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原點思維是人們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思維方式,它要求人們在思考問題時回到事情的原點進行思考,并進行狀態對照,糾正偏差,不斷向目標前進。原點思維讓人們從事情的諸多頭緒中厘清脈絡,回到事情的原點,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處理問題。原點思維寫作訓練就是讓學生在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前提之下,重新整合思路,讓敘述更集中、更有針對性。
關鍵詞:原點思維;寫作;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04-0083-02
引 言
思維是寫作的核心,決定著寫作的方向。學生在習作時,存在“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象,文章的敘述沒有圍繞中心展開,從而出現抓不住重點,甚至偏離重點的情況[1]。筆者在教學中嘗試引導學生用原點思維的模式思考問題,讓學生在寫作時始終圍繞寫作的中心展開敘述,讓敘述更集中、更緊湊。本節課把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融入其中,把學生發散的思維集中在問題的原點,在學生明確用原點思維的方式思考問題之后,進行句子和語段的訓練,由淺入深,層層深入。這樣,在課堂中學生能夠圍繞既定的任務展開訓練,讓課堂生成更豐富。
一、導入
多媒體展示:
我思故我在。? ? ? ? ? ? ? ? ? ? ? ?——笛卡爾
思維是靈魂的自我對話。? ? ? ? ? ? ?——柏拉圖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維著的精神。? ?——恩格斯
師:今天這節課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三句名言。下面我們齊讀一下這三句話,大家注意,齊讀要聲音洪亮,體現班級的精神風貌。
(生大聲齊讀)
師:同學們認為這三句話寫出了人怎樣的特點?
生(齊答):人具有思維,能夠思考問題。
師:對,人具有思維,能夠進行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處理日常事務,還是讀書、寫作,都離不開思考,思考能讓我們深刻、睿智而又與眾不同。這節課我們嘗試進行寫作思維訓練——原點思維與寫作訓練。
二、訓練步驟
師:首先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
多媒體展示:如何讓鍋中沸騰的水停止沸騰?
生1:停止加熱,釜底抽薪。
生2:將冷水倒入鍋中。
生3:揚湯止沸。
生4:將水倒掉,或者將鍋直接端走。
師:同學們想到了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生:釜底抽薪。
師: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我們處理問題要從事物的自身出發,深入思考,探究本質,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問題。這種思維方式便是原點思維。
(師板書:原點思維)
師:接下來,我們進入思維拓展環節,來具體感受生活中的原點思維。
多媒體展示:思維拓展
明末的時候,北方的少數民族常常南侵。當時,南方的將領們開始帶領軍隊來抵擋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但是南方士兵到了北方以后,水土不服,而且長時間離開家鄉后,士兵們十分思念家鄉,戰斗力大減。袁崇煥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一種著名的軍事策略——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
師:大家能否對這個軍事策略做一下簡單的分析?
生:南方的人不習慣北方的生活,且思念家鄉,戰斗力下降;北方人卻對北方的環境非常熟悉,加之外敵入侵他們的家園,他們會奮勇殺敵,阻止敵人的侵犯。“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軍事策略,是以當時的實際情況為原點,認真思考,深入分析而得出的,體現了袁崇煥超人的智慧。
師:他分析得非常到位。通過以上事例,同學們對原點思維已經有所了解。你認為什么是原點思維?
(師板書:含義)
生:以某一事物為原點,圍繞事物進行深入思考,從而發現事物的本質,找到解決問題方法的一種思維形式。
師:很好。由于思維習慣的作用,人們在考查某一事物時,有時會把這一事物本身排除在思考范圍外,而去考慮其他原因,導致無法解決問題。比如,我們考試失利了,有的同學會認為是老師沒教好;家長每天嘮叨,導致心情不好;在教室坐的位置不好,周圍的同學不能幫助自己等,但很少反思自己。下面便是原點思維的作用。
多媒體展示:
打破人們的思維定式,對對象進行反觀自照從而發現問題,促進創意的產生。在寫作上,原點思維能幫助我們挖掘事物的內涵,使文章立意深刻。
師:同學們對原點思維的含義及作用已經有所了解。下面我們過渡到下一個環節——思維演練,嘗試運用原點思維來思考問題。
多媒體展示:“手”的斷想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手,從我們的“手”這一具體事物的原點出發,你能想到什么?
(師板書:手)
師:請同學們把你想到的內容寫下來。斷想嘛,字數不要求很多,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你的想法就可以。
(生思考、寫作)
下面是一些學生寫作的內容。
一雙整日在黃土地里刨掘的手,孕育了整個民族的精魂。
手記錄了歷史,傳承了文化,書寫著未來。
哪怕你的生命線再長,愛情線再順,事業線再流暢,它終究在你手中。
似叢林般聳立的高樓大廈是由人們的雙手創造的,那斷壁殘垣、層層廢墟亦是人們的雙手所為。人們的雙手有著手心和手背,手心里是鉆石,手背上有血污。
師:通過以上訓練,同學們對原點思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接下來我們過渡到下一個環節——思維沖浪。
多媒體展示:? 思維沖浪——門
師:門是我們熟悉的事物。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它,那現在請同學們以“門”為原點進行思考,你能想到關于門的哪些方面的信息?請用一個詞語或是句子加以概括。
(師板書:門)
生1:門的功用。
生2:門的發展演變。
生3:門的打開和關閉,可以把我們帶到不同的世界。
師:你能不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你的觀點呢?
生3:門的社會意義。
生4:我想到了我們的心門,它和門的原理是一樣的,我們要時常和外界交流。
師:把門想成了我們的心門,強調了門的寓意。
(師順次板書:功用、發展演變、社會意義、寓意)
師:同學們以“門”為原點,想到了這些角度。那現在請同學們選取其中的一個角度,也可以從其他角度出發,以其為原點進行思考,然后寫一段文字,來揭示門這一個方面的內涵,80字左右。
(師與生交流討論)
生1:我寫的是門的寓意。門,最原始的用途是遮蔽風雨,擋住外來事物進入自己的房子。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門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它逐漸成為一種代表主人的身份和地位的符號。宮殿、廟宇的大門莊重、宏大、氣宇軒昂,一般百姓的門則簡單、粗糙、樸實無華;朱門是奢華生活的寫照,白板門代表著農家的簡樸生活?,F在的人們一味追求門的符號意義,卻忽視了門本身的功用。
師:門的寓意。誰還有從其他角度來寫的?
生2:門,是一個世界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途徑,賦予了人們選擇的權利,可以讓人們選擇是駐足于這個地域還是邁向前方神秘未知的新奇,而現在人們過于注重門華麗裝飾的表象而忽略了它本身的含義。人生,不要把太多的精力置于毫無意義的表象上,而應該為創造明天的光輝而做出選擇和努力。
師:這兩名同學從不同的角度寫了門的寓意。接下來我們再看其他的角度。
生3:我寫的是門的功用。門,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事物。在原始社會已經出現了門,當時門的結構簡單,大多用籬笆扎成。最初,人們使用門是為了抵擋狼等野獸的侵襲。隨著時代的車輪緩緩前行,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無論是外在的樣式還是實際的功用都迥異于先前,如現在為人稱道的防盜門、密碼門、指紋門……如今的制門業出現了異常繁榮的景象,然而在這種景象的背后,人們的信任、默契也在悄然消失。人們試圖用各種各樣的門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可是不小心把自己關在了另一個世界。
師:你不但寫出了門的功用,而且寫出了門的演變及其映射的社會現象,可謂一舉多得。
(生笑)
師:不同的門給人不同的感覺,他抓住了每一種門的特點。同學們都能運用原點思維進行思考,寫出門的內涵,我聆聽了你們的想法,也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同學們課下把相關的文章整理到筆記本上。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寫作中,要善于運用原點思維,那樣我們便會對事物有更深刻的認識,才能寫出更深刻的文章。
多媒體展示:請以“窗”為話題,運用原點思維,寫一段文字
三、教學反思
思維是寫作的靈魂,思維的訓練是作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本節課嘗試用原點思維的方式讓學生思考問題,從而避免寫作時跑題、偏題、中心不明確等情況的出現。本節課整體比較流暢,但是課堂預設略多,后面的語段訓練沒有充分展開,學生顯得意猶未盡。
結? ? 語
思維訓練是作文教學的難點。筆者先后嘗試從多樣化思維、逆向思維、原點思維的角度,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展開訓練,取得了較好的訓練效果。在思維訓練上,教師的點撥和引導固然重要,課堂的落實、學生的動手實踐是學生思維呈現不可缺少的環節。這更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起重視,讓良好的寫作思維伴隨學生一生,成為學生成長的財富。
[參考文獻]
王慧琴.語文味:語文課程的原點思維[J].語文教學通訊,2009(30):47-49.
作者簡介:張世鑫(1979.8—),男,山東濱州人,本科學歷,高級教師,研究方向: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