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奉聯
摘要:導入環節是教學活動的開始,它能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幫助其盡快進入學習狀態;也能節省教師教學時間和精力,優化教學環境。基于此,本文以小學數學課程為例,探究如何做到課堂的有效導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導入;導入策略
導入沒有固定的形式,也沒有固定的方法,這就需要教師懂得靈活掌握,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導入環節,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教學體驗。具體如下所示:
一、游戲導入
游戲導入活動不僅能重新喚起學生的天性,讓其從沉悶、枯燥的課業中暫時解脫出來,獲得片刻的休息;還能寓教于樂,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學到新的數學知識,因此成為了筆者常用的手段之一。
如,在學習《時、分、秒》這一課內容時,本課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時間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筆者用一個游戲作為本次課堂的導入環節,游戲的名字叫做“六十秒你能夾多少?”,即同學們需要在六十秒的時間內用筷子將碗中的豌豆夾到紙杯中。很多學生對這個游戲不以為意,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有的同學筷子用得不好,總是夾不起豆子;有的雖然穩,但速度慢;還有的學生貪多,試圖一次夾起幾個豌豆,但失敗了,白白浪費了時間。因為是導入環節,時間很寶貴,因此大家只有一次機會。等到大家都嘗試了一遍后,筆者結束了游戲并提出了問題:大家在夾豌豆游戲中的感覺如何?很多學生認為六十秒太短暫了,一眨眼就過去了。筆者肯定了大家的回答并叮囑大家珍惜時間,得到了同學們積極的響應。由此師生進入了教材的學習中。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用一個小游戲作為本課的導入環節,給同學們帶來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探索和思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二、問題導入
問題導入就是教師將教材上的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展示在同學們的面前,讓學生在思考、分析、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技能。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進入導入活動,只有充滿新穎性、趣味性、實用性的問題才能調動學生課堂注意力并引發學生積極思考。
如,學習《四則運算》這一課內容時,教學活動一開始,筆者就提出了問題:大家還記得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運算法則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記得。筆者接著提問:那么將加減乘除運算法則混合在一起,你還會計算嗎?這一次,有的學生點頭,有的同學搖頭。見此情景,筆者在黑板上展示了幾道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的練習題,一邊為學生傳授混合運算的計算公式,一邊為同學們演示正確的計算過程,幫助同學們學會了新的數學知識。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通過問題引發了大家的思考并一邊講解一邊示范,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也讓大家在思考中進入了新課的學習中。
三、歌曲導入
音樂能凈化心靈,啟迪思想,還能抒發情感,獲取共鳴。對學生而言,他們在傾聽音樂、感受音樂魅力的能引起情感共鳴,提高記憶力。因此筆者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會尋找符合教材內容的音樂,營造特殊的教學氛圍。
如,在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這一課內容時,本課的教學目標為讓學生學會書寫11~20的數字,了解并理解“十位”和“個位”的概念。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筆者借助網絡技術找到了《數字兒歌》并為同學們播放了1—10和11—20的兒歌,一方面是為了幫助同學們回憶舊有的知識,達到復習和鞏固的目的;另一方面借助悅耳的音樂、押韻的歌詞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果然,同學們的精神為之一振,都在認真地傾聽音樂,還有的學生還跟唱了起來。音樂播放了三遍后,同學們就已經認識了11—20這十個數字。趁此時機,筆者帶領同學們進入了本課的學習中,一起學習了“個位”和“十位”的概念。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通過播放與教材內容相關的音樂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重新喚醒了學生的學習興致并借助歌曲提高了大家的記憶水平,有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值得教師同仁們借鑒。
四、故事導入
故事因為有趣、充滿想象力、符合小學生理解水平等的特點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因此筆者認為如果能在導入環節滲透一些故事,將會產生顯著的教學效果。
在帶領學生進入小學數學課程學習時,筆者就會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們講解了中國的數學家們的故事,如祖沖之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第七位的堅持不懈的精神;華羅庚對中國解析數論、矩陣結合學、典型數等方面的做出的巨大貢獻;馮祖荀傳播現代數學知識的故事、陳省身終身致力于數學研究的事跡等等,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埋下熱愛數學的種子,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雖然有時候學生不了解故事中蘊含的深意,但牢牢記住了故事的內容和與之相關的數學知識。
綜上,筆者重視導入環節的價值并發揮自己的專業素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游戲導入、問題導入、音樂導入和故事導入這四種導入策略,以期為教育教學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金建偉.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技巧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2).
[2]羅先玉,羅先豪.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方式的探討[J].科教導刊(下旬),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