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關鍵詞】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132—01
音樂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它以聲音作為直接表現方式,將直接作用于人們的心靈,提高人們的審美修養, 觸動人們的情感,激發人們的想象功能,培養人們的高尚情操,給人以多方面的影響和熏陶,它在提高人們素質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當前的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傳統的單純唱歌課降低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不利于音樂課堂的高效進展。作為農村音樂教師,筆者從自己幾十年執教過程中所看到、遇到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1. 教學思想觀念落后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并沒有從根本上轉變大多數農村中小學教師和領導的教學觀念。在學校領導和其他科任教師眼中,音樂課是一門副課,和學生的考試沒有關系,所以得不到重視。
2. 教師短缺,素質低下
為了應對當前的素質教育,解決音樂教師緊缺的問題,于是很多音樂教師半路出家。他們理論水平低,綜合技能差,況且多數農村中小學沒有正規的音樂教師,由業余愛好者代替上課。由于教師水平有限,就把音樂課上成了單純的唱歌課,對于音樂知識根本不做要求,這嚴重制約了學校音樂教育的發展。現在農村中小學只有三分之一的音樂教師學歷達到了基本要求。
3. 重視程度不夠,意識觀念淡薄
由于音樂課不參加考試,影響不到學生的升學成績,所以學校、家長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再者,音樂教師待遇差,在評職晉級等方面不及主科教師,這也從很大方面挫傷了音樂教師的積極性,阻礙了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有的學校雖然開設了音樂課,但名存實亡,一學期沒有上過幾堂音樂課。然而當前素質教育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其中音樂教育作為美育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它的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
4. 教學設備簡陋,經費投入太少
絕大多數學校對音樂教學不重視,即使有音樂教學設備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學,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評比;有的學校沒有獨立的音樂教室,教學條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學校缺少音樂教學所必需的多種教學設備和相應的音響、音像資料,甚至連音樂教材的配套磁帶都沒有,這對于音樂教學的開展是很不利的。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是美育的基礎,面對音樂教育師資緊缺、不重視、設備簡陋、教學質量低下等問題,我們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增加投入,提高師資水平,逐步培育中小學生的音樂基本素質。總之,改變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落后狀態是當前提高農村中小學教育質量,縮小城鄉差距的當務之急。
二、對策
1.高度重視,提高認識
要改變當前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狀況,首先,學校領導要轉變觀念,把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放在提高全校師生素質的高度;要有長遠的教育眼光,順應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這一變革,大力倡導音樂教育的新理念;要建立正確的教師評估機制,徹底消除“正課”與“副課”的偏見,把音樂擺到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讓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正常有序地開展起來,讓音樂課成為中小學教學內容的一個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面對農村音樂教師素質低下的情況,學校應該加大對兼職教師的專業培訓力度,充分發揮業務能力較強的教師的帶動作用,提高教師音樂素質修養及課堂實踐等藝術,達到音樂教師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目的。
2.加大音樂教育投入,增加音樂設施
音樂教學設施是實現課程標準的保證。各級政府、學校要加大對音樂教育的投入,保證學校音樂教育教學的正常進行。同時也要加大音樂器材的投入,條件較好的學校可配備高檔樂器和教具,條件差的學校也要配備必要的樂器和教具,促使音樂教育健康發展。學校還應配置音樂專用教室和專用設備,如鋼琴、風琴、電子琴、音像器材、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及常用的打擊樂器、民族樂器及西洋樂器等。尤其要加大對音樂方面的教輔資料的投入,這樣可以讓教師了解更多的最新音樂理念,拓寬學生的視野。
3.因地制宜,改革教學方法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課堂教學改革也隨之而來。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普遍為單純的唱歌教學,其課堂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呆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樣傳統、單調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這種狀況影響著音樂教育審美功能的有效發揮,制約著中小學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運用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增強學生動口、動手的能力,提高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質量。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