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越 梁瑞紅
摘 要:本文在對江西省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人才需求與崗位分析調研基礎上,對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進行改革,重構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探索構建了以就業為導向,職業能力為核心,實施“三元共育,三位一體、雙證融通”的應用型本科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校企合作;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行業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新標準,集中體現在培養應用型技術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上。兩校通過調研,依據行業需求,分析就業崗位所需求的職業能力,基于此,我們構建了“以就業為導向,職業能力為核心,實施‘三元共育,三位一體、雙證融通的應用型本科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1)“三元共育”是指合作方共同合作培養。合作各方通力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一是利用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學科和師資優勢,側重會計專業理論教學,提升學生理論知識。與一般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更注重應用能力培養;二是利用江西財經職業學院和企業實踐資源優勢,強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會計專業教學過程應與會計工作過程、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三是注重合作學校、校企合作,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設計、“雙師素質”師資、實踐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度融合,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2)“三位一體”是指實施“課堂教學、校內實訓、校外實習”教、學、做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實行理實一體教學,即理論知識教學與單項實訓隨堂同步;教室與實訓室融為一體,校內實訓包括專業基礎實訓、專業綜合實訓、校內創新創業實訓,提升學生會計核算、財務分析、職業判斷能力;學、做一體化。通過課堂教學與校內實訓后,學生深入行業畢業實習,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職業能力。
(3)“雙證融通”是指實施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雙證融通教育。將職業資格標準和行業技術規范納入課程體系,將助理會計師考試等證書考試的教學計劃融入學歷教育的教學計劃之中,將實訓課程對接職業標準。
二、課程體系改革
因此,我們在研究應用型本科會計教育課程設置時,將人才培養目標要求進一步明細化,定位為將學生培養成“專業視野廣闊、理論知識扎實、專業技能突出、實踐運用嫻熟”的高素質應用型會計人才。據此,一是將會計理論與方法教育作為重點;二是重視學科前沿知識與跨學科課程。同時,從有利于培養學生必要的人文素養、心理素質、創新精神、團隊精神進行課程設置。進而構建與之相配的以職業崗位能力為主線,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綜合教育相結合的“平臺+模塊”課程體系。
1.通識教育課程
(1)政治理論課程旨在樹人。重在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和思維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心理素質、文化素養,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
(2)公共基礎課題的開設,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專業基本的數理統計、分析方法和工具,為學好專業課程奠定基礎,也為適應不同語言環境的專業技術工作提供支撐。
2.專業教育課程
(1)理論課注重培養學生專業理論水平,包括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強調整體優化,具有原理性、理論性特點。
(2)實踐課程面向職業崗位群必須具備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通過任務驅動、理實一體等工學結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把理論實習實訓融入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滿足學生就業崗位所必需的職業技能。
3.綜合教育課程
(1)人文素養課程主要拓展學生的素養,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操,豐富內涵。
(2)創新創業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精神及創新應變能力,使學生在今后的職業發展和人生旅程中,能夠開拓進取,創造性開展工作。
(3)第二課堂活動和專題講座,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并擴展視野,了解會計專業前沿,把握時代脈搏,更好地立世立業。
三、校企合作
在會計專業應用技術型本科人才試點項目實施過程中,雙方學校遵循職業教育基本規律,整合資源,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有效途徑,初步形成了“一個平臺”、“雙向流動”的校企合作機制,基本實現了人才培養的“四結合”。
1.初步探索形成“雙向流動”的合作運行機制
項目試點以來,在學校和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雙向進出”合作運行機制已初步形成:學校教育專家進企業,企業專家進校園,共同研究經濟社會發展對會計職業人才的需求,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
2.基本實現人才培養“四結合”
(1)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在充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及行業發展需求的基礎上,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2)人才培養實施過程充分體現校校、校企的有機結合。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等結合職業能力需求經由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討論確定,學生218人次先后到江西海揚集團、江西中船航海儀器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實踐。
(3)結合會計行業標準開發教學資源。目前,學校專業教師與江西省煤炭集團公司、江西匯爾油嘴油泵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同開發實訓教材2部,與江西天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共同制定實訓課程課程標準6門。
(4)結合雙師素質要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校企雙方互聘制度實現身份互認互換,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鍛煉,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能力。
四、改革教學方式
(1)教輔相結合。會計主干理論課程由江西財經大學金牌教師講授,課后由江西財經職業學院選派教學經驗豐富老師輔導,雙導學模式。
(2)理實相結合。《會計信息系統》課程理論部分由江西財大教師講授,上機實習部分由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教師講授。創新兩校教師講授同門課程模式。
(3)常規與分層教學相結合。根據學生的基本素質條件,一般的課程進行常規教學。部分課程采用分層教學。
(4)課堂內外相結合。以第二課堂作支撐,以點鈔、小鍵盤錄入技能競賽、ERP沙盤抵抗競賽、會計實務、會計信息化競賽為載體,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五、課程建設特色
(1)第二課堂課程建設頗具特色。依托第二課堂活動,設置《課外科研創新實踐活動》等課程,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以創新創業學科技能競賽活動為載體,依托兩校第二課堂活動,開展專家講座系列活動。
(2)實踐課程建設彰顯特色。系統設置跨專業、學科、分崗位角色考核學生企業決策、財務管理、戰略風險控制的拓展性實訓,如ERP綜合實訓、創業模擬與實踐,模擬企業制定企業戰略規劃和各項運營決策,學生以CFO身份,關注企業決策、財務管理、籌資、投資、戰略風險控制和稅收籌劃等,有力提升學生職業判斷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成鳳艷.會計專業應用型本科與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有效銜接實踐探索.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5(3)
2.郭春林.應用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5(9)
3.李娜.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瓶頸與創新.價值工程,2013(23).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