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耀榮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發展,要求轉變教學思維,在核心素養的培養視域之下,優化教學環境,創新教學方法,深化小學數學教學發展。本文從數學核心素養的研究出發,從創設“互動+”課堂、“探究+”課堂和“生活+”課堂三個方面,具體論述了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5-040-001
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已成為新時期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數學作為小學課程體系中的核心課程,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立足小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將邏輯推理、數學運算等要素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實踐。因此,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優化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以開放式的課堂教學形態,促進學生“學”的有效開展。本文立足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分析,闡述了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推進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一、創設“互動+”課堂,實現趣味數學教學
傳統數學課堂僵化,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弱化了主動“學”的積極性。為此,在核心素養的培養視域之下,創設“互動+”課堂,能夠更好地盤活課堂教學,為數學課堂注入趣味因子,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實質上,“玩中學”是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立足點,應該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進而在教與學的互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互動+”是載體,“+趣味游戲”、“+實踐活動”,讓數學學習更加活躍,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案例】在“時、分、秒”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的教不應粗放式的知識導入,而應注重知識導入的有效性,緊扣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強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課程知識的抽象性不利于學生的學。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教師的教要轉變模式,創設多元化教學空間。為此,教師傳統課堂教學基礎之上,將教學以缺位游戲的方式進行呈現,激發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與理解。
制作:教師利用廢舊的紙板,制作“模擬時鐘”。
學習方式: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動學習。一組學生撥動“時鐘”;另一組學生回答出相應的時間。
在互動式教學空間,學生的“學”不再是機械性學習,而是通過互動交流等方式,強化對知識的認識,并在興趣的激發之下,深入探究學習,實現對知識的理解應用。因此,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主動學習的狀態能夠更好地盤活課堂教學,也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創設良好條件,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在具化的知識呈現中得到轉化,幫助學生深入學習,培養良好的數學情感。
二、創設“探究+”課堂,促進開放式課堂生成
探究式課堂的創設,能夠為學生的“學”提供開放式空間,促進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等的培養。小學生認知水平有限,通過探究因子引導學生有效學習,能夠幫助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自主思考、分析探究,實現對知識的理解。傳統數學課堂缺乏探究空間,學生的“學”僵化。因此,創設“探究+課堂”,應在“+任務”“+情境”的教學環境中,助力開放式多元化數學課堂的生成,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案例】在“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的“教”注重知識的探究實踐性,通過創設課堂情境,幫助學生在問題的分析與思考中,培養數學核心素養,逐步建立對知識實踐應用的能力,促進知識的有效學習。
設問:在森林中,兔媽媽需要將六根胡蘿卜平均分給五只小寶寶吃。那么,每個小寶寶可以分到多少?
教師的“問”活潑而富有趣味,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探究學習的視域更加開闊,能夠在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中,幫助學生深入學習,激活課堂教學。探究是有效學習的重要基礎,通過問題分析與思考,幫助學生產生數學情感,促進發散思維、實踐探究等學科能力的有效培養。
三、創設“生活+”課堂,構建數學幸福課堂
數學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以生活元素為載體,能夠更好地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拉近了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有助于數學幸福課堂的構建。在筆者看來,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應注重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等的培養,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性,激發學習熱情。因此,創設“生活+”課堂,以生活為載體,為學生有效學習創設生活情境,促進學生全面而有效學習。
【案例】在“小數乘法”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以生活元素為載體,為學生創設數學幸福課堂,讓學生的學更加輕松,在快樂學中拉近與數學之間的距離。數學運算、數據分析等能力的培養,應建立在開放式的數學課堂之上。
任務設計:小紅拿著50元錢來到超市買東西。她買了單價1.5元的鉛筆4支;單價1元的橡皮擦2塊、單價11元的文具盒1個。她在付款時,收銀員需要找多少錢?
學生們基于生活經驗,在任務的分析、運算關系的計算中,很快給出答案:50-(1.5[×]4+1[×]2+11[×]1)=23元。學生在“生活+”課堂,有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間,通過問題任務的解決,培養學生數學運算等能力,促進有效學習的生成。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應立足新的教學環境,在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中,促進有效教學的開展。在本文探討中,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應著力于三個方面的教學工作,通過創設“互動+”課堂、“探究+”課堂和“生活+”課堂,盤活數學課堂教學,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參考文獻:
[1]楊運文.構建小學數學幸福課堂的策略探討[J]教育科學(旬刊),2016(10)
[2]柯育玲.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7(08)
[3]譚亞峰.淺析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16)
[4]徐小容.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