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黎莉 孫遜 王磊

[摘? ? 要] 本文從終身教育的視角,基于生態系統理論分析研究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統的主要構成,以共同體平衡發展、資源派生進化和環境持續健康作為根本出發點構建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統,為進一步提升企業大學開展泛在學習的 效果,推動終身教育社會化的不斷演化提供指導意見。
[關鍵詞] 終身教育;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統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21. 087
[中圖分類號] G420?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9)21- 0214- 03
1? ? ? 引? ? 言
近年來終身教育的理念已得到我國全國范圍的廣泛接納,終身學習的行動在我國各個行業與領域迅速有序地展開。終身教育具有終身型、全民性和廣泛性等貼點,成功的企業大學必然在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員工終身學習和職業生涯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企業大學正在向著信息化、虛擬化的方向發展。根據北京大學企業與教育研究中心的調研,近10年來我國企業學員年平均在線學習時長增長率是 27%,年在線學習學員人次增長率是 65%,泛在學習將是企業終身學習的主要方式。
2? ? ? 終身教育理念下的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統結構分析
學習生態系統的概念是由 “學習無國界計劃”負責人Jan Visser 在文章《Overcoming the underdevelopment of learning》中提出的。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統由學習共同體、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三部分構成。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統通過學習資源為學習共同體提供溝通、交流、協作的學習環境,使其成為相輔相成的統一整體。
2.1? ?學習共同體
學習者和助學者是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統的基本生物單元,彼此之間由于利益相關性形成利益共同體,是整個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統的核心部分。
學習者:學習者是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統的主體,可以是企業員工,也可以是企業的服務客戶、合作伙伴,或者是社會人群。
助學者:助學者是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統的組織者和經營者,往往包括培訓師、指導教師、行業專家等。
與傳統的以助學者為主導的線下培訓不同,在泛在學習過程中,企業大學的學習共同體各成員之間通過溝通、交流、共享,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實現知識的構建與傳播。
2.2? ?學習資源
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屬于生態系統中的非生物單元,支撐企業大學泛在學習活動的開展。學習資源在生態系統中起到橋梁紐帶作用,生物單元通過學習資源與學習環境進行信息交流,同時受雙方的共同影響,如圖1所示。
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系統中學習資源主要包括基本學習資源和派生學習資源。其中基本學習資源包括傳統的電子教材、在線課程、文檔、視頻、音頻、知識庫等,這些信息資源可以為學習者提供與職業情境密切相關的各項主題任務。派生學習資源通過跟蹤學習者的個人學習軌跡、學習者和助學者之間的交互活動等,對此過程中產生的新知識進行加工,進而派生出新的學習資源。學習資源既要滿足運營需求,又要滿足企業戰略性和前瞻性需求,如果條件允許還應兼顧服務社會的需求,如圖 2 所示。
2.3? ?學習環境
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統中的學習環境包括硬件支撐環境、時空環境、管理監督環境和人文社會環境。
(1)硬件支撐環境:硬件支撐環境是構成泛在學習環境的基本條件,它為企業大學泛在學習提供底層的硬件支持和網絡服務環境,包括終端設備和網絡技術兩方面。
(2)時空環境:傳統企業培訓學習資源的生產起始于需求,終止于培訓項目結束。由于泛在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因此學習者在進行學習時的空間具有多變性,時間具有零散性。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為學習資源的生產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環境,將學習資源的產生延伸到企業實際工作中,并能在工作場中檢驗學習效果。
(3)管理監督環境:管理監督環境內包括個性化需求服務、教學過程跟蹤服務、教學質量評價服務等,這些信息服務對于挖掘和分析學習者訪問偏好、獲取資源需求信息、評估培訓學習效果、評價教學運行質量、洞察學員體驗和個性化需求具有重要價值。
(4)人文社會環境:人文社會環境是企業大學泛在學習開展過程中,學習者之間或學習者與助學者之間形成的社會關系環境。在泛在學習生態系統中,學習者與助學者所形成的學習共同體構建了一個小型的社會單元,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會形成特定功能的學習文化。良好的人文社會環境,可以增強學習共同體中各成員的歸屬感與團體認知感,提高群組學習的效果,從而培養和培育學習型組織。
3? ? ? 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統的構建與優化
3.1? ?學習共同體發展平衡
(1)學習者和助學者已經突破了單一的接收者和傳授者的角色界限,很多時候二者會出現身份重疊。特別是當學習者為企業的服務客戶和合作伙伴時,助學者在泛在環境下更多地承擔著合作者、支持者、促進者、組織者等角色,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多地表現為民主平等、協商對話的伙伴關系。
(2)在泛在環境下助學者利用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職業情境來引導學習者完成學習目標,學習者與助學者和其他學習者建立良性互動并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習者的職業技能與社會情感發展并駕齊驅。
(3)助學者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習者將加工學習資源產生的新知識付諸實踐,并進行交流和分享,形成教學互助的完整閉環。這種平衡的學習個體關系可以有效促進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的生態發展。
3.2? ?學習資源持續進化
生態化的泛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資源可以被看作不斷進化的有機生命體,在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中被不斷地派生出來,如圖3所示。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針對知識點產生的學習筆記、錯題整理和個人收藏等碎片資源,可以作為學習者針對某一知識點的派生學習資源。而培訓師或者企業專家、其他學習者通過公共平臺解答學習者問題所產生的音頻、視頻或者文字記錄和共享資源等,這些匯聚集體智慧的信息可以持續不斷地派生出有價值的學習資源。
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環境應制定一系列的管理監督制度,通過追蹤學習者的學習軌跡,監督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為助學者和學習者提供有關學習效果和進度的及時反饋和提示。一方面,助學者通過對學習者個人檔案和路徑數據的挖掘、分析,制定合適的教學策略,從而對學習者的學習起到突出的指導作用。另一方面,為了激勵學習者和助學者參與到資源建設中,應鼓勵資源自薦和群體監督,通過投訴、評價、收費等途徑發揮參與者的作用,激勵他們貢獻優質知識資源,使得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中的學習資源不斷進化發展。
3.3? ?學習環境健康有活力
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生態系統應當是健康的、可持續的,體現為系統充滿活力并且組織結構合理,作為主體的學習者與助學者在企業大學泛在教學活動中所形成關系具有多樣性與穩定性,構建面向社會化終身教育體系的學習型組織。從個人層面,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環境里應包含的各個層次的課程,為更多的員工帶來了更多的學習機會,消除員工之間學習機會不平衡的問題,使員工終身任職能力的提升成為可能。從企業層面,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環境可以進一步優化企業的各項資源,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傳播企業文化,服務于企業的長期戰略規劃。從社會層面,企業大學泛在學習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結構性失業,并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做出貢獻。雖然當前大多數企業大學都是以內訓為主,但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為企業培養儲備人才,通過社會培訓等方式拓寬企業影響力,通過與高校及研究所的合作增強企業的科研創新能力。促進生態系統共同體中各個成員的協同和共生,形成有序、高效的有機系統,推動終身教育社會化的不斷演進和優化。
主要參考文獻
[1]吳峰. 企業大學:當代終身教育的創新[J].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6(3).
[2]許紅軍,張雷,劉立明,等.企業大學移動學習生態系統構建研究[J].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4(5).
[3]張喜艷,赫玲玲,解月光,等.網絡學習空間生態化模型構建與生態化提升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8(11).
[4]盧勇.基于企業大學的高職校企協同發展模式與關鍵環節[J]. 企業經濟,2017(5).
[5]高廣玲,潘向華,戰杰,等.構建企業網絡學習生態系統的研究與實踐[J]. 國網技術學院學報,2018(5).
[6]趙長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念下公安院校創新服務型人才培養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5):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