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興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書《自由落體》一節為例,討論了物理規律的教學設計,首先通過情景導入激發興趣,接著進行一系列與生活情境相關的小實驗,形成對自由落體的初步認識,再通過理想化模型認識自由落體的“自由”,通過設計物理實驗驗證自由落體的加速度是恒定的,最后計算出加速度,從而得出自由落體的運動規律。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設計,試圖給出一種一般的物理規律教學設計的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情景導入;自由落體;物理規律;設計實驗;科學探究
一、引言
物理規律的教學是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探索發現物理規律的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科學探索的興趣,培養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逐步形成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因此,要抓好物理規律的教學,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效率的關鍵。
二、物理規律教學特點
(1)物理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它反映了客觀世界存在的實際物理現象和過程的聯系。人類在物理學研究中,一般應用實驗歸納法和理論演繹法兩種有效的途徑發現物理規律。
(2)物理規律具有一定的條件和近似性。任何規律都有條件,在一定條件才能成立,超出條件就能套用既定規律。這就決定了物理規律具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和適用條件。
三、物理規律教學策略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靈活創設物理情景,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創設情景是指:使學習能在和現實生活相符的或類似的情景中發生。恰當的物理情景能使物理課堂真正“活”起來,激發學習興趣。而興趣恰恰是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題中之意,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那他就會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課堂的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升。
(二)設計實驗、合作探究
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相互探討之后,得出理論分析結果。讓學生充分展示想象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學生根據已有的認知和學過的實驗,設計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學生的想象力會得到充分的培養,思維得到很好地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索思維和方法逐步形成,以“提出假設——做出猜想——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研究方法得到鞏固。
合作探究是以幾人組成小組的形式展開,組內的同學先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然后根據任務要求進行合作,在合作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辯駁、相互補充,最終形成組內一致的觀點。經歷合作學習過程,學生們的積極性得到提高,溝通能力變得更好,團隊合作精神得到培養。
(三)學以致用、鞏固知識
對于物理規律,不僅要求學生理解,而且要求會靈活運用,因為學習的目就是學以致用。要求學生會用物理規律去說明和解釋有關的現象、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因為這樣,一方面可以鞏固和深化對規律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學到分析、處理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發展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附:自由落體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通過蹦極這項極限運動來引課,告訴學生僅僅關注蹦極這個人:從靜止下落到繩子繃緊之前的這個運動,人做了怎樣的運動?引入: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一種非常重要的落體運動即自由落體運動。
提問:是不是重的物體一定比輕的物體下落得快呢?
(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
1、先后由靜止釋放重錘和紙片
2、把重錘和紙片從相同高度,同時由靜止開始釋放,觀察哪個先落地?觀察結果:重錘先落地
3、大紙片和被揉成團兒的小紙片從相同高度同時由靜止開始釋放,觀察哪個先落地?觀察結果:紙團兒先落地
可見,重的物體不一定下落得快,輕的物體下落不一定慢。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受空氣阻力的影響)正是由于空氣阻力的影響,物體下落得才有快有慢。同學們想想看,如果沒有空氣阻力的影響,物體只受重力,從靜止開始下落的情況是什么樣子呢?
4、抽成真空的牛頓管實驗,觀察下落快慢
5、視頻:美國真空實驗室實驗。同時釋放羽毛和小球,結果同時落地。
物理學中把自由落體定義為:物理只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因此,讓同學們區別一下哪些個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二)設計實驗、合作探究
學生知道了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的概念,下面我們繼續深入的分析這種運動的性質。讓學生猜想自由落體是勻加速還是變加速運動?猜出勻加速怎么去驗證?這就需要設計實驗來驗證加速度是恒定值。讓學生根據現有的器材來設計實驗并驗證,可能有的想到用V-t圖象來驗證,可能有的想到用 來驗證,也可能有的想到用加速度定義式來驗證,還可以用頻閃照相來測量。介于學生沒有進過實驗室親手做實驗,所以對操作實驗我降低了難度,把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呈現出來,讓學生按步驟去完成。
(學生分組實驗:將電火花計時器呈豎直方向固定在鐵架臺上,讓紙帶穿過計時器,紙帶下方固定在重錘上,先用夾子夾住紙帶上方,使重物靜止在靠近計時器的下方,然后接通電源,待打點穩定后再松開紙帶,讓重物自由下落,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小點,那么這些點記錄了重物的運 動情況。)
下面大家結合學歷案來分析下紙帶。
提問:軌跡為直線還是曲線?
提問:能求出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嗎?
(同樣根據上面的公式,我們對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進行 計算,大家選取不同的時間間隔來讀取數據)
通過多次測量計算:
(1)我們通常用g來表示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數值近似為9.8,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看到課本37面的表格,從表格上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地方,g的取值是不同的,緯度越高數值越大其原因以后要解決,不是本節課的任務。)
(2)既然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那么其運動規律與一般規律類似:讓同學們自己得出三個基本公式。
(三)學以致用、鞏固知識
1.強化訓練學生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教師要精心挑選習題,讓學生通過適量訓練,在實踐中總結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從而達到提高運用物理規律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需要強調的是,教師要注意使布置給學生的習題少而精,不搞題海戰術,要注意并非練習題做得越多越好,要防止練習過程中讓學生進行大量沒有必要的重復練習。
2.適時組織測驗,檢查學生運用物理規律的能力。為了解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適時、定期組織物理測驗,是檢查物理規律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不斷總結分析,得出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郭玉英.中學物理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5
[2]北京物理學會高中物理專題組.高中物理教學深層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