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娟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教學改革背景下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轉型逐漸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水平。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得到了體現,教師越來越重視與學生進行互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也逐漸得到發展與完善。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教學轉型;策略探究
小學是對學生進行專業化教育的最初始階段,而數學教學則是在其中承擔著重要作用的科學啟蒙學科。近些年,隨著數學新課程標準在小學階段的不斷改革與完善,數學教學課堂中逐漸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與不足,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傳統單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充足,都是阻礙小學數學實現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對現有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改進和轉型,已經成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目前面臨的繼續解決的教學課題。
1 合理營造課堂教學情境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常常處于一種分離的狀態,教師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沒有對學生進行引導,而學生也只是被動的接受,沒有意識主動的提出問題和思考。因此,在核心素養理念下,要想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轉型,數學教師就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規律,為學生創建一個合理、高效的課堂情境,將抽象繁雜的數學知識有機地融合在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之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成功轉型。
比如,故事化教學情景就是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課堂,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青島版(五四制)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時,老師就可以通過講故事來營造教學情境,實現課前導入。如:“羊村新運來了13捆新鮮的青草,美羊羊,懶羊羊,喜羊羊和沸羊羊四個人都想吃,但是現在他們卻在為每個人應當分得多少青草而爭吵。同學們來想一想,應該怎么樣公平的為羊村分配青草呢?”通過故事的引入,學生們的注意力就會被迅速的集中,學習的興趣也會被激發,此時教師再引入分數的概念,學生們便可以輕松的理解和接受。
2 合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材設置的內容通常都是對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見的數學現象的概括和總結,不會涉及一些晦澀深奧的數學知識。因此,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轉型,必需要重視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相聯系,立足于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和實例進行課程導入,一方面能夠有效降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產生的陌生感,另一方面還能促進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數學知識對于生活的重要意義。
比如,在教學青島版(五四制)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列舉有關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日常生活的習題實例,如超市購物,“小明身上有100元買鉛筆,花了9元,買書包花了33元,買方便面和果凍花了14元,請問小明一共花了多少元?小明還剩多少元?”通過設計這樣的應用題,能夠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立足于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在提高學生數學實踐應用能力的同時構建實用型知識框架,同時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順利轉型。
3 合理創新教學評價方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尤其針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的學習目標是不長遠,不堅定的,很容易受到外界各個因素的干擾,而影響到自己在課堂中學習的狀態。因此,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實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轉型,數學教師必須要積極的創新和安排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式,改善傳統教學理念中“總成績定輸贏”情況,將目光放在每個學生身上,充分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盡快改善不足之處,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積極評價和指導下不斷的進步。
比如,教師可以在每周班會上舉行評選活動,一些學習有進步的學生可以被評選為“學習之星”,一些擅長表演唱歌的學生可以被評選為“藝術之星”,對于在課堂中表現積極,注意力專注的學生可以評選為“專注之星”,教師要努力發揚學生的長處,幫助每位學生彌補自己的短處和不足,幫助全體學生共同進步與成長,這也是促進小學數學課堂能夠順利轉型的關鍵因素之一。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一定要積極的促使小學數學課堂能夠順利轉型,結合學生學習特點,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完善教學評價方式,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最終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順利轉型。
參考文獻
[1]陳巧梅,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轉型[J].時代教育,2014,(12): 32-33.
[2]鄭彬彬,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轉型分析[J].考試周刊,2-13,(5): 43-44.
[3]高偉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轉型[J].教改研究,2015,(4):65-66.
[4]蘭麗紅.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探索篇·教學研究,201 4,(3):276-277.
[5]陸芳,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轉型[J].探索創新,2012,(2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