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萱
摘要: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將培養與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高中教學的關鍵目標與重要內容。但因為從2003年到2018年1月正式頒布新課程標準之前,地理教學一直采用三維目標。核心素養還沒有被實際應用到一線教學中,高中地理教師多數也對核心素養目標下的教學工作沒有明確的認識。針對在核心素養目標下高中地理教師應如何組織教學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進行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地理教師 高中地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3-0190-02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高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從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近年來我國的教育水平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有了巨大的提高,之前的教育目標已經不能滿足大環境下對于人才的需求,培養的重點和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相較于從前培養注重地理知識的掌握的三維目標,更注重培養學生基本素養與能力的核心素養目標更符合當今的教育發展趨勢。核心素養目標是三維目標的整合與凝練,也是高中地理教學目標的進步,同時也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角色發生了轉變,核心素養要求學生通過地理知識的學習或者在地理實踐中,能用地理思維觀察、分析問題,形成一種內在修養,這種修養會影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處理問題的方式和能力。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變成了主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設計教學環節以及留出時間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在實踐中探索地理真知的能力。盡管核心素養目標已經正式頒布一年之久,但是在一線教學中,高中地理教師多還是用三維目標進行教學,教師怎樣做才能更快地適應核心素養目標,更準確地組織教學、培養學生是十分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高中地理教師應注重符合核心素養要求的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
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將課程資源作為重要依據,而教材是課程資源中最基本的一項。但是新課程改革到現在,新教材還沒有面世,教師們暫時無法根據新教材的內容組織教學。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落實核心素養目標的要求,教師們應該更加注意課程資源的開發。現階段課程資源開發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在滿足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能力以及綜合思維能力素質的培養。
教師在開發課程資源時應注意堅持靈活性和實踐性的統一,傳統和現代教學方式相結合,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和中國國情。核心素養要求更加注重學生用地理能力解決實際問題以及用地理思維看待周圍事物。因此,從有利于地理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來考慮,注意靈活性,在必修與選修教材中找到共同點,強調知識點的靈活運用。地理實踐力是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因此,課程資源開發注重實踐性也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將地理知識真正與自己的生活相結合,將知識變成自己的素養能力。同時,在課程資源開發時應注意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的差異,根據學生群體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例如,男生在空間想象能力上的理解要優于女生。男生的空間感較強,女生在空間感知力方面存在障礙。在必修一“地球的運動”這一節課中涉及運用空間想象能力理解的知識點。教師在開發資源之初,可以進行必要的調查工作,“對癥下藥”針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確保教學成果的最大化。
二、高中地理教師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滲透到教學設計中
教學設計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關鍵,為了能夠準確地展開教學,在教學設計這一環節中,教師應該將核心素養目標的具體要求滲透其中,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素養能力。
教學設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注意緊緊圍繞核心素養。在進行教材分析時,宏觀要分析因為時代的發展、教育的進步,2017版的新課改應運而生;微觀分析時要注意核心素養目標更加注重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并且將教學的最終目標升華到更高層次,即更加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在進行學情分析時要重新審視高中生現階段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儲備以及認知風格。尚未形成獨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很容易被外界環境影響,因此,教師更應該準確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在教學設計中變化最大的是教學目標這一環節的設計。由原來的注重地理知識掌握的三維目標轉變為更注重能力培養與問題解決的核心素養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不能再用之前的慣性思維設計安排教學,教學重點從原來注重知識的落實逐步轉向注重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并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素質培養,最終教學成果落實到學生地理素養的形成上。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也要更注重靈活性和實踐性結合,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課堂,激發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使教學成果和學習成果最大化。
三、高中地理教師專注于核心素養目標下自身的專業成長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是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完成的。核心素養目標的要求不僅對學生學習是一次挑戰,對教師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同時更是培養學生能力以及素質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要更加注意自身的專業素質培養。
首先,教師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理念。專業知識是教學的根基。隨著外部教育環境的飛速變化,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都在不斷更新,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以及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學習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其次,教師應熟練地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地理學科基礎工具就是地圖以及示意圖。教師在教學時將RS、GIS、GPS、Arcgis、谷歌地球等現代技術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更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例如,可以通過RS技術分析城市氣溫分布變化,能夠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城市熱島效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師應該時刻銘記自己作為“靈魂工匠”的責任與使命,教師的角色就像是一座燈塔,指引學生在看不清前方道路的時候,也能按照正確的方向勇往直前。教師在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導意義遠超于知識的講授。教師只有始終持有對這個職業的敬畏以及尊重之心,保持對學生的熱愛,積極投身于教育事業的變革與發展,才能真正承擔起“立德樹人”的重擔,真正落實核心素養的目標。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目標的新要求,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現代教育需求以及人才培養的要求。這對教師來說是全新的機遇與挑戰。為了將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落實到位,教學成果最大化,高中地理教師還需不斷進取,積極面對困難與挑戰,實現教師自身成長的飛躍,為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修訂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春霞.加強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摭探[J].成才之路,2019(4):36.
[3]戴文斌,朱翔,胡茂永.淺談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J].地理教學,2019(3):42-45.
[4]張磊.基于地理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85.
[5]王友龍.高中地理教學中關于核心素養教學的方法[J].中國教師,2018(S2):124.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