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微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其操作難度小和功能強大的優勢使之在手機用戶中得到了普及。同時,微信也在教育中得到了應用,開創了“微課程”和“微視頻”,通過微信這個工具可開展遠程教育、家庭作業布置、預習方案的發布、師生、家長之間的溝通等功能,方便了教學和人際交流。本文就小學語文開展微課程教學的意義、設計的分類和評價設計等方面進行分析,使語文微課程教學發揮其最大的功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課程;教學設計
在“微時代”,國內外學者致力于“微課程”“微視頻”的研究,國外的臉書和推特這兩種交流工具比較流行,而中國的微信和QQ比較盛行,但是隨著微信技術的開發,微信便利性、功能性逐漸地得到了體現,通過微信開展短視頻教學功能被廣大師生們普遍使用。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提出語文微課程教學設計的路線、步驟以及注意的事項,分析語文微課程的課程資源、教學活動和反饋評價等,提高微課程教學的效率。
一、 小學語文微課程教學的優勢分析
微課程教學依托校園網、網絡學習通、優質資源通、教育資源與管理等服務平臺進行“知識講授、示范指導、操作練習、學習評價”等教學活動,突破傳統教學的限制,增加交流互動,促進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改進,使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進入一個新的教育時代。小學語文微課教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學生自行調整學習時間和難度,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二是可開展分組學習,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三是打破了微學習的碎片化限制,全面系統的學習,與課堂教學內容相匹配,完成課程學習的任務。四是縮短學習時間,抓住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五是針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加強訓練,如寫作、交際、閱讀等,實現不同學生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內容。
二、 小學語文微課程設計目標
人教版的語文教材在全國比較通用,成為小學語文微課程設計的主要教材。對此,探討小學語文微課程設計以人教版小學新課程實驗教學作為微課實例。根據人教版教材設計出的微課實例課適用于所有地區學校的語文教學或學生的自學,也適用于預習和課后復習,可作為課程資源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進行共享,從而減輕了教師的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各學校教師也可以根據人教版設計的微課程進行改造加工形成適合自己學校特色的微課程。
三、 小學語文微課程設計分類
小學語文微課包括基礎階段課和提高階段課兩個級別。基礎微課設計根據微課標準和教學內容設計,突出最為基本的技能講解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提高微課標準的目標就是在課本之外拓展學習內容,將語言知識、寫作知識、文化知識和文學知識進行綜合延申,擴展學生的語文視野,進行探究式學習。下面就語文基礎階段微課設計和提高階段微課設計進行分析。
(一)小學語文基礎微課程設計
基礎微課設計必須掌握設計的基本目標,將教材知識內容作為設計的依據,突出教材內容的重點,保證學生會做課本中的試題,完成最為基本的識字、閱讀、寫作和朗讀等教學活動。小學語文基礎微課從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出發,根據所有學生最基本的情況設計和安排教學內容,這些基本課程內容的教學需在20分鐘內完成,規范微課的資源開發、學習活動和結果評價等三個要素。
(二)小學語文提高微課程設計
提升微課設計是課程在基礎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知識和能力的拓展,對語文知識更加感興趣和愛學習的學生提供的一種提高個人語文能力的教學活動。在小學階段的識字階段,提高微課程能夠拓展識字、書法欣賞等內容;閱讀領域能夠擴大閱讀范圍,延伸閱讀鏈條;寫作領域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交流水平,細化具體語文內容的訓練;綜合學習領域能夠增加語文的知識點和文化視野。
四、 小學語文微課程評價設計
(一)微課程評價原則
微課程評價原則依據語文新課標的有關要求提出的:一是遵循改善教師教學環境、促進學生興趣學習的原則。二是教學評價主體多樣化和評價對象單一化。三是注重微課評價的診斷和發展功能,建立新的評價與選擇標準。
(二)微課程評價實施
小學語文微課評價的內容包括過程評價、效果評價和資源評價等。過程評價就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記錄與學習進行評價;效果評價就是對教師設計的量化指標和調查問卷進行評價;資源評價就是對不同的課文內容進行評價。小學語文教學微課評價設計要根據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的情況來定,低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較差,學習難度加大,可以采取其他的學習活動進行評價。
五、 小學語文微課程設計步驟
微課程設計要考慮諸多的因素和設計符合學生學習的特點和新課改的要求進行:一是設計學習目標:單元教學設計、課程教學設計和知識難點的確定與分析。二是微課主題:微課的主題與教材課題的異同。三是學習者分析:教師掌握學生的年齡段、性別、民族、家庭背景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四是學習內容:微課學習的內容與單元教學設計之間關系,尋找適合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拓展學習內容。五是選擇學習方法:根據學習內容和知識水平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所有學習方法都要以學生為中心。六是課程資源開發:微課資源豐富而且多樣性。課程資源不僅僅指教材內容,還包括圖片、視頻、音頻和動畫等內容。七是學習內容設計:微課教學過程分為幾個環節和步驟。微課教學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八是評價設計:學習資源選擇、學習過程及學習結果是否達到預定的目標。九是微課教學的反饋分析:學習資源在微課教學活動中得到驗證,微課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效率等是否達到目的,以及達到目的程度及沒有完成目標的原因進行反饋分析,從而進一步修改微課設計。需要注意的是,微課設計的各個環節是相互緊密聯系的,各個環節的開發與設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特別注意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制定下一步的操作內容,從評價中獲取信息多所有微課進行修正。
六、 小學語文微課程設計路線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對語文知識結構進行分析和課程教學設計,通過單元知識重點的定位和梳理,完成語文微課程的設計與制作。小學語文課程內容包括寫作知識、文學知識、文化知識和語言知識等,從這四個方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和寫的能力,同時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信息接收和處理能力。小學語文課程中,通過單元結構體現知識能力,通過若干篇課文的學習訓練寫作、口語和綜合能力。每個單元中的課文根據內容的價值大小分為精度和略讀,給教師和學生指明了單元教學的重點。教學大綱和新課標規定教學目標都按照學期設計教學目標。語文微課設計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結果、情感與價值三個方面設計,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語文微課教學設計時將各個學期的教學目標分解到每個單元教學階段中,才能依據好教材科學地完成教學設計。語文微課教學設計對單元知識分析和難點的確定,成為微課設計學習目標的根本。在語文微課設計和單元教學設計中,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標注。根據語文微課設計的內容得出微課設計的步驟:一是課程教學設計。以一本教科書為單位開展微課教學設計。二是單元教學設計。在整體教學設計上對每個單元進行設計。三是單篇知識點分析。單元微課設計的基礎上開展單元分課教學知識的設計與分析。四是微課設計。微課教學設計的依據是課程教學設計、知識點的分析和單元教學設計等。
七、 微課程設計建議分析
(一)口語交際領域微課程設計建議
新課標關于口語教學提出的建議開展微課程設計。小學口語微課程是在低年級階段完成,要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將口語微課教學目標和具體要求說清楚,有助于口語教學的順利開展。小學微課程口語教學設計只編排基礎微課程教學:第一學段,一二年級的口語教學涉及所有識字和課文練習中,每個單元都有口語練習專欄,微課口語教學與識字、朗讀和語文園地整合設計。第二學段,三四年級的口語學習內容主要在各單元的練習中。微課程設計可將口語學習與本單元其他聯系合并設計,使口語練習與其他聯系相互交融。第三學段,五六年級的口語教學在每個單元的“口語交際·習作”欄目中,口語教學與其他內容緊密聯系,微課程以這個欄目設計微課程,還要結合不同的活動內容和訓練內容,根據不同的口語交際項目提出設計的要求。各個學段的口語微課設計應該充分體現學生的需求,難點和重點要適當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才能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
(二)綜合性學習領域微課程設計建議
新課標對綜合性學習教學提出教學建議,微課程與語文教材中的學習園地、寫作交際與綜合學習欄目所對應的微課程整合設計。綜合性微課教學是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屬于提高微課程,其主要體現在:第一學段,一二年級的綜合性學習單元中的任何欄目,將這些欄目合并設計形成合力;第二學段,三四年級的綜合性學習設計的微課程,語文園地中有口語交際、寫作專欄和語文站臺等綜合欄目;第三學段,綜合性學習表現為各單元的“回顧·拓展”欄目中。綜合性學習微課程評價設計可將重點致力于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合作學習和探究精神上,不僅使學生關注更多的語文知識,而且關注他們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小學語文復習微課程設計建議
語文復習微課包括各個學段的復習課程,這些課程只是基礎性課程。復習微課程的設計包括活動設計、資源設計和評價設計三個方面進行設計,既抓住知識的重點,又豐富了教學內容。小學復習微課程都是每個單元的課后復習內容,每個學期設計5個微課程。單元復習微課設計要按照學習領域分別進行閱讀、寫作、口語和聽力的訓練,盡量減少課時,依據研究結果設計教學案例。
八、 結論
小學語文微課設計是一個系列的過程,實現了微課的整體性,克服了微學習的局限性,便于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地學習,完成新課程的學習目標。微課程能夠突出教學的重點,減少學習時間,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時,小學語文微課程教學在不同性別、不同地區資源的情況下進行自學,并且適用于當前的微課預習。這樣減輕了教師繁重的勞動,實現了資源共享。
作者簡介:
馬鶴軍,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渭源縣清源鎮新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