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福
摘 要:在現如今的教育教學中,一直強調教學效果的優化。然要想切實優化教學效果,還需要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上進行“精雕細琢”。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時,應當從教學的整個過程出發,進行細節性的優化,致力于讓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中獲得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策略研究
優異的教學效果不僅體現在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速度以及掌握程度上,還體現在對學生的能力開發以及素養培養上。因此,教師要想提升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效果,實現一定程度的教學突破,就需要擁有全面且長遠的教學目光,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從數學教學的前、中、后三個環節出發,明確每一個環節的教學目標,并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來完成這個目標,切實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如此一來,教學效果自然而然地就會得到優化提升。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優化策略進行探究。
一、課前預習:目標化
課前預習目標化可以有效提升課前預習的效果,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不過,教師在設計初中階段的課前學習目標的時候需要注意,首先,為了提升學生的預習自主性,教師需要在課前預習中加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讓學生的預習心態積極起來;其次,課前預習以基礎為重,教師給學生設計的預習目標需要聚焦于數學基礎知識,同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給學生進行一定的延伸。
例如:在進行“生活中的立體圖形”的教學時,我給學生制定了課前預習的目標,即:(1)立體圖形分為哪幾類?每一類下面又有什么細分?(2)柱體、椎體、球體的特點是什么?(3)在生活中找出這幾類立體圖形。這幾個學習目標簡單而基礎,而且將教材預習與實踐進行了結合,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立體圖形的理解。并且,為了提升學生的課前預習熱情,我在班級學習群里發了一些關于立體圖形的精美圖片,比如:埃及金字塔、比薩斜塔、故宮等,讓學生在看過這些圖片之后再進行預習。這些精美的圖片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再加上具體的學習目標給學生指定了學習方向,學生的預習效果很好。因此,教師應當將課前預習目標化。
二、課堂教學:探究化
課堂教學探究化是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階段的數學探究化教學時,首先需要給學生設置一定的探究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其次,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給學生設計一定的探究學習任務或者探究學習目標,在任務或者目標驅使下提升學生的探究學習緊迫感;第三,教師需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探究進度,在必要的時候給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指導。
例如:在進行“展開與折疊”的教學時,我采用了自主探究的形式,讓學生進行了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具體來說,我先和學生玩了一個小游戲,意在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即:我拿出了一個展開的正方體,在每一個面上都寫上的顏色,然后指定某一個顏色,讓學生猜測正方體折疊起來之后,這一顏色對面是什么顏色。學生非常喜歡這樣的小游戲,課堂氛圍很快活躍了起來。鑒于此,我讓學生動手探究正方體的展開圖一共有幾種,并探究圓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什么樣的。學生受到了小游戲的感染,在探究學習時興致勃勃,通過動手,學生基本上找全了正方體的幾種展開形式,雖然有的學生在此過程中出現過錯誤,但是很快就能發現,并改正,課堂效果極佳。因此,教師應當多給學生提供探究學習的機會。
三、課后作業:多樣化
課后作業多樣化是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不僅因為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還因為數學作業可以達到鍛煉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效果。因此,教師應當在以往的作業形式和內容上尋求一定程度的突破,讓數學作業變得更有吸引力,更有層次感。如此一來,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中既能對課堂所學進行鞏固,又能獲得很好的作業體驗,有利于優化學生的作業效果。
例如:在設計“應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銷售”的課后作業時,我在基本的紙質作業的基礎上給學生增加了實踐性的作業。具體來說,基本的紙質作業是關于一元一次的方程的概念、特點等的考查和鞏固,而實踐性的作業是讓學生親自去超市中看一看。一般超市里都會有打折促銷的商品,學生可以看一看打折的商品都是什么樣的商品,詢問一下促銷員為什么要打折促銷。然后對比一下原價和打折后的價錢,用新學的知識算一下商品的折扣,思考一下,在打折促銷中,商家到底會不會賠錢?這樣的實踐性的作業,與實際聯系緊密,而且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既受學生歡迎,又能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在多樣化的課后作業上多下功夫。
總而言之,學生到了初中階段自主意識會加強,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也不能一成不變、固守成規,而是應當積極地研究多種策略,追求教學效果的優化和突破,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也讓學生發現數學學習的妙處,進而更加積極地進行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張毫.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5.
[2]鄭薇薇. 初中數學探究式學習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