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強
[摘 要] 教育改革日益深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和主要內(nèi)容。新課改也對英語教學明確提出要求,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關鍵詞] 高中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
當今時代變革與社會飛速發(fā)展,對人才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改革日益深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和主要內(nèi)容。新課改也對英語教學明確提出要求,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不斷地嘗試,自主探究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不能再以填鴨式的教育為主,而應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一、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自我驅(qū)動學習活動、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和自我控制學習進程的一種能力。自主學習應成為高中生的主要習得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W習,這是一個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也是學習性質(zhì)的一個大的轉(zhuǎn)變。每個人的關注點與積極性都體現(xiàn)在不同的方面,所以想要鞏固與提升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以及應對考試題型多變的能力,都需要有對已有知識提出質(zhì)疑的意識,以提高吸收新知識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促進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以學生為主導,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主發(fā)展,促進學生的整體發(fā)展,防止學生依賴教師,缺乏自主意識,不會自主學習,不會判斷事情的正確與否,甚至不會選擇。這些都是需要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及時解決問題。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合理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自主思考,教學模式也應當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培養(yǎng)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積極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英語課堂,英語課堂不僅僅是單詞語法的闡述過程,也是教師和學生的一個互動、溝通的重要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調(diào)節(jié)整個課堂的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例如,新課改教材中Unit1 Cultural relice中 ,了解Ability goals能力目標:
a.Learn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Amber Room;
b.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c.Trai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grasp key information while listening;
d.Enable the students to have the ability of talking cultural relics and ways to protect them.
包括學能目標、情感目標不再以簡單的口述去講解,在過程中可以搜集一些資料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整個課堂中能夠感受到課堂的氛圍,這樣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都是強調(diào)教師是課堂中的主導,整個過程中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大部分的學生在課堂中沒有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處于一個被動消極的狀態(tài)。教師應考慮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在充分考慮課堂互動可操作性的前提下,促使學生用英語與教師、與同學進行交流,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逐步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目的。[2]例如:Canada —“The True North”,本單元主要是以日記的形式記述了李黛玉和劉倩去加拿大看他們表兄妹的途中見聞,文章中展示了加拿大的概括但卻沒有詳述,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了解加拿大的人情風貌,進一步地了解旅行日記的寫作。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漸漸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角,教師逐漸成為教學模式中的引導者。教師的身份發(fā)生了本質(zhì)上的變化,從過去課堂中的主導者、組織者、檢測者、控制者,轉(zhuǎn)變成為輔助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者。同時,要求教師要注重課堂中師生互動方式的靈活性,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并且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同時在不同時間段內(nèi),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明白在新課改下的英語很多突出的點在于著重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改革現(xiàn)狀需要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學習英語的質(zhì)量和效率。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主地制定相關的學習計劃以及目標,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到學習的方法。
制定一個學習計劃,需要學生能夠調(diào)動手、腦、眼、耳、口,將教師所傳授的內(nèi)容全部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自主行動力。針對英語階段性制定可行性的方針,引導學生自主實踐,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要求。自主學習應包含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歸納英語語言規(guī)律等能力。
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針對英語的學習,好的學習方法能夠事半功倍。但是一旦沒有掌握適合的學習方法,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如同嚼蠟,所以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應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學會舉一反三。教師應全面關注學生的知、情、意等方面的發(fā)展,整合多元學習方式。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的引導很重要,而引導的目的是學生自主學習。對于教育,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尤其重要的,是學生進步和成長道路上的一個重要因素。好習慣的培養(yǎng),需要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逐步滲透,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喜歡上學習。例如:Unit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針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老師提出要求:(1)只能用that不能用which引導定語從句的情況;(2)只能用which不能用that引導定語從句的情況。這些都是需要在課堂中幫學生制定好學習計劃,培養(yǎng)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探究意識。學生在學習之余可以查閱一些英語的趣味書籍,拓展課外知識。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中講解一些英語的趣味故事,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要讓學生喜歡上這門語言,從中領略到英語的趣味性。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為了讓學生“自求得之”。高中英語教學應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空間,不要輕易把答案告訴學生,也不要一味地替學生考慮,更不要總是灌輸什么是標準答案,而是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并從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何帆. 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 課程教育研究, 2016,(6):74-75.
[2]溫盛容. 在新課改下培養(yǎng)學生高中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教學策略研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5, 9(18):13.
責任編輯 陳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