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星
摘 要:小學低年級學生上課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并且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有效的聽課習慣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有積極的影響作用。由于很多學生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因此,培養學生聽課習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是有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學生聽課習慣;培養對策
培養小學低年級良好的聽課習慣,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對學生積極探索以及活學活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還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當前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側重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學科。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階段,并且年齡偏小理解能力有限,對數學學科沒有充分的認識,且很多小學生的數學啟蒙教育做得不到位,小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缺乏一定的信心并且興趣不濃。受傳統教育影響,很多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缺乏與學生課上互動環節,并且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缺乏自主性和積極性。由于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抽象性,并且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缺乏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意識和能力,造成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計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以后的學習效果。并且很多小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活潑好動,由于很多學生對數學知識不感興趣,在上課時經常出現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并且在聽課過程中,大腦也并沒有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而是在想其他事情。加之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沒有正確引導學生,使很多小學生在課上以及做題過程中粗心問題較嚴重,對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學習方法過于單一
由于低年級小學生沒有足夠的學習經驗,而且對數學學習的重要性也沒有足夠的認識。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通常是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而缺乏自我思考能力和意識。很多學生不重視知識、方法的產生過程,死記硬背結論,并且在做題的過程中生搬硬套,所學的知識沒有很好地與題目結合。而且學習方法過于單一,只注重書本知識內容而缺乏對數學知識進行課外延伸,同時很多學生認為做題太枯燥,負擔很重,常常在課上缺乏正確方法進行解題。
二、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聽課習慣的培養對策
(一)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要想培養學生聽課習慣。首先,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以及組織活動的引導者,師生之間建立良好和諧關系,不僅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在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要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和家庭情況,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學生進行相處,從而有利于學生增強對教師的敬意。教師可以為學生樹立榜樣示范,并且在學習中有效傾聽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感受,使學生得到表達的機會。教師有效的傾聽,不僅能使學生感受到得到教師的器重和尊重,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發言欲望。教師通過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為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樹立了好的榜樣。同時教師要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引導學生做到“二心”,一要專心,無論是教師講課還是其他學生發言,都要認真聽清教師講的每一個任務是什么,或者其他同學在對問題發言過程中存在哪些不足。二要耐心,要耐心聽完其他學生或教師的講話,才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有效培養學生聽課習慣。
(二)多元化教學方式
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并且在小學低年級教材中,有很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教師可以將這些素材以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在多媒體中向學生展示出來,根據學生聽課習慣以及心理特點,并結合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引入一定的故事。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課興趣,同時還能夠借助文章題材使故事貫穿教學,學生的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學中,從而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教師可以適時為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游戲,在游戲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聽課習慣。
(三)規范學生聽課動作
培養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中的聽課習慣,最主要的是要規范學生聽課動作。教師要訓練學生專注地聽,并且還要求學生聽課時眼睛要注視講話的人,身體要坐姿端正,雙手放在桌子上,不能隨意動用學習用品。在規范學生聽課動作后,避免出現學生聽課疲憊的現象,教師可以變換學習的板塊內容,適當調整學生的動作注意力。教師除了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和督促學生養成聽課習慣,同時還要堅持做到每一節課,或者每一個活動都能對學生進行聽課習慣的引導。長此以往,學生自然會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并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學會“聽”,愛“聽”,才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不斷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成績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小芳.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
[2]邵偉.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存在的問題與養成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