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峰

【內容摘要】現階段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和普及,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也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對于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期間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有意識的在課堂教學期間向學生群體滲透數學的知識文化,讓學生可以充分感知數學的魅力,進而端正學習態度,由此實現強化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基于此,本篇文章中筆者針對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期間有效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進行分析和論述,希望可為國內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理論指導。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數學文化;文化滲透
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而言,數學文化體現在很多細節之中,其會于學生的思維邏輯、思想觀念的形成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也會對數學學科的穩定發展、教師教學效率的增強產生積極影響。對于此,為了合理促進數學學科的發展與進步,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在教學期間積極向學生滲透數學文化,使得學生可充分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進而可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以下正文將針對有效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展開具體分析。
一、初中數學教師要教導學生自主發掘數學文化的魅力
生活中不缺乏美,對于教學活動而言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學生和教師擁有善于發掘美的雙眼,就能夠在日常學習期間由一個定理知識、一個公式感受出數學的美感和魅力所在,只是重點在于學生是否具有自主發掘數學美感的意識。通常情況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期間,教師為了實現使得學生深刻認知數學文化的教學目的,就需要積極引導學生發掘數學知識中所存在的魅力,之后將數學文化自然而然的整合到日常教學之中,進而能夠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學科自身獨特的魅力和美感所在,就能調動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之中受數學美感、數學文化的積極影響,喜歡上數學這門學科。由此不難發現,數學的美感體現在很多方面,例如和諧對稱之美,可以通過圖形體現出;簡潔美可由定理、公式等體現出。所以這就需要學生強化自己的認知水平,擁有善于發現美的意識,同時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
二、教師要具有通過教材節前語滲透數學文化的意識
初中數學教材的編寫人員耗費大量的時間,通過仔細斟酌設計出教材的節前語,與教材之中的內容有緊湊的聯系,蘊含豐厚的文化內涵。由此不難看出,教師可通過數學教材的節前語對學生進行前期的數學文化滲透教學,進而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課堂中積極發揮出節前語的作用,以此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增強教學效率。以“蜘蛛和蒼蠅”這一節前語為例,該問題的設計者是我國一名優秀學者,具體內容如下:
在一長方形的房間之中,房間的長、寬、高分別是3米、2米、2米。一只蜘蛛(如圖1所示A點)與頂端有0.1米的距離。蒼蠅(如圖1所示B點)距地面約0.1米遠,問蜘蛛最少需要爬行多遠才能夠碰到這只蒼蠅?
數學教師通過提出這一問題,之后要求全體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活躍個人的思維,進而積極展開思考;之后初中數學教師可要求學生分組或自主解析這一問題,學生在分析這一節前語問題期間,會在腦中回想之前學過的多種知識,進而分析出幾種不同的解決方式,這一問題看似很簡單,但其中卻充分展示出分類討論思維、轉換思維等數學觀念和解決方法,富含豐富的數學文化。學生在進行探討和分析的過程中,教師要在旁正確引導學生的思考和解題方向;同時,有意識的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數學解題方式等數學文化,進而在強化學生數學素養的同時,可以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
三、通過數學史教育實現數學文化的滲透
數學學科的發展史是很重要的文化寶藏,這一奮斗史是由古至今無數數學學者、數學科學家通過大量的實踐和探索中所形成。通過研究學習數學發展史,可以讓學生感受數學研究期間數學學者、科學家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堅持不懈的思想觀念等,進而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在數學教學期間,數學教師要具有充分應用數學發展史重要性的意識,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感受數學學者和科學家認真的求知態度和嚴謹的學習精神,進而可調動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由思想根基對數學產生較高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在學習期間豐富個人的認知等,使得學生可以端正日常的學習態度。
例如在講解“幾何體體積”的相關數學知識期間,數學教師可為學生分享祖恒研究數學知識、“祖恒原理”的故事,并通過對祖恒數學思維、個人智慧的講解,加之重點強調祖恒在研究數學期間大膽提出猜想、大膽質疑、反復求證的認真學習態度和數學精神,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明確數學家的嚴謹、認真、執著等鉆研精神,進而使得學生可由思想、精神方面受到鼓勵,以更加積極、認真的態度投入到日常數學知識的學習和鉆研當中,進而可逐步實現增強學習效果、增強學習能力的教學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知識的講授過程中充分融入數學文化,讓學生的心靈和情感得到感召,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所學到的一些數學知識可能會被漸漸遺忘,但是數學文化和數學思想是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在以后的為人處世中也會時刻警醒著學生,加強數學文化的滲透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遇到困難不會輕易放棄。數學文化教育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數學教師提高重視程度。
【參考文獻】
[1]許愛斌.校本課程視角下的初中數學文化教學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資源,2019,(5):11-12.
[2]曾崢,楊豫暉,李學良.數學史融入初中課堂的案例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9,(1):12-18.
[3]韓玲玲.基于數學文化視角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37+140.
[4]劉妹珠.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方略[J].中學理科園地,2017,(3):9-10.
(作者單位:甘肅省東鄉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