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誠意
摘? 要:隨著學生年齡的逐漸增強,參與社會的機會大大提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勢在必行。在初中教學體系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重任,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還專門設計了關于社會和責任的主題內容。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地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社會責任教育,從而不斷增強初中生的責任意識。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責任意識;培養
“少年強則國強”。初中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培養初中生的責任感關乎著未來國家的命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一項很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教材中也專門設計了關于社會和責任的主題內容。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中,應肩負起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任,充分利用教材優勢,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深刻理解人與社會的關系,激發學生奉獻社會的情感,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從而促使學生為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念得以不斷提高。
一、引用生活實例,激發學生奉獻社會的情感
初中生的心智不夠成熟,“奉獻社會”這個話題在他們眼里常常會覺得言過其實,覺得“奉獻社會”是大人的事情,距離他們十分遙遠。許多初中生仍然信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觀點,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學習上,對其他事情充耳不聞,甚至都不參與班級活動,這種漠然的態度就是缺乏社會責任感的表現。然而,人與社會的關系是“哺育”與“反哺”的關系,我們不能理所當然地享受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帶來的便利,卻不思回報。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和滲透時,可以引用生活中鮮活的實例來激發學生關注社會、奉獻社會的情感。
例如,在學習《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這部分內容時,我就通過引用生活實例來激發學生奉獻社會的情感。上課伊始,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一則又一則感人的真實案例:(1)大連公交車司機黃志全行車途中突發心臟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將車緩緩停在路邊,讓乘客安全下車,確保了車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自己卻永遠地倒在了工作崗位上。(2)非典疫情期間,一個個醫護人員前赴后繼奔赴疫區,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3)汶川大地震中,處處可見解放軍的身影,國家領導人奔赴災區坐鎮指揮,還有社會各界人士的巨額捐款,無數人用大愛戰勝了災情。一則則感人的事跡,一個個動人的身影,他們用行動詮釋“責任”和“奉獻”,激發了學生奉獻社會的情感。
二、組織合作探究,幫助學生理解社會責任含義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硬的說教并不能讓學生完全理解和認同“社會責任”的含義,相反還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只有讓學生去自主探究,與同齡人一起討論交流,自己得出結論,才能真正說服他們。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避免生硬的說教,而應該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的形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學會關愛他人、與人合作,再由小組合作關系上升到人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的高度,從而促使學生加深對社會責任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關愛他人》這部分內容時,我就引導學生通過組織合作探究來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社會責任的含義。課上,我首先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小品《扶不扶》。看完小品后,我讓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活動:“你認為小品中,郝建該不該扶老奶奶?”這個小品中的事例在生活中很常見,大家對事件的看法也是看法各異。這時,我讓學生通過分組來開展辯論賽,通過辯論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事件的看法。這樣,我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中去自主探究、自主發現,從而促使學生加深了對社會責任的理解。
三、開展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開展實踐活動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學生在課堂上受到的理論教育需要通過實踐才能切實轉化為自身的行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和滲透時,應積極地組織學生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將學生從狹小的學校空間帶到廣闊的社會空間中,讓學生去參與社會活動,并在實踐中加強對課堂學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促使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得到強化。
例如,在學習《維護秩序》這部分內容時,我就通過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來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學習了本節課內容后,學生認識到了良好的社會秩序能夠促進社會正常運轉。課下,我讓學生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地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去。我將全班學生分成幾組,讓學生將目光投向自己身邊的秩序混亂場景中,制定有效的活動方案,探究怎樣改變這些秩序混亂的現狀。之后,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并將活動的過程用照片、視頻記錄下來。活動完成后,我還通過合作討論、寫活動感受等方式來增強學生對活動的感悟,促使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顯著增強了。
總而言之,培養初中生的責任意識刻不容緩。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應充分發揮其德育功能,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深化學生的責任意識,從而促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以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劉艷玲.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研究,2017(10).
[2]何倩.道德要法治課程教學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2017(6).