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孟芹
【摘要】目的 對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在老年肺氣腫患者中的干預效果進行調(diào)查。方法 以我院70例老年肺氣腫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采用隨機雙盲法分為管理組、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管理,管理組患者同時予以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比較患者護理后情緒以及生活質(zhì)量。結果 管理組患者管理后焦慮評分為(11.2±2.3)分,對照組為(14.6±2.7)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管理組患者管理后抑郁評分為(8.4±2.6)分,對照組為(10.5±2.2)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管理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為(78.9±12.4)分,對照組為(65.4±10.5)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能夠改善患者情緒,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健康教育;心理護理;肺氣腫;老年患者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6..02
肺氣腫作為慢性病在老年人群中的發(fā)病率非常高,患者呼吸功能下降,機體功能顯著下降,臨床中會出現(xiàn)乏力、氣短表現(xiàn)。隨著病情發(fā)展會出現(xiàn)長期咳嗽、呼吸困難表現(xiàn),患者需要長時間進行治療,但長期治療會降低患者治療依從性同時也會影響患者治療信心,因此需要聯(lián)合有效的護理管理。本次研究以70例老年肺氣腫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在老年肺氣腫患者中的干預效果進行調(diào)查。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70例老年肺氣腫患者為研究對象,管理組患者年齡平均(78.4±3.2)歲,男18例,女17例,患者肺氣腫平均病程(7.4±2.3)個月;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78.8±3.3)歲,男17例,女18例,患者肺氣腫平均病程(7.6±2.2)個月。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表現(xiàn);患者均符合肺氣腫診斷;患者無其他合并癥狀;患者無精神類疾病;患者無意識障礙,患者知情且同意參與調(diào)查。
1.2 ?一般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病情進行監(jiān)控,告知患者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指導患者用藥、治療,同時遵醫(yī)囑開展護理管理。
管理組: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疾病認知水平進行評估,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計劃,詳細開展健康教育。包括病因、病機、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等。采用患者能夠理解的語言進行交流、溝通,提升患者認知水平。告知患者生活中避免接觸過敏原、盡量減少粉塵接觸,室內(nèi)不要擺放鮮花、毛毯等物品。按時對房間通風,調(diào)整室內(nèi)溫度和濕度,避免疾病復發(fā)。
指導患者如何使用家庭氧療機,告知患者長期氧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患者能夠堅持氧療。同時告知患者家屬氧療對于患者的意義,讓其支持患者治療,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患者呼吸速度較為緩慢,因此霧化、氧療效果較差。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霧化過程中注意事項,指導患者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霧化,首先進行腹式呼吸,而后再行霧化吸入,治療后15~20 min予以吸入祛痰劑,治療結束后指導患者漱口,清理患者口腔內(nèi)藥物。護理人員同時要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告知患者合理飲食的正確性,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提升患者免疫力。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估,同時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估,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焦慮量表評估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采用SF-36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zhì)量。
1.4 ?評估指標
焦慮評估:8分以下為無焦慮,8~16分為輕度焦慮,16~24分為中度焦慮,24~28分為中重度焦慮,28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抑郁評估:7分以下為無抑郁,7~14分為輕度抑郁,14~24分為中度抑郁,24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生活質(zhì)量評估:量表共有36個項目,總分142分,分數(shù)高者生活質(zhì)量高。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文中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處理,t、x2視為檢驗指標,P<0.05視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 果
2.1 ?情緒評估
管理組患者護理前焦慮評分為(19.6±3.2)分、對照組患者護理前為(20.4±2.8)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1.24;兩組患者管理后焦慮評分分別為(11.2±2.3)分、(14.6±2.7)分,管理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5.86。
管理組患者護理前抑郁評分為(15.8±2.9)分、對照組患者護理前為(16.2±2.4)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0.97;兩組患者管理后抑郁評分分別為(8.4±2.6)分、(10.5±2.2)分,管理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6.18。
2.2 ?生活質(zhì)量評估
管理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為(78.9±12.4)分,對照組為(65.4±10.5)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6.71。
3 討 論
肺氣腫患者病情較長,疾病治療時間長,很容易出現(xiàn)煩躁情緒,且多數(shù)患者對疾病了解程度較低,因此會影響其治療。開展健康教育能夠提升患者認知水平,讓其更好的接受、認識疾病并能夠積極進行治療,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開展心理護理管理則能夠安撫患者焦慮的情緒,讓患者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和治療。管理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情緒得到了顯著的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顯著提升,證明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能夠糾正患者不良的治療、生活狀態(tài),幫助患者康復,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員秀麗,尤婷婷,汪 ? 迪.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護理在老年肺氣腫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8):106-107.
[2] 陳麗輝.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響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08):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