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蓉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教育理念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意識到核心素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切實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也成為時下討論的熱點話題。文章探討了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如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如何制定核心素養的評價機制等內容。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8-26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6-0056-02
核心素養對學生們而言十分重要,想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首先要做的就是加深學生對數學情景的理解、增加學生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引導學生感悟實踐探索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們數學學科素養的提升。
一、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目前,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們在座位上聽,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令教師很難把數學教學任務落到實處。
隨著新課程改革計劃的不斷展開,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意識到核心素養對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性。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意識,使學生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和價值。
此外,學生能否培養自己的數學學科素養也成為檢驗數學課程質量的有效標準。為了更好地在課堂教學中突出核心素養,教師需要做到重視探究活動,發展關鍵能力;合理提出猜想,培養創新精神;建立數學模型,培養應用能力;強化推理意識,培養思維能力;運用數形結合,培養學生數感。
二、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教體驗
教體驗的重點在于幫助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獲得學習體驗和科學方法,通過體驗活動將獲得的知識逐步轉化為一種能力或素養。
1.豐富對數學情景的理解
情景化是將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素養的關鍵途徑,所以在展開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數學情景出發,構建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或者學習場景,幫助學生們建立自己和數學學習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們積極地思考問題,并主動解決問題,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引領學生主動、高效學習。
此外,教育者們也有必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們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們以學習小組的形式來討論做題思路以及學習方法,在不斷的交流和探討中形成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培養自己的數學學習思維。
例如,在“相交線與平行線數學活動”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掌握相交線與平行線的定義,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教室中有哪些相交線與平行線,將數學定義與周邊環境緊密結合在一起。等到學生基本上掌握平行線與相交線的定義后,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們利用相交線和平行線進行圖案設計。通過學生們的思考和體驗,本節課的目標很容易就達成了。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通過搜集、整理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到一起,使自己的數學思維和探究意識得到了培養,讓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了有效的發展。教師通過構建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去,在實際探索學習中培養數學學科素養,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2.增加實踐活動
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在于實際動手操作的部分較少。對學生來說,數學一科就是刻板、單調的代名詞。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部分章節的教學內容進行改編,加入一些可以讓學生們利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雖然這些內容的設計超出了學生們的認知范圍,但是學生只要多加思考,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就能解決。動手部分的添加,讓學生們看得到、摸得著數學,讓學生們在動手的過程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學科的趣味性和創造性,幫助學生們意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例如,在“投影和視圖數學活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利用三視圖知識制作長方體、圓柱體以及圓錐等,并將所制作的圓柱體等加以裝飾用作筆筒、收納盒等。此外,學生們還可以利用坐標、軸對稱知識制作好看的剪紙圖案,又或者是利用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知識拼接好看的圖案。
這些數學教學活動的設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掌握數學知識,還能鍛煉學生們的手、眼、腦協調能力,讓學生們在活動過程中積累數學方法,提高綜合素質。
(二)教思考
數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能只依靠教師指導積累知識,而是要主動地對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思考,并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如何才能夠教會學生主動去思考是我們當下討論的重點。
1.引導學生總結實踐探索的經驗
有方法、有步驟地對實際問題進行觀察、思考,從而得出結論,這一點在數學學習中至關重要。所以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們對自己的實踐探索過程進行總結,還要說出實踐過程中存在的不懂之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結束之后通過網絡查找、小組交流以及詢問老師等方式解決遺留的問題。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將每次實踐活動中的心理活動記錄下來,間接地幫助學生們總結自己學習新知識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數學學習體系,為學生們日后展開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圓教學活動”中討論四點共圓條件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四邊形以及圓的特點;并進行思考和討論,利用幾何畫板對自己所得出的結論進行驗證;之后,對正方形、長方形、一組對角同時等于九十度的四邊形、任意對角互補的四邊形四個頂點共圓這一特點進行推理驗證,并得出最終結論。
學生在整個發現、探索、思考和總結的過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應著重在課堂中調動、引導,留給學生們充足的思考、討論時間,幫助學生們熟悉學習知識的過程,讓學生們懂得如何思、如何做,對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回憶和整理,完善自己的學習思維和數學體系。同時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分享思維方法,鼓勵一題多解、一題多思,注重知識的產生過程。
2.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起于疑,沒有問題就沒有思考,所以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問題思維,讓學生們不僅能夠發現問題,還能夠分析問題,為后續的解決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過程中,教師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為更好地引導學生思考以及解決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教師還要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將問題串起來,引導學生體會數學各知識點之間的連續性以及系統性,從而培養學生們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學生認識、理解、把握事物的數學本質,逐漸養成一般性思考問題的習慣,能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主動運用數學抽象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
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引入數學史,讓學生感受歷史的相似性,激發思考的動力,挑戰自己的勇氣。
(三)教表達
教師需要在數學思維教學活動中教學生學會表達。這種表達不是單方面的表述,是指“傾聽”能力的培養,即引導學生們在聆聽別人說話的過程中,快速找到重點并整理重點,明白別人想說什么、為什么這么說,并合理地利用講話者所透露的每一條信息。
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表述能力,通過提問、小組交流討論等活動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以及看法,鼓勵學生構建和諧的小組關系,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幫助別人。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能讓學生知道獨行快、群行遠的道理。
教師對課堂的設置并不是為了表現簡單的熱鬧的表象,而是為了達到“活而不亂,靜而不死”的目的。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教師要培養學生們的交際能力,讓其明白團隊力量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為學生們以后學習、生活以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教育者還可以通過實驗報告、學習心得等模式讓學生們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三、結語
提高數學核心素養并非一蹴而就的,這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努力。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完善自己,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有效展開,學生們則要積極配合教師才能夠確保教學計劃的完成,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劉友軍.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育之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57-58.
[2]董 陽,張德軍.初中數學活動課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關鍵點[J].遼寧教育,2018(3):13-15.
[3]錢建芬.創造性設計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4):99.
[4]倪秀麗.核心素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設計與落實有效策略[J].神州,2017(34):124.
[5]景玉燕.初中數學基于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研究[J]. 中華少年,2017(8):9.
[6]牛 萍.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9,386(2):30-31.
[7]呂 鋼.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例談[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9(2):97.
[8]羅文軍.例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以“定積分在幾何中的應用”為例[J]. 中學數學,2018(7):7-9.
[9]唐春杰.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32(2):75-76.
[10]孔頌軍.以“知”育“智”——淺析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J].新課程(中旬刊),2017(10):189.
[11]安金紅.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新課程(中旬刊),201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