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芬
摘 ?要:由于各種原因,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總會存在一定數量的學困生。這些數學學困生基礎積累薄弱、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態度消極,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需要數學教師給這些學困生多一份關心、多一份愛,并積極探索學困生有效轉化的方法和策略,從而讓每一個學生在數學課堂都學有所得;都能不掉隊。本文將結合筆者學困生轉化經驗積累,就小學數學學科生有效轉化的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探索
目前在小學數學學困生幫扶工作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如數學教師對學困生的情況不夠了解,沒有制定有效的幫扶計劃,課堂不注重落實,也沒有充分發揮班集體的力量,從而使得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開展效能和質量較低。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對此進行有效的反思和總結,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一、詳細了解學生情況,深入查找學生病因
開展有效的學困生轉化工作,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對學困生有一個全面化的了解,并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以全面發現學生“病”在了哪里、困在了哪里,從而為后續的轉化工作指引方向和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摸底考試,來對不同學生的基礎情況進行了解。像可以設計包括豎式計算、數學閱讀理解、口算等模塊在內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誠實的作答,并通過對學生作答情況的分析來找到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還可以通過師生自由式交流,讓學生敞開心扉跟數學老師說心里話。如說一下自己為什么不愿意學習數學,是由于自己基礎薄弱,還是教師講課節奏太快,亦或者是其他的原因,來更進一步對學困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此外,教師還要為學生建立個人電子檔案,對學生在每節課上的表現進行有效的記錄,并不斷更新該數據庫,進行精準化的分析,深入查找學生的病因,為后續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科學制定轉化計劃,力爭做到一人一方
開展學困生的幫扶和轉化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和綜合性的工作任務,需要教師在轉化過程中有耐心、有定力,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病因的不同科學的制定轉化計劃,確保一人一策、一人一方,有效提升學困生轉化的針對性。例如,班級中學困生A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甚至可以說有些“厭惡”。教師在學困生轉化過程中則要強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并合理確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和策略。又例如,學困生B數學基礎知識積累較為薄弱,學習起來較為吃力。數學教師則可以在學困生轉化計劃中強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夯實,并為學生設計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劃,讓學生從最為基礎的概念、定義學起,一步一個腳印。此外教師還可以適當降低教學節奏,確保該學生能跟得上課、聽得懂、學得會。當然,教師在轉化計劃的制定過程中還要積極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學困生轉化經驗,充分聆聽學困生本人的意見,確??茖W制定轉化計劃,力爭做到一人一方。
三、注重課堂計劃落實,給予學生有效關注
在對學困生進行轉化的過程中,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全面注重在課堂對轉化計劃的落實,并給予學生多一份關注和多一份關心,讓學生慢慢提高和成長,從而逐漸的幫助學生走出學困生行列。例如,在學習《因數與倍數》小節內容時,數學教師要按照學困生轉化計劃的部署,來分層化與合理設計教學目標。如從班級整體的學生而言,可以設計以下任務:了解因數、倍數的概念,掌握找一個數因數和倍數的方法,能解決相對應的生活化題目等。而對學困生而言,可以適當降低難度系數要求,讓學生在課堂只完成一部分學習任務,剩下的任務則可以在課下進行補足等。此外,教師還要在課堂多問學生幾個為什么、會不會,全面落實學困生轉化計劃。
四、積極構建互助小組,有效發揮群體作用
開展學困生幫扶工作,需要小學數學教師進一步發揮班集體的力量,科學組建各式各樣的互助幫扶小組,有效地為學生提供幫助、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提升學困生轉化工作開展的效能和質量。例如,可以讓優秀學生和學困生建立多對一幫扶小組,讓這些優秀學生給予學困生有效的幫助。像優秀學生A幫助某學困生合理的設計學習計劃,優秀學生B督促學困生在課堂認真聽講、在課下認真完成作業,優秀學生C則幫助學困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等,從而有效發揮群體的力量,讓班級充滿更加濃厚的學習氛圍,助力這些學困生有效轉化。
總而言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要進一步強化對學困生的幫扶和轉化,積極進行學困生轉化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并在具體的學困生轉化實施過程中詳細了解學生情況,深入查找學生病因;科學制定轉化計劃,力爭做到一人一方;注重課堂計劃落實,給予學生有效關注;積極構建互助小組,有效發揮群體作用等,進一步把握學困生轉化的規律,助力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提升。
參考文獻:
[1]孟建業.芻議如何激起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9(34):49.
[2]路宏偉.基于因材施教小學數學學困生成因及其轉化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