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春富
摘 要: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今天,核心素養的培養開始一線教學中落地。其中,直觀想象素養作為數學的六大核心素養之一,其在學生終身素養養成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現有的研究來看,其大都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對學生直觀想象素養的培養進行研究。而本文,則從實踐入手,結合高中生的直觀想象能力的發展情況,探究培養其此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直觀想象能力;培養對策
在立德樹人背景下,教師應當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指導組織教學活動,以此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四基”和“四能”的過程中,能形成多維度的數學素養。作為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直觀想象,其應用實現了“幾何直觀”與“空間想象”的有效結合。對此,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培養,并圍繞其培養要求,采取多樣的策略實施教學。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直觀想象愿望
在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情境教學實現了靈活運用,其不僅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使學生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發揮其自主性直觀建立圖形與數的聯系。由此可以看出,情境教學是培養學生直觀想象能力的有效策略。對此,我在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結合教學所需,采取多樣方式,對情境教學進行了靈活運用。
(1)結合生活實例情境激趣
就高中數學教學而言,立體幾何教學是訓練學生直觀想象能力的開始。立體幾何其本身是不難的,但是,從圖形中想象出立體模型,并結合數據對其進行分析,則困難重重。因此,為了在立體幾何教學之初,就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直觀想象欲望,我結合生活內容,為學生創設了教學情境,以此引導其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感知到數與形的聯系,進而建立對數學圖形直觀的認識。具體來說,我在立體幾何教學之初,利用多媒體向學生直觀地展現了布達拉宮、泰姬陵等圖片,以此引出立體幾何,使學生在生活建筑物的引導下,對立體幾何建立一個感性的認知。接著,我以修建房屋為例,向學生講述立體幾何的應用,以此使其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明確立體幾何的學習價值。然后,我從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等方面入手,引導學生觀察其位置,并進行簡單的立體圖形計算等。在這樣由淺入深的情境體驗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對立體幾何有一個新的認知,還可以在大腦中積累一些直觀實物想象的類似圖形信息,為其在今后進行直觀想象積累經驗。
(2)應用問題情境引導探究
在生活情境體驗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會在興趣的驅使下,產生發展直觀想象能力的愿望。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單靠教師的語言講述是不可行的。既然學生是數學教學活動的參與主體,那么,我們需要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使其在情境體驗的過程中,自主地大腦中建立幾何圖形,并對其進行分析,以此獲得直觀想象能力的發展。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在組織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一般會結合立體幾何內容,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點燃其思維,以問題引導其想象。以正方體截面為例,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我結合研究內容,以問題串的方式為學生創設情境,如:截取正方體,如果所獲得的截面是一個三角形,那么,你有多少種截法呢?除了可以獲得三角形之外,你還可以得到哪些多邊形呢?我們是否可以截出一個正五邊形呢?如何截取呢?是否可以截取出一個超出6條邊的多邊形呢?要如何截取呢?能否截取一個面積最大的三角形呢?……在這樣一個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對該正方體進行猜測、作圖、分析等,從而在思維不斷深入發展的過程中,自主地在大腦中建立畫面,獲得直觀想象能力的發展。
2.變革教學方式,提供直觀想象的機會
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數據與圖形的處理該方式早已實現信息化。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把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實現其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尤其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將抽象晦澀的數學知識直觀簡單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還可以使學生在復雜問題簡單化、靜止問題動態化的過程中,實現直觀想象能力的發展。因此,我在組織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就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一般情況下,我會靈活運用超級畫板、交互式電子白板、ppt等,以相關的軟件將靜止的圖形動態地展示給學生,將復雜的數據清晰地呈現出來,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直觀想象。以頻率分布直方圖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對所給出100戶用水量數據,利用Excel表格功能進行整理,并制作出圖表。在圖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圖表與數據的對比分析,很容易獲得直觀的沖擊,同時快速地從圖表中搜集有價值的數據,如此有利于其掌握數形結合思想。再以對數函數的圖形為例,對于抽象思維不發達的高中生來說,掌握a>1和0<a<1這兩種情況下的函數圖形是較為困難的,分析其特征更是困難重重。面對這種情況,我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候,利用幾何畫板,動態地演示隨著a的變化,對數函數圖像的變化情況,以此使學生在動態的觀察過程中,自主發現規律,進而扎實理解基礎知識,同時在大腦中建立圖形的動態變化畫面,實現直觀想象能力的發展。
3.拓展教學內容,掌握直觀想象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要想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需要教師打破知識的限制,教給學生直觀想象的方法,以此使其在方法的掌握和運用下,潛移默化地獲得直觀想象能力的發展。
(1)內容自身的拓展
眾所周知,教學內容是教師組織數學教學活動的參考,其一般需要以教學內容中的數學概念為基礎,引導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對其建立深刻的認知。但是,受個性差異的影響,學生在理解概念的過程中,往往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對其有不同的理解,同時生成諸多的問題。我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則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先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接著根據學生所生成的問題進行拓展延伸,以此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拓展。以代數類問題為例,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一般在數形結合思想的指導下,將數與形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經歷猜想、分析等過程,自主想象建立數學模型,從而建構圖像特征,解決問題。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發展。
(2)內容理解的拓展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是高中階段的基礎,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參與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所理解,但是,其理解尚停留在表面,此時需要教師引導其拓展理解。以高中數學中較為典型的影子問題為例,其涉及到了三角函數、數量關系等知識,這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就理解的。但是,在高中階段,教師需要透過問題引導學生發現其本質,如此才能深刻地理解問題。在拓展理解的過程中,我一般以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在對比分析中建立數學模型,以此建立運動軌跡,從而形成空間幾何圖形。在如此教學中,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在思維深入發展的過程中,獲得直觀想象力的發展。
總之,在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的指導下,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要立足直觀想象能力的培養要求,結合教學所需,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以此點燃學生的直觀想象興趣,接著把握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融合的時機,直觀動態展現知識,引發學生的探究,同時還要拓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的思維深入發展,借此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直觀想象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建雄.新課改下高中數學直觀想象教學[J].華夏教師,2018(08):57.
[2]張濡川.高中數學教學中直觀想象素養培養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4):61.
[3]郭立祥.基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下直觀想象能力的培養[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7(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