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生
摘 要:化歸思想是初中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思想,此思想的應用可以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為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合理利用轉化思維進行教學,并在類型題解題中融入化歸思想,還要以化歸思想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以此提升數學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化歸思想;初中數學;有效應用
研究或解決某數學問題的時候,使用某種技巧,將問題進行轉化,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被稱之為化歸思想。這種思想在數學學習和研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滲透這種思維,以幫助學生提升數學學習能力,也引導他們掌握更多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
1 化歸思想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化歸思想具體是指化歸和轉化,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是非常重要的解題思想和學習思維。此思想的特點表現為,解決問題時可以運用一些手段,把解題過程簡單化。例如,初中數學中的整體帶入法、配方法、系數法、繁化簡等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在具體教學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具體表現為不能正確理解化歸思想,學生們接受能力有待提升,教師提出的問題比較復雜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數學教師順利地進行教學工作,也不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化歸思想。因此,學生們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強,對于一些數學問題的解決,容易形成抵觸心理,這是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重視問題,才能更有效地應用化歸思想。
2 化歸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2.1 合理利用轉化思維進行教學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更喜歡面對一些熟悉的知識,他們掌握這些知識非常熟練,能很快地形成學習思路。可是,他們面對一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識時或者問題時,總是會感覺非常迷茫。因此,在學習新的知識時,教師則運用化歸思想進行教學,將一些新知識,轉化為學生可以理解的舊知識,從而使得他們快速學習,也能提高他們學習效率。
比如,“不等式”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則以化歸思想進行教學,具體則是將陌生知識轉化為學生熟悉的知識,講解內容為“不等式定義和性質”。教師給出一道數學例題:哪些數字能使得“x-6>4”成立,具體有18、16、12、-7、-2、9,請同學們做出選擇。針對學生而言,他們在小學時學習過數字與數字比較大小,但是還沒有接觸過含有未知數式子的比較大小,這時他們則表現的非常迷茫。為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選擇使用化歸思想,將不等式轉化成等式的形式,“x-6=4”其解是10,然后進一步推導,得出當x>10的時候,上面那個不等式就會成立,學生輕松地找到答案,也能理解不等式的性質。
2.2 類型題解題中融入化歸思想
數學知識屬于應用型知識,因此學習與掌握數學知識,必須進行一些習題的練習,才能更好地鞏固學習成果。因此,教師必須整理和總結數學知識,設計出一系列的習題,讓學生們進行有效地練習,以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還鍛煉學生們的數學能力。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滲透化歸思想,進而提升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另外,借助化歸思想能幫助學生鞏固學習過的知識,讓學生形成化歸思想。解題過程中,將復雜問題變得簡單,將抽象問題變得形象具體,從而更高效地解決數學問題。
比如,在解圖中類型的圓柱形習題的時候,教師要滲透化歸思想,從而培養學生此方面的思想。圓柱高80cm,地面直徑20cm。軸截面上存在兩點,分別是P和Q,BQ=30cm,PA=40cm,求出圓柱側面PQ兩點間最短距離?對于這道題,教師帶領著學生們分析,把抽象的問題,變得形象具體化。指導學生將圓柱側面展開,這時就會形成一個平面矩形,曲面問題變成平面問題,兩點間最短的那部分距離就是兩點間線段長度。依據題中給出的條件,可以計算出線段長度是cm。經過多次此種類型題的練習,學生們感受到解題過程中具體使用的化歸思想,那就是把抽象問題轉變為具體問題,從而促使學生選擇合適的化歸策略,進而熟練地運用化歸思想,提高學生們解題質量。
2.3 應用化歸思想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更加緊密,尤其是代數數學問題。此類問題中,很多條件都非常隱蔽,題干也非常復雜,所以學生想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會耗費很長時間。但是,掌握化歸思想之后,就能發現數學知識中很多都存在著聯系。雖然對于一些實際問題摸不著頭腦,但是可以運用掌握的知識將其解決,這就需要教師合適的引導,促使學生細心觀察,進而找到突破口。
比如,有理數學習過程中,很多內容都是在小學階段知識的擴充,以小學知識為基礎,其中有很多知識與實際生活存在著關聯。因此,教師帶領學生們解決此類實際問題的時候,可以運用原有知識作為鋪墊,結合新舊知識,引導學生理解新的知識,也讓學生會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形成化歸思想。以“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實際運用為例子,此部分學習則是以“一元一次方程”為基礎,以化歸思維進行學習,就能簡化二元一次方程,以快速地解決此問題。“雞兔同籠”問題則是典型,小雞和小兔子在一個籠子中,籠子中一共有40個頭,一共有100只腳,請問籠子中小雞和小兔子各有多少只。針對此類型題,教師引導他們列出方程組,找出隱含的條件,那就是一只兔子有四只腳,一只小雞有兩只腳。這時就可以設兔子有x只,小雞有y只,得到方程組x+y=40,2x+4y=100。然后計算出具體有多少只兔子、有多少只小雞。
3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合理地利用化歸思想,提高化歸思想的地位,不斷提升數學教學水平。同時這種思想的運用,可以帶領學生們更有效地開展數學學習,深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識,讓他們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引導他們構建數學知識體系,促進他們理解數學知識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敏.試析化歸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81-82.
[2]姚生華.化歸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67.
[3]劉靖宇.化歸教學思想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