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麗
摘 要:區域活動是幼兒教學中的重點組成部分,可以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發展。圍繞區域活動滲透數學指導,以此開發幼兒數學智能,可以幫助他們更全面地體會數學的魅力與樂趣,為幼兒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認知基礎。
關鍵詞:區域活動;幼兒教育;數學教學;認知基礎
中圖分類號:G61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4-0073-01
區域活動是幼兒主要的活動形式,具有自主性和隨意性,能滿足幼兒對快樂和游戲的需求,并能讓幼兒在操作和參與的過程中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數學作為小學、中學的重點學科,是幼兒在啟蒙教育階段必須有所體會、有所理解的重要科目。但是,因為數學概念性、抽象性強,所以很多幼兒都不喜歡學習數學。將區域活動與數學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從區域活動中開發出另類且有趣的數學教育平臺,以此賦予數學不一樣的形式色彩,可以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有效提升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化解傳統數學教學枯燥乏味的尷尬局面。
在開展幼兒數學區域活動過程中,為了增強活動的代入感,確保幼兒可以更積極、更踴躍地參與到其中,教師首先要在情境、素材的搭配與選擇上做文章。考慮到幼兒的理解能力現狀、認知規律等,教師還要確保策劃出的方案和選擇的素材可以被幼兒接受。就環境設計而言,教師可在墻壁上粘貼許多和數學相關的貼紙,其中既包括好玩的數學故事,也可以影射一些數學習題。幼兒在平日的生活里可以無意間看到這些內容,心生觸動。例如,墻面的第一幅畫是“找朋友”,上面有許多形象各異的數字(注:數字以藝術體的形式展現,美輪美奐,吸人眼球),然后上面還標注一行字——“幫幫奇數偶數找朋友”。這樣,不但讓幼兒的生活充滿了數字,同時也讓他們領略到了不一樣的數學學習過程。就素材的選擇而言,教師可以在教室內擺放足夠的數學繪本。這些繪本內容豐富,人物生動,故事性非常強,深受幼兒的喜愛。例如,《吃了魔法藥的哈哈阿姨》《讓誰先吃好呢》《蜘蛛和糖果店》等,分別為幼兒們展現了不一樣的數學知識,讓他們能夠感受到繽紛多彩的數學世界。教師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圍繞某個幼兒非常喜愛的繪本展開講解。這時,幼兒會更加仔細、認真地聆聽,從而改變以往數學課中幼兒們“談數色變”的問題。
游戲深受幼兒的喜愛,是持續增強幼兒學習積極性的關鍵。所以在打造區域數學活動期間,教師不妨融入游戲機制,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習,避免傳統數學教學中幼兒在新課導入階段出現疲憊、厭惡等情緒的問題。這樣,可以有效改變幼兒對數學學科的看法,讓數學帶著他們感受快樂。例如,在引導幼兒認知“數的大小”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糖果達人”的游戲。教師給每個幼兒準備一個足夠大的背包,在教室的每個角落都放置一定量的糖果,有各種口味、各種類型,并提供游戲規則——“不能偷其他小朋友的糖果,不能推搡”。考慮到可能會出現兩名幼兒同時發現同一塊糖果的情況,教師適當地改變游戲規則,如三個人為一組,逐個小組進入教室尋找糖果,時間為5分鐘。當一個小組完成活動后,教師重新在教室內放置糖果,然后另一個小組繼續進行。這樣,活動便可以有條不紊地開展下去。在幼兒完成游戲之后,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如“為什么找到糖果數量最多的一方是勝利的?如何理解多?”通過分析和總結,幼兒逐漸掌握數的大小的概念,從而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可見,在幼兒區域活動中融入有趣的數學游戲,是提升幼兒學習質量的好辦法。
圍繞區域活動打造延伸探索平臺,進一步點燃幼兒的數學思維,可以讓幼兒在探索、思考和體驗中感受數學知識,有助于他們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引導幼兒認知數的大小之后,教師不妨圍繞排序問題、數量問題等展示數的大小比較,如“在跳水比賽中,排名第一的運動員,其成績要高于排名第二的運動員”,以此讓幼兒意識到“在何種情況之下,數字的多少與其代表的大小是相反的”,繼而拓展他們的認知范圍。閱讀數學繪本期間,教師同樣可以圍繞繪本中涉及的一些問題啟發幼兒探索,借此保障課堂氣氛持續高漲。例如,在讀完《忙碌的周末》這個繪本后,教師可以詢問幼兒:“這名可愛的小主人公在購物的時候會列出一份詳細的清單,借此統計一共花費的金額。那么,小朋友們是否也能給自己列出一份統計單,看一看自己是如何消費的呢?”這樣可以瞬間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讓他們在躍躍欲試和深入體驗中逐漸領略數學實踐的樂趣,從而更加熱愛數學學習。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問期間需要考慮幼兒的理解能力,確保問題的題干能被幼兒所理解,否則會取得相反的效果。
總之,構建幼兒區域活動,借此滲透數學教育,開發幼兒數學智能,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學習模式,可以達到良好的數學啟蒙效果,確保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可以更樂觀地看待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秦桂紅.玩、做、思——幼兒數學教學的三字要訣[J].成才之路,2018(12).
[2]邱菊茹.數學繪本教學活動對大班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3]張培.指導大班幼兒理解數量關系的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