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升


【摘要】? 思維導圖是表達發散型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歷史備考復習,有利于優化整合教學資源,構建牢固的歷史知識體系;有利于落實高考歷史學科能力培養;有利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和思維模式。所以把“思維導圖”運用到高三歷史復習課堂中去,滿足了高考復習對能力培養的要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提高解題能力,是一種有效的復習備考策略。
【關鍵詞】? 高三復習 思維導圖 教學應用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33.5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1-077-01
高三歷史復習的重要內容就是要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和培養學科素養能力,而歷史學科的特點是知識點多且散,需要記憶的內容特別多。在復習中,如果學生理不清頭緒,將很難進行知識的構建,更談不上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高三教學實踐中發現,借助思維導圖來梳理歷史知識脈絡,培養核心素養,可以提高備考效益。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思維導圖在高三歷史復習課中的教學應用進行探討。
一、從高考題中認識思維導圖在構建知識體系的重要性
高考歷史常常在一個專題內容上多方位、多角度地考查一個歷史事件的內涵及外延,注重考查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強調歷史與現實的交融。尤其是考查每一個知識的特定背景與同一時期歷史現象、歷史問題的相互關系。如果學生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積累,構建聯系的知識體系,很多題目就能迎刃而解。如2017年全國Ⅰ卷第25題:下表為西漢朝廷直接管轄的郡級政區變化表。據此可知(? )
A.諸侯王國與朝廷矛盾漸趨激化
B.中央行政體制進行了調整
C.朝廷解決邊患的條件更加成熟
D.王國控制的區域日益擴大
題目通過西漢初年朝廷直接管轄的郡級政區的變化,來考查西漢初年王國問題、推恩令、中央集權等基礎知識,也考查了王國問題的解決與反擊匈奴之間的知識聯系。如果我們在復習備考中,利用學科思維導圖,將西漢初年的主要知識點進行整合,理清楚漢武帝時期中央集權措施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方面的具體表現和相互關系,來構建牢固的知識體系。如下圖所示:
根據這知識體系,學生很容易理解同一時期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了。再如2019年全國Ⅱ卷的第25題:西漢初期,道家學說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各家學說的精髓;后來董仲舒的儒家學說也吸收陰陽五行、法、道等各種思想。促成當時學術思想上呈現這種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國勢力強大?? ?B.百家爭鳴局面的延續
C.現實統治需要? ? D.兼收并蓄文化政策
本題通過西漢初年道家的黃老之學和董仲舒新儒學等基礎知識,考查了思想與政治現實統治的聯系。如果我們根據上面知識結構中思想與政治的內在關系,學生很容易明白新道學適應了西漢初期修養生息、恢復生產、鞏固政權的需要,而董仲舒的新儒學適應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這些都與當時的現實統治需要有關系。因此,在高考復習中,利用學科思維導圖進行來構建知識體系,會增強備考的效益,對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運用思維導圖在高三備考復習中具有突出的優點
思維導圖是把文字與圖形結合一體,將大腦的放射性思考方式表達出來的一種思維模式。它不但可以提升我們的記憶力,還可以開發我們的思維能力。首先,在復習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將不同模塊的、零散的知識整合起來,使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化、結構化。這樣就建立了記憶鏈接,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其次,思維導圖對歷史思維的養成也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思維導圖,對書本的內容進行重組和管理,理清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
三、思維導圖有利于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高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更多的是學生對客觀事物的主觀理解,是思維、邏輯和哲學思想相互聯系并不斷拓展發散的結果。課堂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借助思維導圖可以更好的達成這一目標。
學習歷史需要有較強的時空觀念,要求學生能將具體的歷史事件放入特定的歷史背景中進行觀察和分析。很多學生覺得歷史的時間太多、太亂,很難記憶,使用思維導圖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難題。
綜上所述,高考是一個需要學生展現綜合能力的機會,是一個需要大量知識積累的過程,把“思維導圖”運用到高三歷史復習課中去,不僅能幫助學生有效地積累歷史知識,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滿足了高考復習對能力培養的要求。
[ 參? 考? 文? 獻 ]
[1]胡燕輝.《淺談如何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高考歷史二輪復習——以“中國近代化的艱難起步:1840年—1894年”為例 》中學歷史教學2016年.
[2]江子磬. 《例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三歷史復習教學》,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
[3]李勇. 《快樂教學寓于“圖”—淺談思維導圖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