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箐
摘要: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互聯(lián)網+”時代隨之到來,混合教學模式憑借其獨有的優(yōu)勢在教學中脫穎而出。大學英語教學由傳統(tǒng)模式向混合模式轉變,也成為各高校研究的重要課題。傳統(tǒng)模式以教師為主體教學,混合式教學則打破傳統(tǒng),以學生為主體,單一的授課模式向多元化轉變。以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轉型為研究對象,分析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其改革內容,加快大學英語改革的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互聯(lián)網+” 大學英語 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3 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2-0044-02
“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為學生學習提供了更便捷的條件。在高校的英語教學中,借助互聯(lián)網教學,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以授講為主的教學模式,將答疑、討論為主的互動模式帶入其中,更好地促進學生吸收知識。同時,一些網絡的學習英語平臺和App、翻譯軟件等課外的學習軟件,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課后學習環(huán)境。因此,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英語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質量。
一、構建思路
大學英語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著眼于聽、說、讀、寫、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能力。新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也主要是從這五個方面出發(fā),在實施混合式教學前,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好相關的教學計劃。首先,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確定好教學目標,制定合理的教學設計,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其次,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技術手段,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習好知識。課后,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與學生互動交流,比如微信視頻、PPT展示、微博等多元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最后,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站在學生立場考慮,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教學設計應該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在學習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能力。混合式教學,既幫助學生提升了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又促使學生在今后的發(fā)展中成為企業(yè)所需要的應用型技術人才。[1]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也逐漸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數(shù)字化教學建設的完善,智能手機、電腦的普及,使學生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因此,在高等教育的改革背景之下,大學英語的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對當代大學英語教學來說尤為必要,符合社會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2]在“互聯(lián)網+”的背景下,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還能提升課堂效果。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解決大部分高校教學效果不好、學生學習不積極等問題。因此,對于現(xiàn)在的大學英語教學而言,混合教學模式的運用,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激活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潛能,由此可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十分必要。
2.可行性
隨著“互聯(lián)網+”在高校中的應用,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越來越多,教師的授課形式也在發(fā)生變化。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查找學習資料,解決疑難問題,與學生教學互動。這樣既可以做到線上線下有效結合教學,也能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輔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中的一些網絡平臺、App等在線學習[3],提高自身能力。因此說,“互聯(lián)網+”在高校教學中的運用,數(shù)字信息化校園的建設,電子產品的普及,都為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打下了基礎。
三、教學模式的改革
1.更新原有的教學理念
眾所周知,在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多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占據(jù)著課堂的主體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能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shù)闹R。大學英語混合模式授課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充當教學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等角色,協(xié)助學生完成各項課堂任務,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真正主體,并且教師在幫助學生適應自己新角色的過程中,也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比如,在學生學習單詞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學生領讀的方法,教師在一旁更正傾聽,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更為深刻,也能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新角色。
2.改變單一的授課方式
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教師大多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授課,而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以視聽說課和綜合英語課兩種英語課程為主,對學生進行教學。視聽說課主要鍛煉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能力,教師在課堂上以觀看教學片、聽力練習、交流討論等多種形式,展示相應的語言教材,并就素材提出相關問題,要求學生通過思考交流得出答案。對語言知識、文化知識重點難點進行講解,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譯基本能力。教師圍繞課本,對語言和文化知識進行講解綜合訓練,學生五個方面的基本能力。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通過視聽結合等方式對教學內容綜合展示,在學習的過程中,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供學生獨立思考和交流討論。
3.系統(tǒng)培訓教師
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學校應該對教師進行專業(yè)培訓,側重教學理念、教育方式、專業(yè)素養(yǎng)三個方面,重在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以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因此,學校可對大學英語教師分批培訓,與其他學校或者院系的教師交流、探討,取其精華。學校還可以定時邀請專業(yè)人士作講座,為教師提供教學經驗。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定期召開研討會,教師提出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相互交流,得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4.輔助英語課堂教學
與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相比,多媒體課堂占據(jù)著許多優(yōu)勢,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多媒體設備也逐漸應用于教學中。多媒體設備輔助英語課堂教學,將單一的傳統(tǒng)課堂模式轉變?yōu)槎嘣慕虒W模式,借助多媒體設備,使語言的展示更加生動形象,重點更加突出,從而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比如,在學習英語文章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中下載一些好聽的音樂,使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也能欣賞音樂,加深對課文的記憶。雖然多媒體設備已經普及到每間教室,但是教師不重視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效果,導致課件質量不佳,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多媒體輔助英語課堂教學,認真做好多媒體教學課件,提升教學效果。只有提高課件質量,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多媒體輔助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大學英語采用混合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教學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的問題。因此,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解決問題,消除大學英語課堂現(xiàn)存弊端,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開辟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劉榮君.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探究[J].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2019,7(3):292-298.
[2]陳齊,阿支偉布莫.基于“互聯(lián)網+教學”背景下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文淵(高中版),2019(2):7.
[3]郭晶,王琳琳.“互聯(lián)網+”背景下混合式大學英語移動教學模式構建[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9,32(4):148-149.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