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治國
摘要:普通高中的體制建設是高中校園建設的重點,其追求按班級為單位進行對教師團隊的責任分配,令校園內的人力、物力等教學資源得到充分的調配。本文從現行的高中班級教師團隊的管理體系視角出發,探討了其體系建立的理論基礎,并嘗試剖析其對應的體制特征,提出未來的體制完善建議,以幫助進行對高中班級教師團隊管理的進一步研究與發展。
關鍵詞:高中班級;教師團隊;教師管理
引言:
教師團隊的管理是指在現行高中體制下,在學校教師團隊內部進行以班級為劃分的教師團隊的管理方式,要求教師對自己管理的班級承擔相應的職責,進行學校管理職能的班級模塊分配。要剖析現行高中班級教師團隊管理體系,必須從其三大基礎出發。
一、三大體系基礎
(一)管理學基礎
高中班級教師團隊的管理體系以管理學理論為重要基礎,強調以班級為模塊劃分出的區域范圍內的由教師為領導的區域管理,通過各個班級的區塊工作,最終集合為校園的整體工作效率。
(二)心理學基礎
高中班級教師團隊的管理體系構建中,心理學起到輔助進行對負責管理職能的執行的教師的心理暗示與建設的作用,保證教師能夠積極配合團隊管理體系的工作的施展。
(三)體制建設基礎
體制建設的優劣決定了高中班級教師團隊的管理體系能否穩定落實于正式的工作實踐中,良好的體制建設會為教師團隊內部的工作氛圍奠定基礎,并以合理的形式促進各個班級單位的工作效率方面的提高[1]。
二、體系完善措施
(一)明確分工,強化班級自主性
在分工層面上,要避免各個班級在管理方面的同質化。現代教育強調人文主義的融入,其期的在于將教育管理的方向置于學生個體間的差異之上。同理,班級作為多個學生個體與教師個體的集合,在班級與班級之間也會存在著相應的個性差異。因此,在指定管理體系的初期,要強調對班級差異性的考量,避免將班級簡單認定為是無個性的區塊進行安排,造成對管理資源的無差別均分,導致班級管理呈現不同程度的問題。例如,在對現行狀況進行深刻的掌握后,應通過班級的班主任或班導師,進行對班集體狀況、特征的分析,進行自主性的班級管理體系的制定,即自主協商制定個性化的班規,以具備高度自主性、創新性的形式完成各個班級單位的管理構建,并安排選舉產生的班委進行管理。該模式的優點在于能夠以班級為單位實行自我負責的管理,使管理的推行能夠較好地被學生所接受,提高班級的管理效率,實現管理制度的切實推行,進而實現高中班級教師團隊管理的整體工作效率的集合式發展。同時,在較高的班級自主性的管理形式下,能夠為高中班級的管理增添活力,相對減輕教師的管理職能的壓力,讓學生的高度創造力,為高中校園整體的管理能力的提高做出貢獻[2]。
(二)強化監督,督促班級管理工作進行
在現行的高中班級教師團隊管理體系中,較為嚴重的問題在于教師對自身管理職能的不重視。高中階段的學生在道德層面已經形成了自我的意識判斷,能夠對學習給予重視,對教師予以尊重。但近年來,國內教師管理失職的案例屢見不鮮,在教師管理職能失效的極端情況下,甚至出現如湖南婁底高中的學生打教師、教師下跪的案例。師德的喪失和教師團隊管理機制間的關聯,值得高中教育行業人士的反思。要挽回教師管理職能的逐步喪失的局面,需要從教師的管理工作態度進行改正。要強調負責班級管理的教師對于班級風氣建設的責任,要明確教師在教育中的地位,樹立教師在知識傳授中的傳授者的高雅形象,通過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事務中的實干作為,取得班級內的學生的認可,形成班級內部的尊師愛學的良好氛圍。因此,要通過對班級管理工作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通過管理層進行對各個班級的管理監督,督促教師重視自身管理職能的發揮。同時積極組織各類的教師綜合能力的培訓,通過對高水平教師的管理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綜合性培訓,實現高中班級教師團隊內部的教學實力與管理實力的革新,讓教師的才能與其應當發揮的職能相匹配,要使教師這一職業在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再度與“知識的傳播者”的稱號相聯系[3]。
(三)體制改進,優化獎懲機制
要正確看待獎懲機制的建立,在傳統的教育體系中,在高中班級教師團隊管理的制度下,為防止高中教育性質的變質以及班級間競爭意識的過度嚴重,通常會避免對獎懲機制的明確制定,通過大方向上的學校績效目標的號召,進行對各班級的工作管理與教師團隊的工作方向規劃。但在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高中教育也面臨著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這意味著在傳統教育體系下的所謂人性化的學校管理體制,在現階段將無法繼續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高中班級教師團隊內部應當建立合理程度下的獎懲機制,例如對班級成績的中位數在區排名的層次進行賦值,通過排名值的變化,進行對高中教師的管理職能的績效考核。同時在獎懲機制中,要堅決避免“應試至上”的思路,要將班級道德風尚、班級才藝建設等各個方面作為班級管理的考量,對各個班級參加校園活動的積極性,班級學生在各種高中生賽事中取得的獎項進行綜合的考量,最終確定班級管理的績效值'。要明確將對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視作現代高中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要注意對懲罰措施的標準、限度上的衡量,要避免對教師的工作的不必要的打擊。對在管理方面存在困惑的教師盡量給予鼓勵,而對于存在嚴重瀆職行為的教師,要不以職位、地位為考量,堅決予以處分。通過嚴格的獎懲機制,真正地落實高中教師團隊管理的體制。
結束語:
高中班級教師團隊的管理上的改善,是對于高中教育理念與高中校園管理制度的雙重革新。它為高中以班級為單位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強化校園活力提供了思路,幫助進行對教師職能的明確與重建,并為教師團隊的工作的持續進行提供了保障。相信對高中班級教師團隊的管理方面的研究,最終會成為下一階段高中校園管理改革的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城鎮高中班級管理策略提升問題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8,67(23):34-35.
[2]佚名.疏導教育法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的運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67(28):67-68.
[3]李蓮卉.新課改時期高中班主任與科任老師的配合管理建議[J].新課程(中學),2017,89(9):45-46.
[4]鄒偉.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現狀及對策探究[J].小作家選刊,2017,67(5):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