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摘要: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環保類專業成為高校最為熱門的專業,為了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能力,高校與企業之間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成為當代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發展模式,而現代學徒制則是校企合作中人才培養中的最主要方式。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制約了環保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成效,為了改變這一發展現狀,筆者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議,以期促進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在環保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環保專業人才培養
一、環保類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一)實踐操作重視度不夠
企業對于環保類專業人才的要求不僅需要足夠的理論知識,更需要專業人才具有實踐操作能力。但是在實際的人才培養中在以往的校企合作實施中,由于校內儀器設備過時或者數量上的不足、實訓基地少、實踐機會有限等因素,導致學生實踐能力無法達到企業的要求,因此企業與高校需要共同協作努力在人才培養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水平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校企合作力度不大
學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時趨于形式化,合作力度不夠。比如學校聘請來的企業師傅雖然具有豐富的經驗,但是企業的師傅都是在閑暇時間參與學校教學輔助工作,具有臨時性的特點,企業師傅在學校教學的參與次數有限。
(三)“雙師教師”一師難求
大部分高校教師具有理論性強,實踐經驗缺乏的情況,在針對專業化人才實踐操作指導中,顯得有心無力。而企業中的人才參與學校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導致“雙師教師”一師難求的現象。
(四)訂單企業提供的崗位與學生的期望值有差距
企業大多要求員工從基層做起,而畢業生對工作期望值很高,學生不愿意從事基層技術含量不高相對比較辛苦的工作,所以很多學生不愿意去合作企業工作,導致企業花費了大量成本培養學生,結果還是出現基層“用工荒”,導致企業校企合作的積極性低。
二、校企合作的現代學徒制環保類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索
(一)尋找校企合作的現代學徒制新的模式
企業在人才培養的投入多,收益見效慢,高校要讓企業認識到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對于企業今后發展的意義,不僅降低了企業對新員工的人才培養資金投入,而且畢業后的專業人才對公司具有足夠的了解與感情,可以盡快投入工作中,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為了促進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積極性,高校結合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加以了解,在專業人才實習中,鼓勵學生自愿、盡早“拜師”,在企業實習中積極學習,發揮自身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讓企業認識到人才培養對于企業發展的益處,提高企業 參與現代學徒制環保專業人才培養的積極性。
(二)創新教育課程體系
環保人才培養需要結合環保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方向,學 徒制專業人才的培養應以人才的職業發展為基礎,在校企合作中重視專業人員的理論基礎鞏固及技能的提升,加大專業人才的各種儀器設備的熟悉度,企業師傅指導專業人才的基礎技能、頂崗技能及實務技能,結合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制定環保類專業人才的課程標準與人才培養計劃。
(三)尋找“雙贏”機制
“雙贏”即指的是在校企合作中,促進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同時也促進企業建設的發展。那么如何建立校企合作的“雙贏”機制,則是高校與企業共同關注的話題。高校在人才培養中應以市場上的緊缺型人才培養與特殊崗位人才培養為主,這樣可以及時彌補企業人才短缺情況,調動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其次,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需要充分考慮到企業的利益,做好學生與學徒(準員工)的角色轉換,避免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任務指標,同時降低企業可能的臨時用工成本。此外,高校需要尋求政府的支持,對于參加校企合作的相關企業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加大校企合作的宣傳力度,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環保人才培養中,促進校企合作教育體制的形成。
(四)制定合理的現代學徒制專業人才培養機制
科學的現代學徒制專業人才教學管理機制是影響校企合作 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只有完善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機 制,做好校企合作人才指導與管理措施嗎,加強校企合作的溝通與交流,才能保障專業人才培養成效的提升。企業在專業人才崗位安排上,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專業及企業發展的需求,合理安全學徒崗位,并建立校企雙向考核制度,將知識、技能、綜合實踐能力納入校企專業人才考核機制中,有助于學生了解到自身專業發展中的不足,增加了高校及企業師傅對專業人才學習狀況的了解, 以此促進環保類人才專業化的發展,有助于為企業推送實用性人才,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五)加強現代現代學徒制“雙師”隊伍建設
為了更好地實行現代師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加強現代學 徒制“雙師”隊伍建設意義重大。一是學校挑選在實踐能力方面較強的專業教師到企業參加技術、技能等方面培訓,培訓后再擔任學校的實訓教學任務。二是對企業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法等方面培訓,并指定學校的優秀教師作為企業教師的教學導師,悉心傳授教學方法,提高企業教師的教學技能。合格后到校內擔任實踐教學任務。
(六)校企共建課程體系
課程建設是專業的建設核心,尤其是專業核心課程的建設。因此,將崗位能力需求與課程建設相匹配是校企合作的關鍵環節。我院在校學習期間,以理論和實踐一體教學為主,在企業實習期間,以實踐教學為主,實行定時輪崗制,實踐教學總學時比例超過50%。
三、結語
我國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環保類專業人才教育實踐中的運用仍存在諸多的不足。高職院校需針對校企合作的現狀及現代學徒制專業人才培養方式中的缺陷,制定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將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落實到實際,實現高校與企業人才培養的無縫隙鏈接,提高環保類專業人才的崗位勝任力,挖掘人才的潛在能力,讓專業人才深入企業內部學習,提升專業人才的實踐經驗,以此實現環保類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李薇,李和清.高職制造類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8(5)
[2]周習祥.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時代農機,2018(2)
[3]李茲良.高職院校在現代學徒制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探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0)
[4]張士剛.基于中高職銜接的現代學徒制研究與實踐[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