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數學作為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的一門學科,正是學生認識現實世界的銳利武器。小學生的本質特點就是不斷成長,那么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一個思維的拓展,通過立體關注思維,應用思維導圖,創新智慧教育教學課堂新模式,準確把握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積極探索培育數學核心素養的途徑與方式,達到精準教學和個性化的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智慧發展,實現智慧人生。
關鍵詞:思維導圖,數學思維,智慧生成
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智慧課堂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將知識以可視化的形式表示出來,同時不斷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生成數學智慧。《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目標分為總目標和學段目標,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四個方面加以闡述”。小學生思維發展的基本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整體實現這些目標,我們的智慧課堂教學可以應用思維導圖來促進智慧生成,它對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在智慧環境下,用圖解和網狀結果儲存、組織、優化和輸出信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聯系新舊知識,發散思維,主動建構新的知識體系。
一、 關注數學思維,巧借思維導圖,生成策略優化智慧
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思維工具,對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具有促進作用的。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通過關注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整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歸納出同一類問題的解題思維的形成過程與方法,在不同的條件下,培養學生做出正確的分析等,那么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思維會變得流暢、嚴謹、靈活和變通,甚至能夠創造性地去解決問題。
思維導圖在整合知識的過程中把知識結構性和關聯性體現出來,這還能夠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仔細觀察,聚焦問題的本質,在“變中求聯、巧中求智”,大大地扎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提升基礎技能。那么常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哪些呢?
如思維導圖:
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會自主建構知識結構、加工整理易于自己理解掌握的數學概念,通過對圖形本質與規律的分析與綜合,從而清晰、準確地分辨清楚圖形的異同點,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靈活運用知識以及方法策略,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生成策略優化智慧。
二、 創新數學思考,應用思維導圖,建構智慧知識系統
布魯納指出:“知識如果沒有完滿的結構把它連接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被遺忘的知識。”思維導圖是一種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創新思維工具。學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把知識進行系統歸類、綜合、整理,形成創新的數學思考,建構智慧的知識系統,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數學智慧生成。
(一)聚焦本質,分析圖形元素組成
組成圖形的三個基本要素是:“點”“線”“面”。但是在不同的圖形當中,這些基本要素的名稱可能不同,因為這些基本元素的不同組合就會構建出不同的圖形,那么我們就要聚焦圖形的本質,通過分析這些要素的共性,借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整理。
根據“端點”,我們可以判斷線為:“直線”或者“射線”,又或者“線段”。根據“交點”,我們可以判斷同一平面上線的位置關系為:“相交”或者“平行”,或者“重合”。而在“角、四邊形、三角形”等圖形中,“點”被稱為頂點,那就需要再根據圖形的其他特征進行區別判斷。借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哪些圖形有“頂點”?
(二)抓住特征,梳理圖形結構關聯
許多圖形有共同的特征,而這些特征又存在著許多錯綜復雜的聯系。圖形與幾何的知識關系如果僅僅靠記憶,那么學生是非常容易搞混淆的,這時候,我們可以立足于思維導圖,來分一分、理一理,梳理圖形的結構關聯。
例如“三角形”,應用如下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抓住圖形的特征,梳理其中的關系。
例如“四邊形”,巧用如下思維導圖,便可幫助學生梳理清楚結構關系,從本質上理解圖形的特征。
(三)扎實技能,明晰圖形計算方法
要說圖形的關系錯綜復雜,那么圖形的計算方法就要用千絲萬縷來形容了。例如在整理“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時,我們要扎實學生的技能,引導學生發現圖形與圖形之間是可以通過切割、組合等多種方式進行互相轉化的。而這種轉化在推導“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的時候,就已經運用其中了。我們可以結合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明晰圖形的計算方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指出,學生在學會知識的過程當中,要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的思維為主要形式,我們需要從他們的視角出發,以創新的數學思維方式,將高效的數學方法融會貫通于數學問題中,優化數學策略,在知識的應用中不斷鞏固和深化,使學生達到真正地理解數學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并在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的聯系中,促進數學智慧的生成。這樣的教學探索,學生成了學習探究的踐行者,成了會觀察,會思考,有價值的人。
參考文獻:
[1]張奠宙.數學史選講[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康世剛.數學素養生成的教學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3]鄭毓信.數學思維與小學數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陳小敏,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晉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