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莉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改革、普及和深入,以及素質教育概念的提出,我國教育的中心越來越向學生靠攏,而不是將重心一味地放在學生的分數和升學率上。初中階段是我國教育體系中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是學生從小學的初步學習到高中、大學的成熟自主學習的重要過渡階段。而在初中階段的育人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扮演著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就初中班主任工作展開討論。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班級管理;策略研究
一、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和重要性
在初中階段,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大家長,掌管著班級中的大小事務,工作內容繁瑣。首先,班主任的工作是最有教育特性的工作,與任課教師的工作相比,其工作重心更多地傾向于育人,對班級學生的人格發展和價值觀的樹立負責,對整個班級內部事務的管理負責。其次,班主任在一個班級中不僅要負責一門學科的教學,還要負責班級中多門學科課堂的協調安排,即使負責的學科課時不會太多,但是班主任的壓力是任課老師中最大的。在一個班級中,班主任的行為作風和管理機制直接影響著整個班級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影響每一名學生的價值觀。
二、班主任工作在育人方式上的策略
1.以身作則,重視德智教育
新課改對班主任的要求首先表現在對一個人民教師的基本職業素養的要求上,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在教書育人中,對學生做出的一切要求都不能強行逼迫學生去履行,而是要萬事以身作則,只有教師自己做到了在學習中的自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終身學習,發展德智,才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生作為教育的客體,也是自身教育的主體,本身就具備依賴性和向師性。因此,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會不自覺地受到教師的影響,教師的素質在學生的素質養成階段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
作為初中時期的班主任,首先要認真了解學生階段性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學習方面的習慣和素質,管理學生班級的前提就是要明了學生個性、性格等多方面的差異性導致的不同,學生的肖像權以及其他公民權得到保證的同時,也要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禁止出現各種方式的體罰或者其他對學生安全有危害的行為。遇到學生的反常行為,不要急于批評,而是要了解學生背后的發展狀況之后再做定論。
3.遵紀守法,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
作為一個人民教師,除了要履行一個公民的基本義務,還要履行作為一名教師的義務,學校以及教育法所規定的教育準則要遵守,妥善完成教育部門制定的教育方針和所規定的教學任務。宣傳法律知識,教導監督學生利用法律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的法律觀念,堅持黨的領導,引領學生自覺遵紀守法,堅守道德底線,做新時代的文明青年。
4.耐心指導,不敷衍搪塞
班主任負責管理的不僅是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紀律,更重要的是也管理著學生的精神和心理發展狀況。班主任是學生遇到心理問題和難以解決的事情之后的第一傾聽者。面對學生的主動交流和提問,班主任要做到對每個學生都要耐心地進行指導,不敷衍搪塞,關注每一名學生的成長,謹防學生因為家庭、學習壓力過大或者其他原因而出現心理問題。
5.不以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
初中生的發展本來就具有較強的階段性特點,大部分學生處于青春期,對外界的評價比較敏感,班主任不能將成績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更不能因為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強或其學習成績不佳而對學生產生偏見,或對學生說出攻擊性和侮辱性的話語。
6.平等對待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
作為班主任,對待學生的基本行為就是要做到平等對待所有的學生,不剝奪任何一個學生的學習機會,監督學生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因為學習成績的問題歧視任何一個學生。
三、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策略
1.嚴格要求,堅持原則
班主任老師對待工作上的負責表現不僅僅指與學生的良好關系,更在于對整個班級的嚴格要求,班主任的要求就是一個班級在管理上的起點,如果在開始就做到嚴格要求,那在以后的生活中,班集體也不會太松懈,但是如果在開始就讓學生適應了松懈的生活,那勢必會成為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阻礙。所以班主任要堅持自己的管理原則,堅守管理底線,而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不意味著可以松懈對班級的管理。
2.平等對待學生,善于采納意見
平等對待學生是教育平等的具體實施細則。公平對待學生包括入學機會平等、教學過程平等。入學機會平等要求學校、班主任和教育部門通過制度完善、管理實施共同發力來實現。在教學過程中平等對待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教師可以通過對“王牌”學生的關注:把愛搗亂、成績差的學生按照特殊管理模式進行教育,這樣的學生大多是由于家里的特殊情況和監護人缺乏管理造成的,摸清楚家庭情況給予他們特殊關照,可以讓學生內心能夠得到尊重,發揮學生的優點,用優點克服缺點,從而做到教育平等。
3.堅持“以人為本”,對學生嚴慈相濟
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是實現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利器。處理學生的關系,老師不僅僅是學生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培養者,更是學生的朋友。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的身心發展有階段性。“以人為本”,具體來說是指學生是一切課程內容的中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4.保護學生在校內的安全,維護學生權益
初中生對自我保護能力及自己辨析能力的缺失導致初中生容易引發校內安全隱患。校內安全按活動性質可以分為校外活動安全和校內活動安全,由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的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都是校內安全的范疇,班主任有責任有義務監督執行。校內安全按物質類別可以分為食品安全和設備安全:食品安全包括學校向學生提供的食品、菜品、藥品以及飲用水安全等;設備安全包括學校預防、保衛、消防等設備安全。
按照教育法規定學校要組織學生進行實踐作業考核。在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活動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具備學生急救知識與能力。班主任需事先了解學生的情況,第一時間掌握患有疾病學生的情況,學校的活動應該依據初中生的特殊時間段,制定有益于學生成長的活動。學校要以教育教學活動為主,舉辦的體育運動中不可超出相關標準而使學生受到傷害。
5.重視班級的整體進步,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格外注重班級內部團結精神和凝聚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帶領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參加校級或者市級活動,鍛煉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班級整體的競爭力。整個班級的進步就是班級內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其次,班主任的行為作風直接決定著整個班級的風氣,只有班主任行為正直、作風正派,班風才會正,影響才會長遠,這對學生的個人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
6.廉潔奉公,知榮明恥
班主任是許多家長遇到問題的直接交流對象,這就難免導致有些學生家長為了學生能夠有一個好的座位,或者是為自己犯錯誤的孩子減輕處罰,有時會做出一些送禮、送紅包等賄賂行為。當遇到這種情況時,班主任要做到的就是時刻銘記自己當教師的初衷,做到廉潔奉公,知榮明恥。
總而言之,整個班級的育人和管理確實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這對班主任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要求極高。在管理班級的這條路上,廣大班主任需要共同摸索和研究,挖掘出創新、高效的育人方法和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常玉蘭.走進學生心靈 打開學生心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名師在線,2019(27):94-95.
[2]郭春梅.淺析初中班主任的育人方式與班級管理藝術[J].學周刊,2019(30):158.
[3]王培新.淺談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藝術[J].學周刊,2019(30):169.
[4]陳錦丹.淺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藝術[J].學周刊,2019(30):172.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