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乃燦
摘要:初中教育階段,體育雖然不是學生最為核心的科目,但是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體育科目也逐漸成為各階段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更好地施行因材施教,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在體育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在照顧學生身體素質以及興趣愛好的基礎上,實現學生身體素質以及思想品質的有效培養和提升。據此,本文淺析初中階段體育教學的分層教學模式,以期能為體育教師的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體育;分層教學;運用策略
分層教學模式的主體是學生,安排好學生的體育活動任務,將不同類型的活動內容分配給不同興趣與個性的學生,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可能性,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讓學生在參與中認識到體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性。以下我們將從初中階段學生的體育活動任務、初中體育分層教學模式的方式進行分析,為初中體育教學的分層教學模式應用提供相應的策略。
一 初中階段學生的體育分層教學的具體任務
(一)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身體素質提升技能
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學習任務的加重,很少有學生注重身體素質的鍛煉,幾乎都是將大部分的精力投放于考試科目的學習,這就使得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出現一定的下滑。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積極鍛煉的意識,讓學生有計劃地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為其他的學習做好基本保障。
(二)培養學生非智力性的思想品質
體育的教學不僅僅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內容,在很多的體育活動中也是存在很多的團體性、競技性和合作性的活動,這些活動的內容考察的不僅僅是學生出色的身體素質,在不同程度上注重的還有學生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尊重對手、傳揚體育精神方面的品質培養,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通過分層教學模式逐漸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養與品質。
(三)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信心
在初中階段,大部分中學生對于體育的學習,就實際情況分析,很明顯學生的興趣和學習信心明顯不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國整體的應試教育環境和學生學習能力決定的,因此,為了激發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學習信心,在初中階段實施分層教學,這對于學生的針對性培養具有很大幫助。
二 體育教學分層教學模式分析
(一)內容分層
體育學科教學在內容上主要做好兩點:第一,做好分層內容的選擇,所選的體育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段,并且還要適合學生身體素質與品質的培養;第二,對選擇的體育活動內容,進行基礎與整體的分層,讓學生更好地適應學習分層標準,實現因材施教。
(二)學生分層
學生分層是分層教學模式的核心,包括學生身體素質、學生學習興趣愛好分層以及學生特長分層等三部分。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最普遍使用的是按照學生興趣愛好、學生身體素質進行分層,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提升體育學習的能力。
(三)配合分組合作教學法
分組合作教學法是分層教學模式中最常見的運用方式之一,其目的就是輔助分層教學模式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分組合作教學法實現以強帶弱、團結協作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水平,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公平競技、互助互愛等非智力品質。
三 初中階段體育教學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基礎和前提
1.以學生為活動中心
分層教學模式是將學生進行分層,所以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擺脫應試教育環境和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承認學生的活動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權利,并為學生營造和諧、有序、輕松的體育運動環境。
2.以教師為課堂引導
體育課堂的教學雖然是以學生作為核心主體,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完全喪失了教學作用,相反,教師的組織與引導將成為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教師可以保障學生的安全活動;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漸掌握必要的活動技巧??梢哉f,“人本教學”理念下,教師仍是學生的指路明燈,仍是整個教學節奏的引領者。
(二)方法和策略
1.執行分層方案
第一,內容分層,因為是在素質教育的初中階段,體育教學要注重基礎性運動的學習,拓展的方向包括基礎性、簡單性、分體性,再逐漸地將各項動作整合為整體性動作。
第二,學生分層,在于便于教師管理學生,并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心理感受,旨在讓個別特殊的學生(例如體質較弱、生病的學生)也能正常的參與適合自己的游戲。整個教學過程共分為兩步:第一步,教師按照分層教學法,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或是性格特點分成不同的組,例如A組、B組、C組……;第二步,教師采用因材施教的策略,分析每組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安排不同的體育游戲內容或是同樣的體育游戲內容以不同的方式開展。
2.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實施因材施教
在體育教學中,對于那些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一般的體育教學根本無法滿足這一部分學生的基本需求,對于那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稍微難度較大的教學,學生可能就會達不到基本要求,這時學生就會有學習的差異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懂得因材施教,如:彈跳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的安排他做一些跳遠、跳高、籃球等運動訓練;對于耐力表較好的學生,可以嘗試訓練中長跑等,這樣,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個性以及學生自身存在的的優點,對學生實行針對性的教學,把學生的長處發揮到最大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既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還可以提升對體育學習的信心,讓學生個性得到全面發展。
3.優化分層教學評價機制
分層教學評價機制的目的是通過科學的評價標準和客觀的評價結果,在讓學生認清自我學習不足的基礎上培養其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需要以過程性分層教學評價為主,以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果為標準給予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當然,對于后進生來說,教師應以鼓勵的方式激發其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
(三)注意的問題
分層教學不能僅僅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興趣為出發點,教師需要嘗試創新的教學方式,也可以嘗試比較獨特的分層方式,在教學評價上教師不要一味地按照限定的標準去評價學生,要將分層標準放在心中,更不能刻意阻止不同層級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需知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有很高的學習自主權,教師可以引導他們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還可以鼓勵他們向他人學習,從而構建良好的合作學習環境。
結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模式作為“人本教學”理念指導下的現代化教學模式,有其獨特的應用策略。在初中階段,體育教師需要通過分層教學模式將內容和學生進行分層,并在這個過程中滲透體育教學內容,通過與分組合作教學法相配合以達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譚光平.初中體育分層教學模式探討[J].東西南北:教育,2018(6):79-79.
[2] 李喜艷,王定明.分層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以西藏大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3):186-187.
[3] 黃正榮.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踐行分層教學[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2018.
[4] 鄭光漢.分層教學法用于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J].考試周刊, 2017(13):169-170.
[5] 王桂花.分層教學法在中學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 2017(9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