這樣,利用泛在學習資源,教師有效豐富了學生的預習素材,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需要組織學習材料,促進了個性化教學,提高了學生預習的效率。
三、拓寬學生渠道,提高實踐能力。
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學科,而在高中的教學中,無論是核心素養的要求還是地理學研究方法的需要都讓實踐活動的開展變得十分必要。但地理實踐活動多有著巨大的活動量,相對于理論的學習普遍難度較高。近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幅度拓寬了學生的知識獲取渠道,而泛在學習資源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專業知識上的指導,也能為學生提供實踐上的指導。而這也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在地理實踐活動中充分利用泛在學習資源,以有效降低實踐活動的難度。
例如在“噪聲污染及其防治”這一節,在基礎知識的教學后,教師就可以開展“尋找學校周圍噪聲最大地方”的實踐活動。在傳統的學習模式中,學生只能根據課本和教師的教學制定計劃,知識獲取少,制定的路線和計劃也難免有所疏漏。而在現代,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則可以充分利用泛在學習資源,如查閱關于污染源的資料和當地工業交通分布,確定噪聲可能較高的地點。利用電子地圖對噪聲污染較為嚴重的地方進行精準定位,并根據自動導航功能結合自己的判斷確定合適的線路標注在互動地圖上,以有效減少趕路的時間。這樣,利用泛在學習資源,學生制定了更加科學的實踐策略,對于提高自身實踐能力,提高地理實踐活動效率有著巨大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現代教學中,泛在學習資源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泛在學習資源不僅能豐富教師備課素材,激發學生興趣;還能為學生提供多樣性的學習材料,提高學生預習效率;而且能有效拓寬學生信息獲取渠道,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這對于在現代構建更加開放互動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田法敏.“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資源應用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聊城大學,2019.
[2]劉志剛.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