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日娜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強化經典詩文教學,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漢語言魅力的領悟、運用能力,全面提升語文素養。古詩詞教學的有效實施帶給孩子們美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利于夯實學生的文化底蘊。小學語文是學生系統化學習語文的一個起點,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學素養,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學習古詩文,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誦讀的有效實施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古詩詞;小學語文;實施
統編教材是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宗旨,立足小學生實際,對于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精粹、提高審美能力不無裨益。統編本教材最大的創新點是古詩文篇目明顯增加。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占課文總數的30%左右,比原人教版增加很多,增幅達80%左右。傳統經典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為了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很多專家學者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就開始倡導經典誦讀,伴隨著教育改革,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中小學生教育開始重視傳統文化誦讀,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其中。
1 古詩詞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的意義
1)帶給孩子們美的情感體驗。古詩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因凝練、含蓄的語言,深邃的意境,優美畫面,表達詩人真摯的情感,而備受人們喜愛,流傳千百年來膾炙人口。古詩中包含的志趣、氣度、神韻、博大、精深,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彩生活,更包含了中國國民精神的全部符碼,誦一句經典的名言,就能讓孩子們品味心靈的愉悅,美的享受。
2)通過小學語文課外活動,可以使小學生發揮特長,培養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愛好和能力。各種經典著作作品內容豐富、體裁多樣,為各個學段的兒童開展課外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材料,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以濃郁的情趣感知優美的韻律。教師如果具備良好的朗讀技能,就能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思、讀中議、讀中練、讀中悟、讀中品,帶領學生共同感受純真的情感。
3)有利于夯實學生的文化底蘊。中華經典詩文內容豐富,文字精煉,體現了我國語言文字的高度凝煉性和表達應用技巧。利用中小學階段這一人生的黃金時間廣泛誦讀經典詩文,不僅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范圍,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而且對于夯實學生的文化功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 創設條件,為古詩詞教育奠定良好基礎
讓學生具有充足的誦讀空間。在語文課程中專門開設了“校本課程”每周一節,配套有“校本”專門教材,此外,為了保障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具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每個星期四和星期五的早讀課,讓學生具有專門的時間進行古詩詞的誦讀,并且教師進行相應的指導。每個月進行一次古詩詞大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每周的校本課上給孩子們講經典故事,從故事開始學古文,實現了古典詩文與語文課堂教學的結合。還要求學生的家長積極配合,為學生購買相關的經典詩文書籍,讓孩子走入中國古代迷人的經典故事中,培養了孩子的語文能力與心靈力量。
3 注重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情感體驗
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其認知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樣也處在不斷提高的階段,而在實踐教學中適當、有效、合理地融入情感教育的內容,有助于學生實現健康、全面的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情感元素,陶冶學生的情操,為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古詩詞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凝聚了作者思想情感與道德追求,反映出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發展情況與文化精神,具有厚重的文化內涵。在教學時,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欣賞古詩詞的意境中獲取情感體驗,教師也需要用古詩詞優美的文字、飽滿的情感與深遠的意境感染學生,讓學生對中華古詩詞文化產生發自內心的熱愛與認同。小學課本中精選了許多經典的詩歌和散文,這些作品都充滿了詩情畫意,留給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小學階段是想象力發展的最佳時期。教師應在教學中要求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從而啟發學生思維,還得交給他們掌握想象的方法,根據自己對事物的理解展開聯想。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這首詩,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以“假如我詩人的假設進入想象,如果你在傍晚來到了異鄉江邊,望到了對岸,而你的家鄉就在離對岸不遠的地方,此時此刻,此情此境,你想到了什么?又會講些什么呢?把你所想的,所要講的說給同桌聽。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描述的意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加深對詩情畫意的理解,入境悟情,體會詩人的真摯情感。切身的想象融入了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深化了學生對整首詩內容的理解。
4 開展活動,為學生的活動搭建良好平臺
教師一定要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搭建展示成果的良好平臺,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為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提供良好的平臺。定期組織成果展示活動。每學期都有五次以上了主題活動,有詩詞朗誦比賽、詩配畫評比、講經典故事、讀書筆記、演課本劇等等活動。成果演示匯報既是學生展現自己學習活動成果的機會,也是相互切磋與提高的平臺。由于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對直觀事物感興趣,讓學生在演一演經典故事中的經典片段,可以體會出作品中所描寫的內容和情感,比如,在學習《晏子使楚》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們分角色去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這樣他們對人物性格的把握就會更深刻。也可以按每個學期的節日節氣讓孩子們搜集有關的詩文,在班級進行誦讀,通過這樣的活動方式,讓學生激發誦讀活動興趣。另外,開展演講與征文活動。每一篇經典的詩文都蘊含著深刻的教育意義,教師應當注重發掘其中的教育因素,通過舉辦演講比賽和專題征文活動等方式,讓學生在誦讀中得到的感悟表達出來,深化誦讀活動成效。
5 評價激勵,激發學習古詩文的積極性
定期做一次總結與評價,并作相應的表揚和獎勵。每周五定期檢查學生的背誦情況、兩周查一次積累本,并將檢查結果及時的與家長分享。形成良好的氛圍,在家長的配合下效果會更佳的顯著。在此基礎上,每個月都評選出“優秀讀書筆記”“經典誦讀之星”等,并給予獎勵,這些激勵制度很好的促進了孩子們學習古詩文的積極性。古人云:“并逐曰競,對辯曰爭。”課堂教學中也應當充分運用激勵機制。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學生提供一個競爭的空間,這種競爭可以是個體間的,也可以是小組間的。比如課堂上積極發言的或發言精彩的學生可以當場給他獎勵以示鼓勵。小學生爭強好勝,因而我們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競賽活動,學生的成就動機會更強烈,學習興趣和學習毅力有所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探求激勵機制十分重要。這是因為“激勵”不僅可以鼓舞學生積極投入學習,提高教學效率,而且由于激勵而培養起來的樂于競爭、奮發向上的精神,也是很重要的。
總之,古代經典,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里面蘊含的生命智慧,值得我們去追尋。典詩文蘊蓄了很多美好的人文元素,對孩子來說,閱讀古代經典,從古詩文中汲取生命的智慧,更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養和情感體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強化古詩文的教學,全面提升語文素養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有效實施還需要學校、家長,老師的配合和努力。
參考文獻
[1]麥茜.誦讀經典,滋養心根--淺談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速讀(中旬),2015,(5):6-6.
[2]徐莉.當你苦著臉[J].小學語文教師,2012,(10).
[3]張邦衛,李文平.文學經典與語文教學研究[J].長沙通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4卷).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