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遠韜
◆摘 ?要:數學是一種基礎工具,體現在各種生活化的場景中。實際上,它以多變的形態存在于理工科實驗、經濟學理論、城市規劃等方面,通過嚴格的數學計算與近似比較,為生活質量的提高而服務。同時,以宏觀上的數據統計與概率計算,能夠使數學更好地應用于生活。從既有的生活觀念與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通過學以致用的方式學習數學,為整體教學創造出更好的教學條件,使高中生深入地進行數學學習,以面對大學乃至后續階段的知識內容,在良好應用中去改變原有的學習狀態。本文以生活中的高中數學為論述對象,以期改變學生對數學理論體系的刻板印象,引導其展開數學學習。
◆關鍵詞:高中數學;生活;教學應用
高中數學課程是為了學生的未來發展作準備,為了使學生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產生學習積極性,以面對巨大的高考壓力,教師應用生活化的教學形式去使學生了解數學的泛用性,在一個貼近生活的教學過程中去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的教學內容也應該從生活中取材,從排列組合、空間直角坐標系到三角函數,從排隊序列、空間物體的相對垂直與水平到通過影子進行高度的簡單估計,圍繞生活內容進行教學可以挖掘出相當多的知識,高中生也可以憑借熟悉的生活部分進行理性思考,促進數學的教學應用化。以下是筆者通過列舉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應用,對已有的高中數學教學進行一定的改善。
一、從生活實際出發,挖掘日常中的各種教育資源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高中數學也明顯具有這一特征,教師應在發現身邊的教學資源的同時,使其能夠應用于數學教學課堂。從商店折扣、銀行利率到股市波動,無一不體現出數學學科的重要性,通過運用這門工具,在經濟學上找到合適的轉折點。商業經濟與計算機科學是數學應用最廣、最深入的幾個部分之一,教師可以通過舉出這些數學應用的實例,在對深入數學理論進行講解的同時,引起對其有愛好的學生對數學產生足夠的興趣。
舉例而言,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經典的四色問題,通過不同顏色的配對與區域的劃分研究其可能性。這一部分的數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中就是各種城市規劃問題的體現,商業區與居民區,住宅、道路與工廠等的劃分,就需要采用相關的數學理論去進行應用實踐。在更詳細的判定下學生可以觀察生活周邊的城市布局,通過合理的規劃理解其布局背后的數學美。正是在如此的日常教育導入中,學生對身邊的環境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進而能夠去善于發現與挖掘其他包含數學內容的生活資源,展開更好的數學教學。
二、以生活為教學基礎,豐富高中數學課堂內容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上,由于考試的壓力導致教學極為封閉,學習氣氛過于枯燥與壓抑,這對數學學習是相當不利的。因而教師應該從生活中幫助學生找到數學的樂趣,以生活部分為數學教學的基礎。在教育教學中以生活化的內容為教材作注解,學生個體可以對知識點進行聯系化的思考,降低了知識運用的機械性。在較為豐富的課程內容與教學資源的影響下,師生可以根據需要與教學計劃進行選擇與調整,通過生活情境導入課堂思考。
舉例來說,教師為了活躍數學課上的教學氣氛,可以拿出諸如塔羅牌、撲克牌等牌類進行概率學上的講解,通過模擬一些古典概型、伯努利概型等,給學生揭秘一些簡單的紙牌騙術。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能從“從一堆洗好撲克中取出一張撲克放回并洗好”這個動作中理解“從一堆到一張,且每次取出一張撲克的概率相等”等效于“這個實驗是相互獨立的,相互的實驗結果不產生影響”。在這樣的概念一一對比下,學生能夠更清楚地學習概率學知識,對生活中常見的賭術騙局有所了解,課堂內容在這樣的情形下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三、創設生活實際情境,改變師生的教學觀念
針對現在的高中數學教學,創設生活情境進行教學指導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教學方法,學生個體在模擬的生活場景中能夠感受到真實的數學應用效果,數學知識的傳授與教學良好相融。總體來說,其符合了教學發展的需要,對大部分的高中數學知識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生活化元素的影響下,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會更加柔和、易懂,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內化與吸收,對“艱深”的數學理論能產生探究的熱情,即使是面對難題,也會有足夠的動力去驅使學習。
舉例說明,教師在教學學生有關于數列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模擬存壓歲錢這個過程,通過銀行的年利率等知識,讓學生了解等比數列產生的實際效果。而針對等差數列,則將學生存壓歲錢的位置換成了父母,只是過段時間就往里加一點錢,通過一定年限對比,學生能挖出最后不同的方法導致的錢的多少,從而選擇最優的方案。而在學生作問卷調查的同時,也可以通過抽樣調查,讓學生理解“通過樣本估計總體”這一概念,在統計學知識的應用上嘗試數學的多種運用,在數據的分析中理解教學的實際意義。
四、總結
高中教學階段作為學生數學基礎的發展階段,需要讓學生理解數學學科的實踐性與工具性,通過簡單的數學模型描述客觀事物的一般變化規律。在這部分的教學中,高中數學知識不單純存在于數學課本上,其中包含的數學概念、公式原理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看似枯燥的數學理論與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有著強相關性,通過教學應用,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可以熟稔地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這些問題,發揮出教育資源的另一方面的作用。這一過程是對所謂復雜的數學知識的抽象具體化,以簡化的知識理解過程中去讓學生產生數學學習的欲望,通過生活問題與實際現象的導入,在教學場景中實現知識同步,在具體學習的步驟中去提升教學實效。總體而言,教師就是通過合適的學習方法指導,促進學生善于發現數學的應用,能夠良好地利用這一工具去改變固有認知。
參考文獻
[1]林武升.引入生活,深化教學——論高中數學生活教學法[J].信息周刊,2018.
[2]鄧俊清.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J].新作文:教研,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