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影響下,高中數學教師需要重視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可以在數學課堂中更好地提高和完善自己。本文先分析新課程背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性,還提出幾點培養策略。
【關鍵詞】 ?新課程 高中數學 解題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3-006-01
高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需要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其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各項能力和素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認真審題,夯實知識基礎,利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同時還要養成整理錯題的習慣。
一、高中數學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作用
在新課程標準的引導下,教師在教學時不僅需要教給學生充足的數學知識,還要格外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其中解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十分重要的。解題能力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從更多的角度、更深的層次去分析和研究;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使其能在神秘的數學世界中自由地探索和學習;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活學生的學習欲望,逐漸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促使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在新課程的影響下,教育模式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僅需要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還需要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教育理念也發生了一定變化,教師需要及時調整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角色定位,充當好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逐步引導學生學會自主解決問題,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討論數學課程的安排,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敢于質疑。無論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學生都可以與學生討論問題。這不僅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實現學生解題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借助小組合作模式展開教學
在新課程背景下,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都開始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還能明確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學習,既能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還能讓學生與教師圍繞著教學內容展開研究和討論。學生之間的合作,可以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梳理清楚,在課下可以一起解決遇到的數學問題。這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還能讓學生的精神更加集中。在小組內,學生可以更好地表現自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因此有所提高。如果學生在小組內無法解決問題,那么就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而這也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也能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切實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
1學生需要認真審題
學生在拿到題目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確審題。如果學生在審題時,未能找到題目中隱藏的條件,或者審題不夠仔細,那么學生就算付出再多努力,也無法得到正確答案。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強調審題的重要性,將題目中的各個條件標記出來,大大降低出現錯誤的概率。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教學,不斷引導學生,切實提高學生的審題意識。學生在做題時,可能會遇到之前做過的題目,如果題目中的條件稍有改變,學生未能認真審題就直接開始做題的話,那么將會導致學生出現錯誤。教師需要格外強調這些現象,促使學生能認真審題。
2.找到題目中的數學概念
學生在學習數學學科的過程中,需要牢牢掌握其中的數學概念,并且可以在做題時靈活運用這些概念。借助公理、概念等推導出多樣化的解題技巧,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時,需要讓學生能牢牢掌握基本概念,不斷強調概念的重要性,同時還要不定期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引導學生在解題中應用這些概念。
3.學會借助數學工具解決問題
在高中階段,數學知識存在較為明顯的難度分級。有些題目較為簡單,學生可以順利完成題目的解答;但是有些問題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無法充分理解,也就無法得到問題的正確答案。面對這些復雜、抽象的數學題,學生需要學會運用數學工具,在題目解答過程中運用數學模型、公式、坐標系等,引導學生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在經過一段時間后,教師可以檢驗學生當前的掌握情況,收集和整理學生常出現錯誤的地方,在上課時進行重點講解。借助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切實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同時還能發散學生的思維。
4.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在未實行新課程改革之前,教師在教學時只重視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未能關注學生各項能力和素養的提高。但是這樣的評價方式過于片面,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生只是按照教師教學的內容按部就班的解題,未能認真思考更多的解題方法。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思考解題方法,鍛煉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促使學生可以在解題中實現舉一反三,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問題。
5.養成記錄錯題的習慣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很多錯誤。如果學生在上課時未能認真聽講,下課時未能及時復習,或者在做題時粗心大意,那么將會導致學生在做練習、考試時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這些錯誤是肯定會存在的,學生需要接納這些錯誤,學會在錯誤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學生需要養成記錄錯題、整理錯題的習慣,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定期進行回顧和復習,切實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標準的引導下,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思維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探索和發展多樣化的解題思路,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王靖.芻議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90+95.
[2]張莉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0):15.
[3]楊映專.淺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9(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