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會
【摘要】體育課不單單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恒心和毅力。教師就需要改革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因材施教,加強鍛煉并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興趣,使學生熱愛運動,體會運動給人帶來的好處,在快樂中強身健體積極向上。本文針對初中體育教育教學,探討了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策略和措施。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效率;提高策略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出,在教學中注重“以生為本”,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初中教育教學中,體育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課程,教師必須創新教學理念,合理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素養。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體育教學跟別的文化課不同,對學生的體能有著一定的要求,初中生正處于青少年期,本身就比較貪玩,自制力較弱,更容易分心,再加上體育教學活動基本都是肢體動作的展示,這就使得對于書面知識的講解有所欠缺。我們要對他們在體育教學課堂里的狀態有著準確的把握,根據他們的不同表現及時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為他們創設一個和諧而不呆板、興奮但不松散的教學氛圍。另外,對于動作要領和動作要求的講解層次,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良好的教學氛圍需要我們選擇多種教學方式,而不是單一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平時可以多觀察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將自己擅長的體育運動分別表現出來。比如,讓喜歡踢足球的學生展示他們的球技,然后帶領不擅長的學生一起加入進去。另外,也可以讓比較喜歡跳繩的女生分組進行競賽,每贏一場就可以從班上的男生當中分別選擇自己一組需要的來加入,從而使得整個體育教學氛圍活躍起來,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二、創新體育教學模式
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經濟條件下,各行各業都將“創新”作為自身發展的重中之重,創新型人才也就成了企業爭奪的主要人力資源,而體育教育也需要有創新式的教學模式,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課件的輔導,將體育當中的動作要領講解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直觀展示給學生,讓整個課堂教學活動更加靈活多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排球教學的活動中,因為學生平時對這一類運動接觸的相對較少,其中一些比較復雜一點的動作要領,學生學習起來會感覺到吃力,長此以往他們便喪失了對排球運動的興趣,將排球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結合起來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一現象。當在教學活動中發現有些學生學習注意力不夠集中時,我們便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一段中國女排努力拼搏和奪冠的精彩視頻,從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接著,當視頻中出現所要講解的動作要領時,就可以將畫面定格,適時進行講解,然后繼續帶領學生探索排球技術的奧秘,課堂教學效率便會顯著提升。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體育教學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需要培養初中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加強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例如,在教足球球技的過程中,教師的觀察范圍有限,無法觀察到每個學生的動作是否合理與到位,可以將班里的學生分為甲、乙兩個小組。甲組練習時,乙組學生進行一對一觀察并記錄其動作中的優點與缺點,同樣乙組練習時甲組成員進行記錄。這樣,可以令每個學生對于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有充分的了解,老師也可以因此對于學生出現的各類問題進行逐步講解,因此可培養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學生才是體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如果學生不主動參加體育運動,那么就不能掌握所學的體育知識和動作技能。我們必須讓他們充分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教會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學會了體育技能就會產生對體育運動的強烈渴求想法,進而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久而久之他們在自身動力的驅使下,將會表現出更高的運動能力,充分發揮自己的內在潛力。
四、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學生常以自我為中心,在體育教學中若能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則會讓他們自信充滿活力。教師應該適當放手,向素質教育的目標看準,讓他們能有一個展示自己一些獨特技能的機會,而不是一味地讓他們按照教師的思路和固定道路走。我們應該讓學生自己進行各項訓練,自我探索加以內化,教師只需在旁指導,不需要讓學生按照我們的模板訓練,可以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發散性思維。另外,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結合各自的經驗,讓他們各自糾正錯誤,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了他們的參與感。
例如,讓學生自己制作體育練習器材。體育活動主要是在室外進行,這就需要用到很多的體育器材。而目前大多數學校具備的器材有限,實用性不強,更不可能每人一個。為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去制作體育器材,親身參與到活動中,以此來激勵他們創新。讓學生使用生活中的材料,飲料瓶、破損的輪胎、線繩、硬紙盒等都是可用資源。飲料瓶里裝泥土或者沙等可以當木樁、標志物等使用;上投擲課活動時,我們可以鼓勵他們自己提前準備硬紙,裁剪成飛鏢,進行投擲項目。另外,還可以激發學生制作接力棒、體操棒或者跨欄桿等。鼓勵他們自己去制作體育用具,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也激發了他們的運動興趣。他們通過自己動手的方式,增加了對體育的興趣,進而提高體育教育教學的效率。
五、建立教學評價標準,提高教學效果
建立良好的教學評價標準對于提升教學效果有很大的作用。目前,初中生的語言能力已經足夠熟練,教師可以豐富評價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例如,我們可以讓每個學生參與到評價中:當一節課結束后,我們可以讓一位同學自己總結這節體育課,并對本節課的訓練項目以及方法進行評價。如此,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可以很好地體現出體育的靈活性。另一方面,我們從學生的評價中可以更好地反思教學。學生自我評價后,我們再以激勵為主進行評價,運用語言的能力來調動學生積極性,由此可調和師生關系。實踐表明,學生先評、教師后評的評價方式在學生當中很受歡迎,學生在體育課上的表現也比較積極,教師與學生的和諧關系也逐漸加深。因此,有效的評價標準對于體育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總之,學生的身體素質好是將來立足于社會的重要條件,初中階段正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需要加強體育訓練。教師要圍繞學生的身心健康素養培養目標,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習與體育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宋洪彬.探究體育教學互動式學習模式的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6.
[2] 楊興美,姜鳳云.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瓶頸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