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習海
摘 ?要:在當前教育改革的形勢下,數學教師應該改變陳舊的高中數學教育模式,改變高中生的學習方法,在數學教育當中引入新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課堂興趣,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是一項重要能力,高中階段正是學生由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階段,高中數學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關鍵詞:抽象概括;高中數學;數學教學
抽象思維的實質是判斷、推理并得出結論的過程,又叫做邏輯思維。抽象思維以邏輯推理為媒介來反映現實,這是思維的最本質特征。數學的學科特點決定了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性,在數學當中有很多公式、概念需要學生去理解。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需要學生能夠排除干擾,透過現象抓住問題的本質,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解決數學問題。
一、歸納課本知識,通過問題,增強學生知識運用能力
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在教學當中教師要善于總結課本知識,對教材當中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系統的知識歸納,實際上是對課本知識的一種概括。這就要求教師對整個高中數學的知識非常熟悉,對于解題思路和教學方法能夠靈活地穿插使用,能夠從多個角度去看待某一數學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例如,老師在進行《函數與集合》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在講述完子集、真子集內容時,可以提出相關問題。老師首先需要結合教材,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概括總結,通過相應的知識概括,使學生對相關知識有大致的了解,同時老師可以結合例題,使學生學會自主概括相關知識逐漸將知識內化。比如,B是A的子集,集合A{x|x2-2x-3=0},集合B{x|ax=2},求a。學生經過了解子集的含義得知B中的元素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可以得出最終的答案,這題易錯點在a=0時候B是空集被遺漏。通過例題使學生對課本知識加以運用,增強對抽象概念的理解。此外函數也是一大難題,老師可以首先講述函數的概念,列出函數的相應知識框圖,使學生了解函數的重點知識,做到有的放矢,同時結合圖像講述函數特征,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將抽象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為接下來的教學提供便利條件。
二、通過圖像教學,結合例題,培養學生空間想象
高中數學的公式和概念是教學當中的難點,其一是在教學當中很難通過語言將公式和概念的含義解釋清楚,其二在于很多學生不重視概念和公式的學習,在學習當中“不求甚解”,最終的結果就是教師教得朦朦朧朧,學生學習得馬馬虎虎。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讓學生從根本上了解概念和公式。
例如,老師在講述《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內容時,老師可以先將相關知識內容進行講解,使學生加以記憶,但是由于這方面理論知識不易理解,老師可以結合相關例題進行講解。例如,比較
0.3和
0.4的大小,老師可以進行講解,在定義域上由于冪函數
x為減函數,-0.3大于-0.4,所以我們可以得出最終的結論是前者小于后者。為方便學生理解,老師可以采用圖像進行教學,相關圖像用多媒體進行展現,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此外,老師在教授對數函數的內容時可以結合對數函數的圖像進行講解,適當進行拓展,結合對數函數的換底公式,提高學生的抽象知識歸納能力,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借助相關例題進行講述,通過相關公式講解,通過變式教學,提高了學生對抽象知識的歸納概括能力,為日后的學習提供了便利。
三、通過類比猜想,構建體系,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高中的數學是一個嚴謹而又完整的學科,很多數學知識都是相聯系的,數學當中常常根據現有的公式和概念來類比、猜想未知的公式和定理。所以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要敢于猜想、敢于質疑,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必須要回憶已學過的知識,利用舊知識通過類比和聯想來學習眼前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例如,在講述《函數與方程》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結合相關例題進行講述。例如,函數f(x+2)=f(X)當定義域為(0,1)時,f(x)=x,那么我們可以得出y=f(x)-log3|x|的零點有多少?根據題意我們可以得出f(x)是一個周期為2的偶函數,我們可以畫出f(x)的函數圖像,同時結合對數函數的圖像,看兩個圖像之間的交點,即所求。這類題目由函數以及直線方程向進行拓展推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解題技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對函數知識的綜合應用,使學生能夠通過類比推理思想進行相應的知識整合,使學生通過解決具體題目,了解抽象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教學時可先以比較簡單的知識進行引導,通過類比推理得出結果,便于學生理解。
綜上所述,抽象概括能力是學生的一項重要能力,影響到以后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在工作當中的創造力。因此,教師必須要提升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首先,在歸納課本知識當中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其次,在數學概念和公式教學當中培養學生概括能力;最后,通過類比和聯想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人才。
參考文獻:
[1]唐秦. 高中生數學抽象能力的評價研究[D].蘇州大學,2017.
[2]張永明.高中生數學抽象能力培養的途徑與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