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革新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革新,以求得對于小學生多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不能夠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因此在課程開展教學過程中,缺乏對于課程設計的創新,使得大多數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認知程度不夠。因此,本文將對于新課程背景下信息技術課程改革成果進行相關探討,就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在革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探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小組合作的有效性,為切實推動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夯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小組合作;教學反思;實效性;全面發展
一、 新課程背景下信息技術課程改革概述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滲透,使得越來越多的小學教師開始關注對于學生全面發展能力的培養。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對于信息技術這一門課程的認識程度不夠,將其作為一門可有可無的科目進行教學,甚至還有部分教師將信息技術課程取消,以留出足夠的時間為學生進行語數英等主要科目的補課,既不利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也不利于小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學科能力的培養。而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推行,要求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階段正處于一個人個體身心發展的基礎階段,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規范的重要時期,因此在這一階段對于小學生的教學不僅要注重對于課程理論知識的教授,還應注重對于學生綜合發展的能力的培養。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多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開展,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參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發揮小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自主性,并通過小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對于信息技術課程進行深入探究和學習,有效指引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和交流,切實推動小學生交流合作能力與探究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 信息技術課堂小組合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小組合作教學過程進行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在當前信息技術課堂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教師及時關注并提出相應解決方案,有效攻克信息技術課堂中小組合作教學存在的問題。首先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并未深入滲透合作教學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學生不能夠良好地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而在信息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出現敷衍了事的情況。其次在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由于缺乏規范的合作模式和合作要求,使得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的合作流于形式。與此同時,在信息技術課堂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由于課程時間的限制,使得學生為盡快完成任務而過度重視對于結果的獲取,忽略了合作學習過程的享受。除此之外,由于小組合作學習組內成員的過多,致使在信息技術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不能夠有效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會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濫竽充數的現象,既不利于全體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均衡的培養,也不利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
三、 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小組合作有效性策略
(一)積極引導學生,培養合作意識
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小組合作有效性的探究來說,首先教師要扮演好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角色,在課程開展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并通過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小組合作重要性,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有效培養小學生合作意識。尤其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來說,由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與時俱進的課程,既迎合了時代發展的趨勢,也結合了當前信息發展的優點,這樣一門綜合實踐性和實效性較強的科目,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將所有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灌輸給小學生,而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模式,積極引導學生逐漸探究信息技術的奧妙,引導學生在切實提升小學信息技術學習樂趣的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綜合發展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此同時,在教師還應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目標,通過在小學學生基礎教育階段充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在切實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的同時,為有效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小組合作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把握課堂時機,攻克疑難問題
在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不能將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有效提升課程教學效率的唯一途徑,而要對于課堂整體教學進度進行有效把握,找準時機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積極引導學生在通過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攻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疑難問題,切實推動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與任務進行詳細的設定,以確保學生間的合作學習能夠以科學規范的方式開展。與此同時,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還要認識合作學習只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途徑,其為引導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學習過程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也為學生高效學習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創設了輕松的氛圍。盡管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有諸多優勢,但是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不應只看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成效及學生綜合能力的唯一途徑。而要根據課程開展進度,適時的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應用,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輔助教學作用,而不是通過全面的大規模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扼殺小學生個體獨立思考機會,禁錮學生學信息技術思維。除此之外,在教師通過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時機的把握,有效引導學生攻克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疑難問題,切實培養小學生科學信息技術思維能力。
(三)重視課程評價,有效評估學生學情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對于學生綜合學請的考量,通過對于學生課程整體情況進行認知和考量,有效評估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尤其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來說,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由于時間過短,學生無法真實表達自身想法的現象,甚至還會出現濫竽充數的現象,這些情況都是極其不利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小組合作有效性開展的,因此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立足于對于小組課程過程的評價,通過對于小組成員內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評價情況、學習態度等方面的考量,對于學生的學情進行有效評估,并將其計入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期末成績的考核過程中。與此同時,由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引導學生深入參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來,有效引導學生體會并掌握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相關知識內容,才能夠切實提升小學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的應用能力。這就需要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是以多元的評價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來,在切實提升小學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中的參與度的同時,有效增強小學學生綜合信息技術素養。
(四)啟發學生分工合作,促進合作學習成效
對于小學學生來說,其渴望得到教師的鼓勵和肯定,因此在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小組合作模式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小學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這一心理動向,通過定期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組內職務進行輪換,在有效增強師生間互動關系的同時,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的角色設定中來。與此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并啟發學生分工合作,通過在小組內選取文字書寫工整的同學對于小組合作探討的過程及結果進行記錄,通過選取對于口語表達能力較強,聲音較洪亮的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結果的匯報,在整個小組組內職務定期輪換與學生分工合作有機結合的情況下,有效培養并提升小學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小組合作的學習的角色意識,有效增強小組成員個人責任意識。與此同時,在啟發學生分工合作的過程中,真正將責任落實到個人,有效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團結合作、相互支持,給予每一位學生表達自我想法的機會,在有效提升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協作能力的同時,切實促進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合作學習的成效和質量。
四、 結束語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與實效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對于學生個人責任意識與角色意識進行激發,有效引導學生深入參與到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來,在切實增強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學習體驗樂趣的同時,有效激發并調動學生深入探究信息技術課程的主動性。與此同時,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見解,能夠有效增強小組合作交流能力。除此之外,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密切關注學生在個體身心發展過程中的差異性和不均衡性,通過有效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理念中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切實推行素質教育革新,在有效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綜合發展的小組協作能力和全面發展的科學創新思維,為后續小學生對于科技信息類理科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鐘靖龍.讓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4):111-112.
[2]李冰.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小組合作學習生生參與的有效性[J].科教導刊,2015(3):132-133.
[3]虞賽春.如何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3(29):120.
作者簡介:馬建川,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