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
摘??要:隨著近些年教育事業的發展,素質教育和學生全面發展成為了教育研究的中心內容,要求學生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前提下,陶冶情操、提升審美觀,使得教師對中學美術教學越發重視。中學美術和傳統文化聯系密切,教師可以將傳統文化和中學美術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改進教學策略、豐富教學內容。本次研究圍繞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學美術教育結合的策略展開討論分析。
關鍵詞:傳統文化;中學;美術教育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需要大家去繼承和發揚,《國家中長期教育事業發展目標規劃》指出,教育要重視傳統文化的滲透,注重傳統文化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滲透[1]。中學美術是一門以鑒賞藝術品、創作美術作品為目標的教學過程,在中學美術課堂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可以擴充教學內容、豐富知識體系,同時還可以開闊學生視野,接觸更多的文化知識,在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同時,培養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一、認知美術傳統文化,營造文化交流氛圍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廣學生的學習途徑和方式有了巨大的變化,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成為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學生每天都能夠接受來自不同方面的知識和文化。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國家呼吁教學應該返璞歸真,追溯本源,將美術傳統文化和中學美術教學相結合,讓學生了解身邊的文化,樹立繼承和弘揚文化的意識[2]。首先教師可以開展戶外學習模式,帶領學生來到戶外來到現實生活中學習傳統文化。例如我國的剪紙文化非常有名,教師帶領學生和當地的窗花藝術家進行交流,憑借著已有的知識和理解能力,學習窗花制作中的折紙、繪畫、剪紙、上色等工藝。在窗花制作工坊中學生和剪紙藝術家們共同制作窗花藝術品,在藝術家的指導下完成自己喜愛的作品,感受藝術家巧奪天工的藝術創作能力,體驗美術傳統文化深厚的底蘊。文化博物館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學生在認識了窗花工藝制作的前提下,對剪紙文化的發展史、著名的剪紙作品和代表性的剪紙藝術家進一步認知。以戶外教學和學科教學相融的教學模式,讓美術傳統文化走進課堂,走進學生視野,在課堂上營造了文化交流氛圍。其次教師也要“請進來”,將美術傳統文化請進教室,讓藝術家們走進教室,虛心向藝術家學習。本地有許多剪紙藝術家,將他們請進教室,為學生打造一場文化盛宴,在班上開設傳統文化講座、演示傳統手工文化制作的過程,讓學生不出教室零距離就能夠體驗到本土特色文化。藝術家們融入課堂和學生溝通交流,提高學生交流溝通能力,增強對美術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以美術傳統文化為起點,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零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體驗文化藝術品的制作過程,和藝術家們密切溝通交流,將傳統文化和中學美術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營造美術課堂中的文化氛圍。
二、舉辦傳統文化實踐活動,豐富中學美術課程體系
中學美術教學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藝術學科不但應該體現活躍、富有生機和新時代生命氣息的氛圍,而且還需要和傳統文化相結合,在校內舉辦傳統文化實踐活動,創新課程體系,打造不一樣的美術課堂[3]。例如剪紙文化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同時在生活中也非常常見,教師以剪紙文化為主題開設文化實踐活動,活動包括以下四個環節:(一)剪紙文化理論知識展示環節,該環節主要是要求學生展示自己在課后搜集的和剪紙文化相關的理論知識,主要包括剪紙的起源、剪紙的發展歷程、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剪紙藝術家、與剪紙相關的文學作品等等,學生通過手抄報、PPT、小作文、圖片等形式將理論知識展示給大家。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根據學生搜集的資料設置一個知識搶答環節,比如剪紙的載體金屬箔、草紙、樹葉等等,最早發現的剪紙藝術作品是在新疆吐魯番火焰山。(二)開展與剪紙相關的舞蹈、歌詠或者詩歌朗誦比賽,比如有的班級表演了《剪紙舞蹈》,有的班級學生將剪紙的民間流傳故事作為演講的題材,還有的班級學生表演了以剪紙為主題的相聲小品,幽默風趣的語言深得師生喜愛。(三)開展剪紙藝術作品創作大賽,在教師和老藝術家的指導下,各班派出一些代表在舞臺上現場表演剪紙過程,揮舞著鋒利的剪刀,展現著精湛的剪紙工藝,為觀眾呈現出一幅幅精致、美輪美奐的作品。(四)最后一個環節是師生對本次活動的總結,教師從活動的選題、師生的參與度、活動的效果來對本次活動進行評價,學生以元認知的方式對自己的活動行為進行反饋。通過開展全校型的傳統文化實踐活動,將中學美術教育和傳統文化相結合,讓學生更熱愛傳統文化,培養文化認同感,同時也豐富了美術課程體系。
三、創建美術課外興趣小組,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
美術是一門課程同時也是一門藝術,對于中學生來說,中學階段的學習壓力大,科目多,長期高壓的學習之下,開設美術教學和美術作品創作活動,能夠適當地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挖掘那些有美術創作天賦,與美術有著不解之緣的學生。我國與美術相關的傳統文化非常之多,包括:剪紙、陶藝、泥塑、吹糖人、木雕等等。課堂上教師無法將這些傳統文化全部傳授給學生,為了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掌握中國傳統文化,教師設置了美術興趣小組,每一個興趣小組的主題都是以傳統文化為切入點,比如:剪紙組,專門負責搜集與剪紙相關的歷史資料、理論知識、代表人物、發源地、制作工藝,同時小組內每周共同完成一個剪紙作品。不同的興趣小組所研究的主題不一樣,因此小組之間可以相互溝通交流,互相學習藝術作品的創作方法,互相鑒賞對方創作的作品。
四、結束語
傳統文化是我國的精髓,是一個國家的命脈,身為一名中學美術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尋找傳統文化元素,將文化和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探索中學美術教學背景下的傳統文化滲透策略,讓文化更好地傳承與弘揚。
參考文獻:
[1]于文軍.初中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199.
[2]王明艷.評述指向下美術欣賞教學傳統文化的滲透之策[J].美術教育研究,2019(22):170-171.
[3]王麗.中國傳統文化浸潤美術教育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9(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