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要】計算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學困生計算不過關往往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直接關系到他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效果.如何為改變多數學困生的計算能力薄弱現狀,本文從加強學生對算法和算理的掌握、加強學生計算練習、培養學生計算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鼓勵學生把口算運用到生活中去、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加強個別輔導.
【關鍵詞】數學教學;學困生;計算能力弱;提高策略
計算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無論是平時做數學作業,還是數學考試,學困生計算不過關往往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學生的計算能力強弱與否,直接關系到他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效果,因此,使學生學好計算,并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至關重要.作為教師,我們如何改變多數學困生的計算能力很弱的現狀呢?下面談談個人淺顯看法.
一、加強學生對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小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經常由于各個方面的原因,往往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很多家長甚至是老師完全歸于孩子不認真,粗心大意所造成.其實這只是原因之一.實質很大程度上是孩子有關計算方面綜合能力的欠缺.比如運算法則、運算性質、運算定律、計算公式等基礎知識沒有掌握,或者不能夠合理靈活的運用這些知識所造成.即使孩子在計算中他雖然很細心很認真,但由于所需要的基本知識的欠缺而出現看似很簡單的錯誤.因此,我們在進行計算的新授課時,對算法和算理的教學必須是準確的.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算法是解決“怎么算”的問題,即計算法則.算理是解決“為什么這樣算”的問題.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對算法多樣化教學理念的片面認識,出現了一味追求多種算法,而忽視算理探究的問題,這值得我們的反思.因此,計算教學時,讓學生清晰地理解計算的算理,才能真正掌握計算的算法.
二、加強學生計算練習
計算教學中,除對一些易混易錯題堅持反復練習或進行對比練習外,還應在計算教學中,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一些針對性練習,以便排除各種因素的干擾,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如計算168-56+44時,不少學生往往做成“原式=168-100=68”,這是由于“56+44=100”這個強干擾因素的誘發,使學生忽略了運算的順序造成錯誤.又如,計算(24-12×2)×46+18時,有部分學生就以部分代替整體,誤認為小括號內等于0,得數就等于0.一般來說,學生初次練習時發生的錯誤,在教師指導下,比較容易糾正和克服.如果是多次重復某種錯誤,特別是這種錯誤在頭腦中已經生根,糾正起來就比較困難了.所以教師要及時了解計算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選擇常見的典型特例,與學生一起分析、交流,通過集體“會診”,達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對那些形近而易混易錯的試題,可采取對比練習,克服思維定式的消極作用,培養學生比較鑒別的能力,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
三、加強口算訓練
口算它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維、記憶,直接算出得數的計算方式.《新課程標準》指出: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從口算能力著手.教給學生口算方法,發展學生思維.要使學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樣的,要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在教學中要進行經常性的口算練習.在口算練習中還要經常變換口算形式,首先課堂教學應避免呆板與單一.可以多種形式進行口算的訓練.比如:低年級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如“開火車”“找朋友”“找門牌號”“送信”“對口令”“奪紅旗”“闖關”等;中年級可以采用口算板、口算表、卡片、幻燈片或游戲進行訓練;高年級訓練的方式可以是指名答、搶答、齊答、聽算、視算等;如果用以上不同形式的訓練方法,在可能的情況下,堅持每節課前適當地進行口算訓練,我相信一定能夠很快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學生的口算興趣.
四、培養學生計算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他們都談到了興趣的重要性.在計算教學中,我們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要讓他們愛上計算,樂于去計算.只有這樣,我們的計算教學才是成功的.為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的內容,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寓教于樂,使枯燥的計算教學富有生機.如:可以借用多媒體、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學具、教具等,對學生進行視算、聽算、搶算、游戲中計算、計算競賽、自編計算等方式訓練,充分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由厭計算轉變為愛計算和樂計算,逐漸形成一種持久的計算興趣.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培養學生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計算水平的主要途徑和措施.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教學中,要想方設法使學生養成計算時精力集中,認真演算,仔細抄寫,自覺檢查的習慣.同時,要養成估算和驗算的習慣.這是計算正確的保證.驗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但是平時學生在作業中除了對規定驗算的題目進行驗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覺驗算,這就需要教師把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重要環節來嚴格要求,同時也需培養他們的興趣,交給他們一些方法.
總之,要提高學困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要做好方案中的幾項工作外,教師還應該做好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對學生計算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加以解決并認真分析錯誤原因,找出規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張玉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誤區與對策[J].中小學數學教育,2011(11):19-20.
[3]馬麗霞.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寧夏教育,2010(5):50.
[4]謝寧娟.數學計算教學方法初探[J].寧夏教育,201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