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有泰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合作交流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的融合促進做進一步探索。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探索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緊隨時代的步伐和改革的號角呈現出可喜變化,各種凸顯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出現在課堂上,如今的初中數學課堂處處是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根據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要將合作交流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也已進入課堂,進入到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借此充分發揮主體性,去交流與探究。當然,不難發現一些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意義理解不透,不注重學生個體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之間的融合關系,造成教師組織這一學習方式出現失當、失效現象。就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的融合促進,筆者就此做一探索分析。
一、獨立思考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
數學教師在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清楚地意識到,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之上。小組成員每一個人的努力才能成就合作學習,相互之間討論啟發,優勢互補,解決成員個人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因此,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之前,要給學生個體一些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在其思考過程中產生新想法,也產生一些疑問,由此,再進入到合作學習環節,學生則有思有想,有疑有問,在組內大膽吐露,并與其他成員一起就自己的想法和疑問進行交流、討論和探究,每一個人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同步的,有的順利一些,而有的想法多一些,理解能力欠缺些,而這部分理解困難的學生則利用小組學習機會把自己的不解之處說出來,從而從其他成員處獲取正確的信息,每一個人都能夠有機會去思考,也有機會去討論和進步。可以說,學生個人的獨立思考就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前奏和準備。因此,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避免將關注的眼光投注在小組具體的討論環節,而要從個體學習階段就進行觀察,讓學生個體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自主探究,這樣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則成為真正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通過合作學習來彌補學生的不足,對知識加以理解、反思,從而真正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其中也包含了基本技能與情感體驗的雙向遞進,既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又培養了學生的精神品質。
二、合作學習中重視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在具體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要對組內學生個體的思考探究能力加以關注與培養,這也從另一個側面杜絕一些學生對同組學生的思考結論直接“拿來就用”的現象,自己不動腦,渾水摸魚,嚴重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合作學習雖然是“眾人智慧”的匯聚,但是也是每一個個體智慧的真實呈現,當整個小組圍繞組內某一成員提出的疑問集思廣益、開動腦筋、想方設法解決時,合作學習的價值也就體現了出來。如教學“等邊三角形的定義及性質”一課,教師給各小組分配了實驗任務:用材料制作圖形。之后,讓各小組的一名成員代表本小組闡述制作的過程及理由。有小組制作了一般的等腰三角形,也有小組制作了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即等邊三角形。為了將等邊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明顯體現出來,教師讓該小組利用現有材料,并提出“在三條邊不能改變的前提下,能不能擺出不同形狀的三角形”的問題,結果演示之后學生知道這是等邊三角形。隨后,教師引出“底邊和腰等長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的課題,基于圖形演示引導學生給等邊三角形下定義。(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
生1: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生2:三個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生3: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面對學生經過獨立思考自我總結的三種說法,教師將這些說法讓小組學生共同展開討論,哪一種定義更合適。經過一番交流和探究,大家一致決定等邊三角形的定義按照生3的說法。
以上案例無論是學生個體的自主思考,還是小組討論,其學習情境是開放式的,每一個人都獨立思考嘗試如何解決問題,當各自具備了獨立思考、學習、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后,認知沖突的產生成為學生積極參與、實施動態合作學習的催化劑,實際上各小組成員擁有了平等的交流基礎和能力,這也為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雙促進
合作學習的前置還是過程融入,失去了獨立思考這一環節,合作學習就缺乏了內涵與實質意義。教師通過在重難點處、迷惑混沌處、深化拓展處等捕捉合作學習的時機時,恰恰都是基于學生的獨立思考,只有學生的獨立思考中出現了對數學概念普遍存在難以解決的問題,或者自己思考中總是對某一概念充滿迷惑也混沌之際,抑或者是當學生的思考問題進入下一個需要繼續延伸拓展的關口,此時的合作學習便應運而生,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生生之間論點的交鋒時刻,也是思維碰撞的時刻,從而完善各自的認知,產生新想法,激活思維、拓展思維、創新思維。有了獨立思考的合作學習就促進了教學相長,也實現了學生的共同發展。
總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與合作精神是基于學生獨立學習、思考、創新而后生成的,這樣的合作學習才能體現出互促共進、合作共贏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包長淮.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7.
[2]朱雅男.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