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芬
摘 要:群文閱讀就是老師在一定的時間段或者課堂內,引導學生針對相關性質的文章進行閱讀的學習方法,它比其他如單篇閱讀,多篇閱讀更加有效,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課標提倡學生大量閱讀教學的要求下,老師采用群文閱讀法指導學生閱讀,是教學的需要,也是學生學習的需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策略研究
群文閱讀就是老師在一定的時間段或者課堂內,引導學生針對相關性質的文章進行閱讀的學習方法,它比其他如單篇閱讀,多篇閱讀更加有效,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課標提倡學生大量閱讀教學的要求下,老師采用群文閱讀法指導學生閱讀,是教學的需要,也是學生學習的需要。那么,在具體的教學中怎樣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本人從要合理設計文章問題、引導學生有效閱讀;要靈活組合文章、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結合文章主題分類,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等方面,談談自己研究、總結的策略,和廣大老師交流切磋,共同進步。
一、要合理設計文章問題,引導學生有效閱讀
群文閱讀與其他閱讀方法一樣,一定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提取文章中的主要信息,歸類、整理重要信息。為此,老師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時,要給他們設計一些具有沖突性、必要性的問題,把群文聯系起來,讓學生從他們的關聯性中尋找其他有用信息。首先,問題要有沖突性。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不同之處,在群文閱讀中老師要給相似性的文章,但也要讓學生發現文章之間的不同,并利用這種不同來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比如,在閱讀《畫楊桃》這篇文章的時候,文中老師利用實物教學激發了學生的濃厚興趣,想想這在現實教學中行得通嗎?再比如,在引導學生閱讀傳世神話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尋找各國神話,看看它們的不同之處,幫助學生從神話中了解更多相關文化習俗和背景,增長學生見識,開闊學生眼界。其次,問題要具有比較性。比較是群文閱讀的一個方法,它可以分為寫法比較、縱向比較、內容比較、橫向比較等,這些方法都可以引導學生很好地思考,有效地閱讀。比如,同樣寫景色的文章《雅魯藏布江》《火燒云》《觀潮》《鳥的天堂》等,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看看這幾篇文章的寫景順序,還有重點、中心的不同之處。如此一來,既能幫助學生了解寫景文章的特點,也能對寫景文章作出科學、合理的總結,給自己積累閱讀和寫作的經驗等。用同類文章引導學生閱讀,是幫助學生有效進行群文閱讀的方法和手段,且能讓學生抓住中心,搜集信息,達到很好的閱讀效果。
二、要靈活組合文章,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
我們知道所謂的群文閱讀就是多篇文章閱讀,那么,為了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和興趣,老師就不能對文章的組合采用一成不變的方法,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在組合文章時,老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要求和特點,把不同的文章組合起來,呈現文章的多樣性、層次性。避免一篇一篇地呈現擺在學生面前,導致單一性和復雜性的出現。所以,為了學生的閱讀需要,老師一定要設計一些良好的、多樣的呈現方式,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熱情,保證閱讀的有效性。比如,老師可以運用舉一反三的呈現方式,先給學生一篇相應的文章,然后引出三篇、四篇類似的群文。如在相關文章的閱讀中,老師先可以給學生閱讀《少年閏土》,再由《少年閏土》的作者魯迅引出其他的作品,如《一面》《我的伯父是魯迅》《有的人》等。這樣的群文閱讀方法,不但能讓學生對文章有進一步的深入理解和學習,而且對相應文章的寫作思路、方法、技巧等也能進行相應的掌握和學習,進而達到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的群文閱讀效果。
三、結合文章主題分類,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
首先,結合內容來確定文章主題。文章的主題有通過內容來突顯的,老師在確定主題時,一定要先讀文章。如寫狐貍的文章《狐貍分奶酪》《狐假虎威》等。還有,都是寫民族特色的文章《藏戲》《北京的春節》《和田的維吾爾》等。這些文章既能從標題看出它的主題,又能通過閱讀內容了解它的主題。掌握主題、準確分類,才能切實保證學生閱讀的質量。其次,結合文章的內涵來確定主題。比如,《尊重生命》《生命的價值》等,都是以珍愛生命為主題文章;再如,《鹿和狼的故事》《只有一個地球》《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都是以熱愛自然為題的文章。最后,結合作者的寫作手法確定主題。比如,《人物描寫一組》《刷子李》《金錢的魔力》等,這些都是白描的人物寫法。再比如,《景陽岡》《將相和》《猴王出世》《草船借箭》等,都是以小說方式描寫等。所以,科學結合文章主題進行合理分類,就能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提升了群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當下,閱讀教學尤顯重要。群文閱讀作為更有效的閱讀教學的一種方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更能發揮它的作用,解決了小學語文閱讀效率低、速度慢的問題,徹底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速度,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